今天看啥  ›  专栏  ›  我来也007

《道德经说什么》学习笔记25

我来也007  · 简书  ·  · 2019-12-15 12:53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译文

有一个东西,在天地之前就存在了。它无声无形,独立进行圆周运动不受其它东西左右,且永不停止。我不知它叫什么,勉强给它起了个名叫无边无际的大。

无边无际就要换位运动,离开自己原来的位置渐行渐远,渐行渐远最后又会回到自己的出发点。所以道重大,天重大,地重大,王也重大。宇宙之中有四种最重大的东西,而王是其中之一。所以人要效法学习大地的精神,要厚德载物;人也要效法学习天的精神,要自强不息;人也应效法天道,敬畏天道;道效法自己本来就该是的样子。

三、解读

1.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这个东西,它是在天地之前就浑然产生而存在的。

2. “寂兮寥兮”,在天地产生之前,有一个混茫的,无边无际的,不可以名状的存在状态。“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独立运行,不受任何东西左右,按照自己的轨道、自己的规律,永不停止的做圆周运动。

3.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先有这样一个东西存在,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就勉强把它称之为道。它大象无形,无边无际。

4.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无边无际的大道运动起来,它大象无形就像消逝了一样,感觉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实际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在我们以为它远离我们的时候,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有些孩子认为父母老是管教自己,不如社会上的其他人对自己好,于是就离家出走,结果走了一圈回到原点,才发现其他人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相比之下还是父母最爱自己。

5.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宇宙之中有四件最珍贵最宝贵的东西,而人是其中之一。从此处可以看出,《道德经》把人与道、天、地并列,充满了人文色彩。

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前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这九个字的出发点都是人。“人法地”,是说人首先要效法学习大地厚德载物的精神,做人要厚道、要地道。“地法天”,是说人其次要效法学习天自强不息的精神,要自我驱动,不断进取。“天法道”,是说人最后要效法天道、敬畏天道。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天道,也叫天理,落到心里就是良知。信仰是做事情的终极依据,我们信仰天道,就要做符合良知、符合天理的事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这九个字加起来就叫道法自然,自是本该,然是如此,即道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7. 我们学习《道德经》,学习国学,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找回在一次又一次文化运动中逐渐湮灭掉的,我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信仰,天道、天理、良知。这样我们才能够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