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鲍小渔

长恨,如歌

鲍小渔  · 简书  ·  · 2018-10-02 22:02

读书,我好像很久没有读书了。最近的一次是上个月看的《长恨歌》。

这本书,已经看过几遍了。可能是因为是名著吧,每看一遍,感受都不一样。

《长恨歌》作者王安忆,描写了一个女人长达40年的感情经历。中学生王琦瑶,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弄堂女,但她又是不普通的,因为她美丽无比,几乎达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境界。自从被选上“上海小姐”后,命运就发生了转变,她做了某大员的女人。后来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又成了普通弄堂女孩,但是表面的平静掩饰不了她内心的波澜起伏。她与几个男人纠缠在一起,关系复杂,后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与一位年纪与自己女儿相仿的男人发生畸形恋,最终因为金钱被女儿同学的男朋友杀害。小说笔调冷峻幽默,细腻动人。

我在上海待过一段时间,趁空闲,也尽可能的去了很多想去看一看的地方。包括上海的老式弄堂,虽然大部分被现代化的建筑取代,但像法租界之类的地方,还保存的比较完整。

那弄堂,我是不明白的。

窄的几乎只容一人身,路面被磨的光滑噌亮,走过去,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好像穿梭到了那个旗袍当道的年代。光线暗了下来,脚步慢了下来,就连心跳,也跟着慢了半拍。偶尔有人牵着老式自行车,嘎吱嘎吱的声音也似乎把时光拉了回去。

我是比较喜欢老式建筑的,那一砖一瓦,那书写着年代感的灰暗线条,总是让人感动,让人不忍离去,似乎多看几眼,就能看到当时的光景,喜怒哀乐尽收眼底。

因为《长恨歌》,每走一回弄堂,似乎都觉得王琦瑶就在前面住着……时不时路过的人,找她打针去了。

因为《长恨歌》,我也想一賭“爱丽丝公寓”的风貌,我一直觉得卢湾区的思南公馆就是它的原型……

也因为《长恨歌》,街上看到装扮优雅的老年人,总觉得那会不会就是王琦瑶。

我好像对弄堂,更感兴趣。那又窄又长的小道,像暗藏着许多秘密,让人着迷。

我想,我可能书读的还不够。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