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微蓝叮咚
遇见一个人,遇见我自己。
今天看啥  ›  专栏  ›  微蓝叮咚

自恋破碎的痛苦

微蓝叮咚  · 简书  ·  · 2020-12-07 21:40

今天体验了自恋破碎后的崩溃绝望与痛苦。

子恒上午作业休息期间,说下去破冰十分钟,也带了定时器。可还四十分钟才回来。

看他不慌不忙嬉皮笑脸的样儿,心里真窝火,踹死他的心都有。

做作业是孩子的事,不是我的。为什么我会为了别人的事而如此煎熬?

我期待他是拿学习要紧的,重视的,放在第一位在玩耍甚至休息吃饭睡觉之前的;期待他能做不完作业就吃不下睡不下学不好学不会就决不罢休。我依然期待他能主动积极乐意地去做作业,依然期待他成为一个学霸,哪怕现在还不是,但至少要有学霸的素质和苗头。

然而,他让我很绝望。幻想破灭,扎心。我依然认为只有学习好,才是真的好,只有学习好,才会有希望,只有学习好,才配活下去。是的,只有符合我的期待,才有资格活下去,不然,就该去死。

我痛恨孩子,恨他不能如我所想,恨他使我痛苦难过,恨他戳破了我的自恋泡沫。内心憋闷拥堵,喘不上来气,压抑得很难受。想如洪水一样泛滥,毁灭不如我所愿的一切。圣经里,上帝创造了大洪水,毁灭了自私罪恶的人类,除了听话信奉他的诺亚。我妄想成为孩子世界里的主,因为创造生育了它,所以有拥有权定罪权和惩罚权。

为什么你不能和我想的一样?这样的你让我好难过。但是,我知道这痛苦的感受是我的,你不需要替我负责。我需要直面自己的痛苦,允许自己受苦,和自己的感受呆在一起,而不再是指责抱怨强迫外在改变。

依然难过,但我看见自己做出了和过去不一样的选择,那就是,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看着自己的自恋小我挣扎着死去。然后,海啸退去,我发现,真实的自己依然活着。活着,没有配不配,只有是不是。

为什么我会如此渴求一个学霸?因为从小到大,学习是我唯一能得到父母认可的事,所以我才会如此重视紧张害怕。而这唯一支撑自我大厦的柱子,在高中轰然断裂。重建二十年,恐惧依然还在。我害怕坍塌再次发生,害怕没有重来的力气,害怕就此孤单寂灭死去。所以,我要紧紧抓住浮在水面的这根稻草,竟忘记了自己已学会游泳。就像以前常做回去参加高考的梦,最后一次在梦里记起自己大学毕业已经很多年了,根本不需要再一次一次复读考大学了。然后,梦就此消散了。

在恐惧中的我,看不见现实中的我,是喜欢学习的,主动学习的,享受学习的。我,现在就是学霸本尊,成长自然而然。

总是用世俗的标准去要求定义自己,甚至于孩子。因为我还想通过成为标准的学霸让父母获得大众的艳羡与钦佩,我依然想满足父母的需求,成为他们的骄傲,让他们实现幸福。

是的,这是我作为孩子,对于父母深沉的盲目的自恋的爱。真相是,我无法让父母幸福,这是他们自己的功课。因为越位,所以无力。我唯一能实现的,就是自己的幸福。

最好的爱,是活好自己,幸福时感受,受苦时允许。

为什么我不能像伴侣一样,向孩子真实表达对他的不满,一定要忍着?因为我的内在不允许。正如我不允许自己打骂学生一样。我期待自己做一个温柔而坚持的妈妈,内心有一个好妈妈包袱。如果我驱赶指责他去尽快完成作业,就是一个坏妈妈。绝对不能,但又想得到同样结果,心中便升起了过高期待。如果孩子能积极主动心甘情愿去做作业,我就不必发脾气。好妈妈形象得以维持,目的也顺利达到。

对孩子表达不满,就不是一个好妈妈~这是我的限制性信念。同样的,对父母表达不满,就不是一个好孩子,对他人表达不满,就不是一个好人。所以,表达不满对我而言特别困难,特别恐惧,哪怕内心有很多不舒服,也会强迫自己忍着,直到向外爆发,或内在崩溃。这就是我的模式,强迫性重复体验忍耐,憋闷,爆发崩溃的感受。

为什么我不敢表达?怕别人会受伤,抗不了。在婴儿我的眼里,母亲就是很脆弱的,敏感的,易受伤的,受不了我的无意识攻击,会难过,哭泣甚至崩溃。所以我投射外在都是如此不堪一击。这是婴儿我的片面认知,如盲人摸象,以偏概全。事实上,妈妈有脆弱的时候,但坚强柔韧时更多,妈妈是多面的钻石,并非只有一面的硬币。

这一年多,我三次向妈妈表达过不满。一不需要她在我和姐姐间相互递话,二拒绝回老家给姐姐捎东西,三表示她不请自来我很有压力。事实是,我的诉求得到了尊重,妈妈并没有崩溃,是的,真实的妈妈是很柔韧的。

所以,伴侣,孩子,他人,也没有那么不堪一击。我内心那想毁天灭地的攻击欲,是经年累月压抑下来的。我有表达不满的权利,他人也有不必改变的自由,那只是一个当下,人生的微分而已。

没有人能全时全地让别人满意,他人的难过也不需要我们来负责。允许自己向别人表达不满,才能允许别人向自己表达。表达是一种权利,只要允许就可以了,什么都不必做。不必解释,不必安抚,更无需刻意改变。

有时候,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也没有关系,就这样,和自己的感受呆在一起,陪伴,就已经足够。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