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Lilly清灵

阅读是弓,写作就是箭,弓越强,箭射得越远

Lilly清灵  · 简书  ·  · 2019-05-29 18:22

根据中国作家网上的一个直播整理,参与者有主持人及《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徐德霞,中国作协会员、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获奖作家史雷。对谈都是口语,似乎是随机应变的,所以比较琐碎杂乱,整理了一个下午,也就这样了。


小朋友这样问:我不当作家,为什么练习写作呢,在写作上花这么多的工夫? 写作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人的精神上有两大诉求,一个是表达,一个是沟通,人感情世界是非常丰富、非常复杂,也非常细微的。

简单粗暴的说,一个人的一生离不开写作,在我们小学阶段、中学阶段,我们要写作文,高考现在阅读量加大了,有人提出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大学要写论文、上课讨论,写发言稿,大学毕业要去投简历,这个时候要是投出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个人简介,实际上就是考验他的写作能力。

还有一个认识世界、了解人类文明的作用,还有一个记录历史的作用,包括说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在上学的过程也好,或者是在工作的时候也好,可能都会随时随地的用到写作的技能,我们把它称作一个技能。

从人类角度来说,应该说最伟大的发明就是文字的发明,它可以记录历史,传承历史、传承科学知识。最早的文字记录应该是埃及,如果说没有文字记录,我们怎么知道埃及那么多事呢,如果没有文字的记录,我们今天怎么能读到那么多的世界经典呢?文字把历史延续下来,让我们看到了过去,把我们的视野无限扩大。

写作是一个人类的基本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需要的,表达的需要、沟通的需要,或者是你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对于孩子来说,还有认识世界或者说认识自己情感发展的需要,比如写日记,是一个对生活记录的需要。

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说他会说话,表达能力强,我们会称赞他口才好,一个人如果写作能力强,我们会称他为笔杆子,一个人如果是口才又好,写作能力又强,那就不得了,比如说英国的前首相丘吉尔,他是演说家、政治家、教育家,他还是优秀的作家,他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非常了不起。

两个人要沟通一下, 有些话当面不好说, 用写文字的方式,表达的会更好。 不会写作怎么办?

 郁闷了要写诗,高兴了要写诗,有激情要写诗,有的时候观察社会生活当中感动了也要写诗。语言和文字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人类有了文字之后,我们可以用文字来表达,不会写作就像大猩猩,愤怒了只能捶自己或者上窜下跳,如果成年人不会写,郁闷了只能喝闷酒,或者发疯了,写作首先是人的本能的需要,这是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投简介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的人就会看,从那么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里面你要脱颖而出,你的第一印象就是个人简历。当你到了工作单位以后,那就更多了,假如说很多同学都在说我不学文课,我学理工科,理工科也一样,在一个单位比如搞工程设计,他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字一定要用到,初步设计里面的这些文字,哪怕工程做完了,最后做工程总结,再到后面工程还要申报获奖,工程做的好还不行,你还要善于把它的优点表达出来,这个时候文字能力又会表现出来了。所以人的一生是离不开写作的。

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但有些时候,就是不知道跟谁说,有时候也不知怎么说,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用文字来表达,所以我们就有了日记,就又有了文学作品,所以小说、童话、诗歌这些都是情感的表达,特别是诗,我们一些大作家、大诗人都是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老师教写作文,是给思想提供营养,就像我们吃了东西给身体提供营养。你既不能只吃一种东西,也不会吃完了以后马上让你变得高大漂亮,营养没有很快的作用, 大家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它就可以。写作文既没有那么可怕, 也没有多么的高效,不会立竿见影,写作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写作是一个很复杂的活动。

比如说写一种花,可以举出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例子。不是说让孩子去抄那些东西,是让孩子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出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参加培训班有好处,但并不能代替孩子自己的写作,不是说你参加班了孩子作文就能提高, 作文跟数学不一样,数学老师讲个公式,例题讲完,几大类型,基本上孩子一下就明白了,再遇到这类问题,他可以套着去做了。写作不是,写作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一种内在情感的抒发,所以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千万不要说我孩子上了一年作文班一点都没提高,不要这么看。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个兴趣非常重要,有了兴趣之后,他自己就会找书看,就放不下书了,他在里边找到乐趣了。

谈写作的时候离不开阅读,并不能把阅读和写作分割开来,阅读是写作的动力源。

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理解、接受上是不一样的,可以试着来,不一定有很强的目的性,平时多关注一下儿童文学方面的信息,有一些好的作品可以推荐给孩子。《儿童文学》杂志读起来很快,不会占用太长的时间,每天读一篇短篇小说或者是散文,或者是诗歌,阅读量达到了,慢慢积累,就会达到质变。

国内外一些经典的童话要看、小说要看,我特别推荐的还有一类,就是诗歌和散文,如果你也想提高你孩子的作文成绩,你最好去读读诗歌散文,而不是读小说。

写作这个东西真的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提高的,大家把期待的时间放得长一点,是螺旋式上升的,可能某一段时间看,觉得没有动、没有变化,甚至会觉得下降了,但其实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家长辅导孩子写作文往往是带着套路去辅导的,我们想让他拿高分,要符合学校老师那个要求,怎么拿高分,这是个最实际的问题。所以有的家长在看孩子作文的时候,一看到孩子什么乱七八糟的,可能一下就怒火冲天要批评孩子了,实际上哪怕写出了半页纸,我们也能在半页纸当中找到孩子的优点,首先指出孩子哪点写的好,然后再指出哪点写的不好,可以启发他,你如果那样写,不这样写,会不会更好一点?我们要肯定,要善于去发现孩子的进步,然后再加以引导,鼓励还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所说的训练并不是整天坐在椅子上,对着纸写,就像曹文轩老师说的是弓和箭的关系,弓拉满了,箭自然而然就射得很直,射得很远,

如果文学创作用的是加法,公文写作用的是减法,里面有相通的地方,但是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在写完公文以后,再去写文学作品的时候,会手生。怎么保持文学创作的状态?第一点就是阅读,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阅读就是弓,写作就是箭,弓越强,箭射得越远。

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慢慢的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有一个作家说过, 即使是天才,也一定要有写作的训练,他自己曾经有过这种写小说开头的经验,他为同一部小说写过三十多个开头。 这个也是一种训练,当然你可以说他在找最满意表现的方式,但是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对于写作的训练。

勤写、勤练,笔一定是要练的,功夫也是一个技巧,你要经常写、经常练,会越写越顺,还不是一加一等于二,就是举一反三的效果,有一天你会觉得我咋这么会写呢。

大家一定要记住八个字,真情实感、与众不同。语文是一门课,我们在学其他课的时候,比如在学数学的时候,可能老师教了一个公式,我们熟练的掌握这个公式,就会去做题、刷题,学物理化学的时候掌握一个定理或者是一个反应,我们去做实验,通过动手来观察它、了解它,包括像我们上体育课的时候,掌握一个运动的技能,是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像写作,一般来说是灵感的迸发,或者是才华的表现,您觉得写作需要训练吗?

我们在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或多或少也会有一定的模仿,就像小孩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他实际上也是一个模仿,写作也是一种表达,也是这个样子的,模仿是写作中间的一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它变成写作的一种方式,探究生活,保持好奇心,保持想象力,逐步能脱离模仿,最终写出自己的东西来。实际上,没有两个人的生活是一样,两个人的情感是一样的, 题材上有一些雷同的情况,但个性化的表达让你的作品与众不同。

 对写作来说,每一篇文章都应该是个性化表达,每一个人写出来的都不一样,哪怕是同一个题目写出来也不应该一样,每一篇文章里边都融入了你的情感、你观察问题的角度、你的思想,、包括你的语言习惯。但一个班里的作文,是雷同的太多。个性化的表达一定来自于你的生活和你的思想,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多观察生活,从中得到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独特的思想。

准确的描写还不够,还要生动,怎么生动呢?就是要有很多艺术的技巧,比如想象、夸张、对比、拟人、象征、留白等等,什么是留白,就是你要给人一个思考的余地,不要把什么都写透了、写白了。要有一定的修辞技巧,要留白,不能写的太满,要让大家有想象的余地。文字要有辨识度,有自己的风格,鼓励孩子个性化的表达。

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情景相连,比如秋天农民想到的是丰收、喜悦,但是宋代人看到的却是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天涯,李清照写的更多了,在秋天里找不到一点快乐,只有思念和悲凉,写景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心情,带上情感。


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这写的非常有气势,下边又走了,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他把雷声比成鼓声,把大雨写成纱帐,下边又换了一种,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这里又把雨声比喻成电吉他声,下边是又一个转换,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春濑泻过。

霏霏不绝的黄霉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粘粘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春濑泻过。

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他把雨比成了语言,用了一个冷字,反映了作者的一种心境和情丝,下边接着写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这雨写的非常有诗意。

这段一共写了几种雨,黄梅雨、7月的台风,雷雨,还有从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这里就不仅是写景,而是写心情,大发感慨,人生转眼从少年到了中年,所以我们写景不是为了写景,还有抒情。

这块连着用了三个动词,一个是刷在,一个是鞭在,一个是打在,我记得一位大师说过,要想学好作文,先用动词,少用形容词,连着排比句的动词。

霏霏不绝的黄霉雨,朝夕不断,这是写雨的,第一句就是一个静态的描写,说的是一个事实常态,下面这个笔触开始流动,我们学生写作文往往觉得没话可说,实际上是思维流动不起来,笔流动不起来,你老固定在一个点上写,其实我们还是可以流动起来的,动起来的,他怎么流动,旬月绵延,湿粘粘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

平时同学们写作文爱引用古诗、古句,为我们的文章增加色彩和文采,但也有些人一句诗没有用,但也能写出有诗意的文章。 夸张也是适度的夸张,符合逻辑。

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也不能违背生活的真实。要符合生活逻辑,第二要符合文学逻辑,写科幻作品,要符合科学逻辑。

观察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想象,观察很重要,想象更重要。任何文章其实都是编出来的,不管你写的多深、多好、多真实、多打动人,他其实都有编的成分。所谓编的成分就是在真事的基础上要有想象,我们往往觉得无话可说,为什么无话可说,就是因为你想象力不够。

观察生活仔细不仔细,或者说你会不会观察生活,或者说你敏感不敏感,作家在这方面和新闻记者、摄影师是很一致的。国外的一个摄影师,有一天他走在大街说,他突然看到一位修女拿着一朵鲜花,急匆匆地去赶公交车,这个时候他的敏感马上就来了,他就跟着这位修女上了公交车,一起来到了火车站,结果这个修女是来送人的,当这位修女把鲜花递到车窗给人的时候,他拍下来一个照片,后来这个照片拿了国际摄影大赛的奖项。所以我们说如果你不敏感的话,你可能对眼前拿着鲜花的修女去赶公交车,就视而不见,这个时候你可能就无法拍下这动人的一刹那。所以这位摄影师就非常敏感的捕捉到了这个细节,他观察到了这个细节,就跟着这位修女上了公交车,来到火车站。

有的作家可能语言就是比较华丽,这是他的风格,但是一定要放到文章的整体里边去看,要和写的内容、形式、语言结合起来。有的作家就是把平常的语言写的非常好,比如老舍、沈从文,你觉得他们的话怎么说的那么有味,所以我们要品这些东西。

不光是好词好句,包括一些古诗,包括一些歌词,谁讲的非常睿智的话都可以记,慢慢记多了记在心里,就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要记到本上,而且要烂熟于心,你不自觉说话写作就带出来了,而不是刻意的去照搬了,这是一种好的状态,语言的锤炼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读作品的时候,如果是一篇大白话或者一篇很诗意的文章,我可能更愿意去读诗意的文章,只要它不是很雕琢,不是穿着婚纱去跨栏。

文章当中的细节怎么用的好,用的巧,这个是要好好学的。比如有一篇文章写人特别紧张,不写特别紧张,写划火柴,划不着,划了三根也划不着,这些细节我们要去品味。

“赵家的狗又看了我两眼”,正常人不会在意狗的眼神,但是不正常的人就在意狗的眼神,鲁迅先生用很简单的几个字描写了一个妄想症的心理,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语言。

作文,包括成人写作里边,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些这样的毛病,在描述一件事情或者是描述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前边有很多的形容词、副词的堆砌,层层叠叠的,好几个连下去,最后接一个主语或者一个动词,这个就是写作误区,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多有文采,用这么多修饰的词语,但是有的时候这种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会觉得不太自然,有这种堆砌感,反而不如很平实的,就是实实在在把这个事情说明白了,我们用很平实的词,少一些修饰的,多放一些感情进去,把这样的现象称之为穿着婚纱去跑110米跨栏,太费劲了。

去看经典的作品或者说伟大的作品,就会发现那些伟大的作家,他往往非常珍惜自己的语言文字,他往往用很精炼的文字去写,比如说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里面写了一个被迫害的妄想症的患者,狂人,余华在讲课的时候也经常用这个例子,如果让我们去写,我们怎么写?我们一般人可能就会去形容妄想症患者他的衣服穿的多么乱、头发多么乱,语言多么的混乱,但是鲁迅先生用了很简单的几个字,就把他的状态给描写完了。鲁迅先生原文和课文里的还不一样,因为课文是为了适合阅读, 进行了部分修改。

 写作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正面去描写,一路走过什么、看过什么,捡喜欢的的写,这也可以。还有侧面的写,乐府诗说罗敷多漂亮,不说罗敷多漂亮,写旁边人,耕者忘其耕……看到一篇好文章,觉得很喜欢,就不妨想一想他怎么写的呀,他用的什么手法,他是正写、侧写,还是反衬,还是对比,还是用了想象。你可以想想,有一个思索的过程,反复品味的过程,就是你技艺提高的过程,读书不要囫囵吞枣。

学生写作文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雷同,没有与众不同,因为什么呢?老师不提示也好,老师一提示麻烦了,好多孩子写的都一样,老师给了个思路,你就顺着老师思路去写了,其实这样是不可取的。

什么是与众不同,中文系有一堂课叫文学概论,其中有一节会讲到文学的陌生化原则,你写的东西一定要与众不同,就是文学的陌生化,什么是文学的陌生化,一个是主题、内容、思想,还有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这些都可以去写陌生化。

写作能力体现在哪些地方,第一个就是你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小学其实练的就是语言,把一个事说清楚,把一个道理讲清楚,论说文就是把道理讲清楚,记叙文把事情说清楚,利用一个很通俗流畅的语言说出来,这是一点。如果你到了创作的阶段,那就要求非常多了,比如说你的故事结构,你怎么把一个故事结构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不那么平平淡淡,怎么设置那个悬念,这些都是属于技巧。然后人物塑造,从哪些方面去塑造一个人物,让这个人物生动起来、鲜活起来,有肖像的描写,也有心理的描写,某些场合的描写,这个就很具体。

所以我们想要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其实我们本身说的是要培养孩子对于写作的一个兴趣,就是我们说为什么要写作或者是写作有哪些好处,也是说希望其他们能够从写作当中发现这些乐趣。

现在孩子接触到的思想和新鲜的事物,会比我们小的时候更加开阔的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想象力,这个也是在鼓励孩子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一个优秀的老师并不在于他的学生能考多高分,关键是能够让一个学生对他的专业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