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金凤尾竹

《杨氏之子》评课

金凤尾竹  · 简书  ·  · 2022-04-20 09:28

《杨氏之子》评课。
今天听了一节五年级的文言文《杨氏之子》。大概的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用一个关于语言的有趣故事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风趣的语言,第二步,初读文言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第三步,在此基础上理解文言文的大概意思,明白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之处,第四步读出文言文的情感,在朗读中再次体现语言文字的精妙。
这样的一节课优点如下:

  1. 教学从易到难,层层深入。
    2.从相关的故事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朗读,在读中感悟,将朗读阅读到落实到位。“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4.教学重点突出,全文围绕感受精妙的语言进行教学。从感受到学习到朗读,围绕精妙教学。
    缺点如下:
    1.没有落实写字教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第123学段每天在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2.不符合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建议,已经没有"读出感情"这一条。第四步"读出文言文的情感,在情感朗读中感受精妙.":是超出文言文教学要求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议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忆,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3.小建议,如果是我来教,会在第3个环节理解意思,明白杨氏之子语言精妙之处时,设计更多运用的环节。比如一是联系生活实际,,像杨氏之子的回答有两个,一个是非常有礼貌,另一个是反应非常快,让同学们感受到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妙答,二是设计类似小问题,考考同学,三是阅读同样类型的小古文,如写雪的,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因为语文教学要注重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