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蒲公英的蒲

Day134信念与责任

蒲公英的蒲  · 简书  ·  · 2019-06-19 23:28

每日累积:

1.诵读国学经典(1.《中庸》全文,2.《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3.《论语》卫灵公第十五,4.《易经》31~40)

2.锻炼身体();

3.阅读(《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4.听课学习(秦东魁老师课)

5.其他(1.iEng半小时)

每日一句经典分享(第124天)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今日分享

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不听话的背后不是和大人故意作对,而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孩子希望通过自己对大人观点和指令的否定,来强调自己的存在,也是寻求大人对他们尊重的一条途径。

与其让孩子听话,不如你先听孩子的话。可以借助孩子求尊重的这种心理,来听一下他的心声,比如孩子闹:“我不要睡觉!”你可以问他:“你为什么不想睡觉”,孩子发现妈妈是愿意沟通了解他的想法的,他肯定会冷静下来解释清楚。这时妈妈最好用谅解的方式表达你的态度:“我知道你还想玩娃娃,可是现在是时候该去睡觉了。”家长如果能够以一种开放式的姿态让孩子能够有表达自己的机会,那么孩子下次便会尝试用语言来说服你而不再只是哭闹攻击了。

亲子沟通最根本的问题是理解,孩子小的时候做不到理解父母,但却有自我意识,这时候需要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并不是故意作对,只是在成长而已。亲爱的粑粑麻麻,你家孩子听话吗?与其让孩子听话,不如先听孩子讲话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感恩度过美好、平安的一天!

今天晚上在昭通市一中听了一场洗涤心灵的演讲,主题为《信念与责任》,演讲者为著名演讲家,原大关县县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蔡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场鲜为人知的战役,对越自卫战,蔡老师曾经是军人,参加了这场战争。这是我第一次亲自在现场听一个曾经参加过战争的老前辈讲关于战争的事情。那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当时的照片,都是触目惊心,那些牺牲的战士最大的35岁,最小的也才16岁。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仅牺牲了自己,还牺牲整个家族的幸福。这是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这是那一代革命者的担当,这是那一代人的信念。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话: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和付出,哪有我们现在的和平幸福?这些感慨不是第一次有,但今天最为真切。我们应该感恩,珍惜,同时也要为我们这一代的幸福,承担该有的责任。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