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慢行老妪在路上

儿时的年味

慢行老妪在路上  · 简书  ·  · 2019-12-27 14:39

春节将至,除了婆婆的衣服已经邮回老家,其余的都等临近时间购买。儿子儿媳婚后第一个年,老公说要准备丰盛食材,策划几处玩的地方,热闹过大年。

现在的春节,在临近时,一趟超市,所有的物品都可一次性解决,方便、即食、多样,随时可以采购,面对丰富商品甚至有了选择恐惧症。这让我想起童年的春节,由于物质匮乏,吃穿用的物品还需要凭票购买,需要提前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准备的过程,就是童年的盼头,焦急、兴奋的等待,有了更多的快乐。

盼年,是童年最大的心事

盼望中的新衣服。一到年关,妈妈会提前两个月,用省下来的布票,为我们三买下新布,再找人为我们裁剪制作。新衣服做好后要先静静的躺在柜子里,时不时的趁妈妈不注意,拿出来试试。偶尔也会被妈妈发现,妈妈就说:再等几天,不要总试,弄脏了,春节时就穿不着新衣服了。我们只好奈着性子等除夕早上的到来,妈妈会将衣服提前放在每个人的枕头边,早早的醒来,开心的穿着衣服。也只有除夕的清晨,不需要妈妈的督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每张脸都是喜气洋洋地。春节刚过,又盼着下一个春节,盼望中,长大成人。

忙碌,家里充满着喜气

忙碌中的年味。童年的商场,春节期间不营业,每家需要提前准备正月十五之前的食材。先是储存主食,蒸豆包、馒头、白菜馅、萝卜馅的包子,还有最麻烦的粘火勺,放在天然的冰箱__地窖的缸内,随吃随拿。

妈妈每年都会提前泡上粳米,再用石磨粉碎沉淀,煮好红豆伴上糖精,教我和妹妹如何制作。再用带有肥肉的猪皮,再热好的锅内擦试一遍,锅内立即油亮,再将包好的粘火勺放入锅内,几经翻烙,圆圆的带有油痂的小火勺出锅。我们都会趁热,软软糯糯的,粘中带甜,品尝自己的作品,却有格外的味道。然后,把多余的冷却冻上,吃时上锅一热又是一道美味。

临近除夕时,父母开始准备副食。妈妈是山东人,油炸食品是妈妈的强项。萝卜擦丝放点面粉,加点盐,团圆,经热油一炸,金黄的萝卜丝丸子出锅,一颗普通的萝卜,经妈妈的手,酥脆香的味道充盈口腔内。地瓜也是如此做法,这样餐桌上就有了不同的丸子的味道。干果是春节期间的零食,妈妈用面粉做成不同样式的面片,或叠在一起,或穿绕,不同花样的面片经热油炸,金黄蓬松干果出炉,当我们在外面疯玩饿时,就会抓上一把,边玩边吃,酥脆香甜让胃有了饱腹感。爸爸的拿手菜是烀猪头肉、猪蹄子、猪肝、猪肠、猪肉冻、小鸡炖蘑菇,这些都要提前做好,再一盆盆的冻在外面,等春节期间,这些美食一盘盘地上桌,慢慢品尝。

童年的东北冬天,都是以冬储菜为主。秋收时,提前购买白菜、土豆、萝卜,再将白菜腌制成酸菜。春节期间,除了酸菜不能上桌(只因"酸"字意不好),其他的菜现吃现炒。还有东北特色木耳、蘑菇,经水发泡烹调也是一道美味。偶尔还有山东亲属邮寄的花生米,经油一烹,是爸爸最喜欢的酒肴。春节餐桌上更不能缺少东北大豆腐,切成拇指大小块,入锅油烹,松软绵口。

小年之后,开始购买年画、对联、鞭炮、瓜子、糖果、冻梨冻柿子。

除夕早上,爸爸会带着弟弟去给爷爷奶奶上坟,我和妹妹贴好对联,年画上墙,满屋子在吉庆有余、丰收吉祥的年画包围中,更加喜庆。

再将冻梨柿子放入冷水中,慢慢的缓,梨和柿子周围有了一层薄冰时,再将冰砸掉,果肉带着冰碴是最好吃的时候,从内往外的凉爽。多数都等半夜守岁的时候吃,用凉意驱赶困意。

吃完晚饭,妈妈开始准备包饺子,一家五口齐上阵。妈妈还会准备新钢镚包入饺子内,测测家人的运气。那时没有春晚,守岁都是爸爸妈妈带着我们玩扑克,给我们讲故事。或者我们提着灯笼,给邻居提前拜年。半夜11点以后妈妈负责煮饺子,爸爸带我们放烟花,再吃饺子,给父母拜年拿到压岁钱,没等撤桌,我们就进入梦乡了。

拜年,走动中的和谐

初一早上,在爸妈的督促下起床,瓜子糖,苹果,冻梨柿子还有干果分别摆放在桌子上,邻居同事亲属间,你来我往的互相拜年。

街上更是热闹,踩高跷扭秧歌,五颜六色的服装,妆扮各种人物,或是男扮女装,或媒婆叼烟袋,或夫妻划旱船。最常见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孙悟空在人群中上窜下跳,遇到技艺高超的,还会腾空而起,然后再稳稳落地,迎来一片喝彩,好不快乐。我们也会用压岁钱买一串糖葫芦,或是玉米糖,边吃边跟着人群傻乐的走出好远。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春节最奢侈的娱乐项目就是看电影,父母都会带我们走进影院,在电影中结束春节的快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