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已未晓
我喜欢读书学习,尤其是国学。写作是我的梦想。...
今天看啥  ›  专栏  ›  已未晓

《心灯》(一)读书笔记 5

已未晓  · 简书  ·  · 2021-02-14 04:13

我每天阅读《心灯》,都有“挖到宝藏”之感。

轻重缓急就是道

人把自己的心丢了就忙,凡是忙的人都没有心。一个人长期工作,没有休息,疲劳没有得到缓解,身体一直处于疲惫、紧绷的状态,没有与四季同步,肯定容易感冒。

宇宙阳气的运行规律是:子时阳气降到极点,过了子时,阳气开始慢慢回升,到了卯时开始大壮,往上冲,一直冲到午时又开始往下降,一直降到晚上子时,每天都是如此周而复始。我们生理气血的运行规律也是如此。

修行全部是靠“想”来完成的,“四禅八定”都是靠有为法,通过“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刻意生起一个念头来修。功夫是靠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慢慢地修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投入一分时间,就有一分的功夫。当身体上有了功夫,心理上的功夫才会扎实,才不会反弹。就像有时我们的情绪波动很大,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态没有好的载体,身体没有功夫,所以托不住。

修行之人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固定的作息时间会形成神经记忆 。

男人左边是气,右边是血。男人气足比较勇敢、有魄力、爆发力非常强。右边身体长得结实的男人,比较有耐心和韧性,或者说比较深沉。女人右边是气,左边是血,男人和女人恰好相反 。人的气血与生理成长是同步的。

什么时候学会了凡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你才会进步。凭你的智慧、能力、道德和品质,让来到你面前的人满愿。你让他感悟了、超越了、解脱了、受益了,他一定会来答谢你。可见回报是建立在先满愿的基础上。

我们听人说话,看人家的文章,不要先挑人家的错误,而要看他的话是否触动了自己,是否启发了自己的思路,激发了自己的灵感,让自己受益了。

行动才有说服力

古人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便不知道如何获得也没有关系,自然会有人帮你。

失去了地气的滋养,身体的阴阳失去了平衡。人体之气必须与天地之气进行对换,才能达到平衡。

我们东华寺所处的地形就像一个锅或者一个漏斗,上面大,下面小,天地的灵气源源不断地接进来,所以住在这个“模具”里特别养人。许多人来了之后都觉这里很清净、磁场很好。这就是风水学,或者说是环境学。

学佛的关键是落实。一个人想在任何领域有所造诣、有所成就,都必须去行,光想光说,你的理想是不会实现的,行动必须走在语言之前。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无论这世界是好是坏,只有你自己成了光源,才能发光发亮,照耀他人。一个人只要能做事、能奉献,这就是你的价值。如果你很有能力,但从不做事,谁都没从你身上受益,你的价值从何体现呢?学佛的人都知道菩萨还有一个名字叫“不请之友”——你不请我,我主动去帮你。必须有为众生服务的心态,而且只要人家接触了你就能受益。只有如此,你的存在才有价值和意义。学佛先做人,做人先学佛。每个人都能让自己的存在变得很有价值,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很有意义,让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缺了你就不圆满。

如果你有付出、奉献的心态,你的心量、张力和格局就会越来越大,能力会越来越强。都说做大事的人有大量,没有大量怎么能成大事呢?

想成佛,就必须以佛的标准、格局、心量来要求自己,只有这样你才会进步,才会一步步地向佛靠近。你学了佛,还与身边的人一般见识,跟他们比较、计较、对抗,这怎么能说明你是在学佛呢?学了佛,就应该与佛一般见识,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佛的加持。

一个人无论学佛与否,首先都要尽职尽责,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在奉献。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都是来历练、考验、成就我们的。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经历了很多磨砺的人。我们能为大众做点事,应该感到幸运,不要有抱怨之心:为什么这种事让我碰上了?为什么偏让我做,不让别人做呢?因为今天你多为别人做点事,明天你会更好,因果循环是真实不虚的。

情欲超越升华之后,就变成了慈悲心。只要你能把心打开、放大、扩展,它就是慈悲心。你就超越了情欲。 实际上情欲和慈悲从某个角度讲是同一个力量,只是处于不同层面而已。

如果一个人活着只为了自己,这样的人生也太没有价值和意义了。世间有很多人为情所困,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闻道、得道。只有当你入了道,与道沟通了,你的身心灵才会真正地充沛、富有,你才会得到真正的安宁和满足,才不会渴望外在的情。

一个人不应该把心放在感官、物欲的满足和享受上,这些是短暂而不真实的、不究竟的。

学佛首先要解决我们的烦恼问题。如果你活着都没有解决、都没有受益,你说死了能受益,能往生极乐,这符合逻辑吗?你要用事实来说话:我学佛之后,变得快乐了,有爱心了,心量大了,家庭和睦幸福了,事业成功了……各方面都比以前好了,你度人才有说服力。你要度别人,必须先把自己度成功。

你学了佛,就应该焕然一新,不仅内在改变了,人变得阳光、开朗、豁达、有爱心了,外表也改变了,比过去更好看、更庄严了。

我们是学佛的,有了钱之后,知道怎么用这些钱去利益社会、服务人群。金钱和权力不是罪恶,是服务社会和众生的工具。既然大家有这个需求,又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去争取、不去用呢?

佛教说不执着指不刻意强求、不贪恋,不是不让你拥有。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