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雪寒君

深度学习,学习的深与浅。

雪寒君  · 简书  ·  · 2021-01-31 23:49

提到深度学习,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理解看法,有人说,深度学习具有功利性,有人也对深度学习不屑一顾,觉得只是对一个领域理解深,但是出了自己研究的领域,还是菜鸟一只。众说纷纭…

而笔者对深度学习的理解是:破穿海面上的冰层,潜到冰层下,看到广阔的海洋。

我觉得深层学习,是即有深度,也有广度的!

1.什么是深层学习

(1)学习的两个层面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了人的学习力被分为了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

图片来自网络

如图所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的流存率是极大的不一样的。

想想我们平时为什么明明很认真的听老师讲课,但是自己课后还是很迷茫,不知道讲的点在哪里?

笔者觉得,不是自己的东西,是进不了自己的脑子的,只有自己对信息知识进行内化,才能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

什么是内化,就是自己对知识的吸收的过程,自己真正的理解,并和自己对这一事物旧的认知相融,然后生出新的理解看法。

(2)阅读的知识转化深浅

图片来自网络

当前有很多听书的产品,大抵模式都是知名读书达人用十几分钟解读一本书,给我们听,假如一天一本,一年就可以300多本书,想一下就十分有成就感。

在快节奏的时代,这种碎片化的阅读的确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利用下班时间听听,也是能有所收获,这点毋庸置疑。只是笔者不建议我们一直用这种方式对待阅读。

因为这种便捷新颖、浓缩干货的学习方式看似轻松高效,实际上是在学习的最浅层。

好一点就是自己读书,但是也只是在停留在输入的过程,如果我们没有对书中的知识进行理解思考和总结归纳,知识的留存率一样会很低,因为这时的知识,依旧是“别人的”!

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知行合一,才是我们进步的秘诀。学到极致便是知,知到极致便是行。从知道到做到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如何最快的检验自己所学,有一句话“教就是最好的学”我们可以试试,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清晰的给外行人陈述,其实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里很明白,但是讲的时候就语无伦次了。

而我们要知道,遇到这种困难,才是深度学习的开始,因为你必须动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

而如果自己做不到清晰的教会别人的时候,我们就要反思自己,对知识是不是真的把握了。

曾经有一个外行人问一位科学家,什么是相对论,科学家没有把一些这个领域的专业术词大说一通,他只是说:

虽然你在炎热的太阳底下站一分钟,但是你会觉得自己站了很久。而有一位美女明明跟你呆在一起一天,但是你会觉得只过了一分钟。

这就是将知识完全内化了,即使不用自己领域的东西,也能让一个门外汉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2.深度学习就是不断缝接。

我们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区别,很多时候都在“缝接”上。

当只是输入的时候,知识只会在脑子里停留一段时间,而“缝接”就是留住宝贵知识的关键,把新的知识缝接到原来的知识架构中,这个过程里是包含着信息接收,理解信息,思考差距的,当做完了这些步骤,新的的知识和旧的知识才会产生反应。

“为什么作者跟自己的看法不一样”细挖下去,就会让自己旧的认知对新的看法做出反应,进行重新认识和融合。这就是留住知识的办法。

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满足输出。从文字到意识,再到文字,信息的过程,相当把液态水变成气态,再经过自己的主动选择,认识,理解,转变,重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

而这个转化过的“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智慧。

3.如何深度学习。

做到深度学习,需要我们: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教导别人;

这样子做就必定要放弃“快学”的思想了,我们要清楚,真正的成长,是反人性的。看“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良药”这些千古之句就很好的告诉我们这些底层的东西了。

1.自己真正的接触一本书,别人看到的,说的,很多只是一本书的浅显的东西,好比我跟你说:“《亲密关系》这本书,就是让我们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好的爱情是为了成就自我的”是能说出个所以然,但是如果要把一本书的精神告诉我们,是很难的。

“一些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

“每天一本书”“十堂……课”这些,固然有其一定的价值,但是这些东西终究是支离破碎的,被人咀嚼过的,读书这事情最好不要请别人代劳,因为从长远看,始终要自己获得打渔的能力,矿,始终要自己挖!

2.深度缝合新知识(上文已经说过,就不多论述了)

总结就是,对于一个新的知识,我们要接收,理解和思考,并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做对比,然后磨合,融合。生出一个新的知识认知体系。

3.输出,教别人。把自己学到的,融合后的知识,教导别人,进行输出,针对他们的反应,反思自己对新的知识的理解程度。如果他人没有听懂,就是自己对新的知识的把握不够,需要继续理解、反思、和融合。

4.深度学习的好处。

——跨界的底层能力!

深度学习,不仅能让我们不再烦躁,磨练理智之外,还能带来其他很多的好处,比如跨界能力的提升。

这里请允许我举个例子:王者荣耀里面的法师和刺客的定位以及打法是大不相同的,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两个职业就是一种“界”

而当我们把刺客的定位摸索清楚,进行专业深度的修炼,掌握了刺客的打法,我们是很容易上王者的。

因为我们知道了刺客是叮着对方的c位的,切到对面的c位,自己队伍就有压倒性的输出优势。

刺客位置刻心就是“拉开敌我的输出力量,让自己的队伍有压制性优势”

而到了法师位置,我们的核心就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并尽最大能力输出伤害”

两种不同的职业,打法核心是很大的不同的。

深度学习,就是我们游戏中所谓的职业意识,知道每个位置的打法,操作的底层东西。

所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刘德华即可以电影表演出色,歌也唱的好听的原因。

因为他们已经具备深层的学习能力,像游戏中的刺客换成法师一样,不用再练法师这个位置的意识打法,而只是练习基本操作即可。

这就是底层能力,互通的!

5.关于学习的深与浅

说了那么多,并不是叫我们对待网络上的那些知识专栏,拒绝和远离,因为其实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不冲突。

浅学习也有其价值,关键我们不能搞乱了浅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权重。

我们可以把浅层学习当成了解信息的一个入口,但要专注于深度学习。



说到最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学习,都是一个挖的过程,我们就像在一片被冰封的海面上挖,试着凿开一个洞,获得鱼(宝贵的经验,知识)有的人,认为要广凿,由此找到一个比较容易破冰的地方,而有点人会选择深挖,中途可能会被人说蠢,但是用上帝视角看,我们会发现,那个深挖的人,只需要再凿一下,就可以破冰了!

很多东西就这样子,这不是蠢,这叫“愚”。

不要整天给自己挖坑,这样永远挖不到水,要学会垂直领域,学会挖井,才是正确的做法。

聪明的人看到的是深挖后看到的广度,像挖穿冰层潜下去看到的海洋,这种广度,跟我们开始挖的广度是两种概念。

前者的“广度”是缺少精神的,浅层的,后者的“广度”是穿过浅层的,深刻的!

愿我们能学会和理解学习的深读和广度,一起精进。

共勉…

【无戒学堂】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