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王泽润

十四种回应术

王泽润  · 简书  ·  · 2020-12-09 00:57

1. 意图:将注意力引向信念背后的目标或意图。

例如:我非常赞赏和支持你对自己诚实的愿望。(正面意图=诚实)

很难改变这个信念←我已经持有这个信念这么久了——诚实(意图)

2. 重新定义:用意思相近但含义不同的新词来替代信念陈述中所用的字眼。

例如:是的,对于你抱住不放的某些东西,可以试着挑战自己放下它了!

相信了这么久→抱住不放

很难改变→试着挑战自己放下它

我同意要超越熟悉的界限一开始会觉得有些不习惯。

信念→熟悉的界限

很难改变→要超越

3. 后果:将注意力引向信念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或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如何改变(或加强)信念。

例如:预期某些事很难,你最后做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容易得多。

真正承认我们的担心,会让我们能够放下它而专注于我们想要的。

4. 向下分类:分解信念的组成元素,拆成更小的片段,从而改变(或强化)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例如:既然持有一个信念的时间较短会更容易改变,也许你可以回想你刚刚习惯这个信念的时候是怎样的,想像你那时已经改变了它。或许,与其试图马上改变整个信念,不如一点一点地改变,那样更容易更有趣。

5. 向上归类:将信念的某个要素总结和归类到更大的分类中,从而改变(或加强)由信念所定义的关系。

例如:过去不一定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知识跟自然更新的过程重新联结时,可以快速发展。

所有改变的过程都有自然的周期,没法飞跃。问题在于,你的这个信念,自然生命周期的长度是多少?

6. 比喻:找出由信念所定义的一个关系的比喻,这个类比可以挑战(或强化)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例如:信念就像法律一样。只要有足够多的人为新的东西投票,再老的法律也可以被迅速改变。

信念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问题不在于程序有多老,而在于你是不是懂编程语言。

恐龙可能会为它们的世界变化之快吃惊,虽然它们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7. 改变框架大小:从不同的情境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的含义,这些情境包括:更长(或更短)的时间框架﹑较大的人群(或个人观点)﹑更大的或更小的视野。

例如:你可能不是第一个或唯一这样想的人。或许能够成功地改变这个想的人越多,未来其他人就越容易改变这种信念。

若干年后,你可能很难想起你有过这样的信念。

8.另一种结果:转向一个不同的目标,而不是信念所确定或暗示的目标,以便挑战(或加强)信念的适宜性。

例如:不需要改变信念。只要更新它就可以。问题主要不在于改变信念。而是让你的世界观与现在的你一致。

9.世界观:从不同的世界观的框架,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

例如:你很幸运。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他们的限制是信念造成的,他们完全可以改变这些限制。你已经比他们超前很多了。艺术家经常把他们的内心挣扎变成创作灵感的源泉。我想知道,你改变信念的努力,可能给你带来哪种创新?

10. 现实检验策略: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所说明的事实,人们从对世界的认知中提取出这个事实以便建立他们的信念。

例如:详细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持有这个信念‘很长时间‘了?当你想着改变这个信念时,会看到或听到什么,让改变显得很困难?

11. 反例:找出一个例子或“违反规则的例外”,来挑战或丰富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例如:很多其他心理过程(例如记忆),我们拥有它越久,它就越弱越容易扭曲和改变。为什么记忆这么不同?

我已经看到,当人们得到适宜的经验和支持,可以立刻建立和改变很多信念。

12. 准则层次:找出信念所确认的准则,并根据比它更重要的其他准则来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例如:信念适合和支持一个人的愿景与使命的程度,比有这个信念多久更加重要。个体的一致性和完整,值得我们付出任何努力去实现。

13. 反击其身:根据信念所定义的关系或准则,重新评估信念陈述本身。

例如:改变信念的困难主要是时间问题,那你持有这个观点多久了?

时间长的归纳总结难以被改变,你觉得改变你这个信念有多难?

14. 超越框架:从动态的﹑个人化情境的框架重新评估信念——建立关于信念的信念。

例如:或许你有很难改变信念这个想法,是因为以前你缺少轻松改变它们所需要的工具和认识。

也许对你来说,你的这个信念:将难以改变某个信念,是让你停留在这里的好借口?也许你现在的方式中有你喜欢的地方,或者有些部分你喜欢?

14. 超越框架:从动态的﹑个人化情境的框架重新评估信念——建立关于信念的信念。

例如:或许你有很难改变信念这个想法,是因为以前你缺少轻松改变它们所需要的工具和认识。

也许对你来说,你的这个信念:将难以改变某个信念,是让你停留在这里的好借口?也许你现在的方式中有你喜欢的地方,或者有些部分你喜欢?举例:一个常见的人际困扰:曾经答应的事情,现在发现我力所不及做不到了,实在愧对朋友,没法儿再去见他/她。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