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人间theLivings
网易人间工作室致力于发掘真实的价值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记录者微信:人间theLivings(thelivings)微博:网易人间网站:http://renjian.163.com/----------------------------------投稿邮箱:thelivings@vip.163.com稿件要求内容真实非虚构,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单篇不少于3000的稿酬。
今天看啥  ›  专栏  ›  人间theLivings

被嫌弃的人工降雨队

人间theLivings  · 豆瓣  ·  · 2018-08-21 11:27

图片:VCG
火箭弹就是平民的原子弹,威力巨大,而气象部门用的弹,也只有弹头里装的药不一样,开展作业时,一定要倍加小心。

作者: 燕闻

所谓“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

最常见的,是通过火箭架发射增雨火箭弹与高射炮发射防雹弹,让老天爷下更多的雨水、降最少的冰雹,促进农业生产、庄稼增收。

在气象部门,“人影”工作可谓业务核心、重中之重。每年地方政府都会出重资来支持气象部门开展的工作。

我还记得到G县气象局后第一次经历的“人影”作业:凌晨3点多,全局精壮外出增雨,大家顶着雨水开赴作业场地,局领导安排我拍照用于宣传。我刚调好相机,打开闪光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便倾泻而来,火箭弹如离弦之箭,瞬间在夜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丝毫没有心理准备的我,被响声吓得一下子瘫坐在地,相机也扔了出去。

我的失态成为了全局的笑话,一个老同志跟我说:火箭弹就是平民的原子弹,威力巨大,而气象部门用的弹,也只有弹头里装的药不一样,“以后开展作业,一定要倍加小心”。

我听后直点头,那时全然不知,增雨防雹,还会出现被人群殴、身体伤残、失去生命等诸多意外。

1

2015年,本市降雨异常偏少,温度偏高,入春以来干旱日益严重,气象部门密切关注、紧绷神经,上面要求我们,要抓住每一次降雨过程,多作业、多发射炮弹,以缓解严峻的旱情。

终于熬到6月的一天,一次强降雨天气即将进入本市,我们立刻行动,拉着两部火箭架南北分头行动。

这是入春来首次的大范围降雨,县电视台全程跟踪拍摄。我与同事穿着迷彩服、戴着安全帽,装填火箭弹、抠掉保险丝、向上级申请作业的空域,按照批复时间迅速完成了“增雨作业”,随即,还在全市气象微信群中汇报了战绩:“增雨作业4点次,发射火箭弹20枚。”

等发完信息,才发现微信群里已经炸开了锅——兄弟县区K县气象局的同事被人殴打、增雨车辆被砸的照片和视频被发到了群里。视频里,K县同仁被众人打耳光、撂倒、脚踢,一个个鼻青脸肿,看得我们触目惊心。

向来与世无争的气象部门发生这种事情,每个人都想第一时间了解原由。大家在群内你一言我一语,打听情况,给予建议,安慰辅导。我与同事循环播放着视频、翻看着照片,想通过细节判断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很快,被打的视频、照片和信息又全被撤回,市局分管“人影”工作的副局长发来信息,让大家不要再讨论此事,“继续认真开展增雨作业活动,后续事情由市局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见二把手发话,大家都不敢在群里说了,而是开始互打电话打听。我与同事们面面相觑,开着车拉着火箭架回了单位。

此事随后就如没发生一般,再也没看见市局的解释说明,所有人缄口不言。


3个月后,想着这件事件的风头差不多也过了,碰巧我与市局人影办公室关系不错的黄凯一起吃饭,便跟他打听,到底怎么回事。黄凯开始只说让我不要再打听,畅饮了一个多小时后,才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告诉了我。

本来,K县的旱情是当时本市最严重的,播下去的春苗出苗率低,农户损失惨重。农户们着急上火,相互倾诉帮扶时,就有人传话说,是气象局增雨导致了降雨稀少,“雨云来了,气象局拉着火箭架打了几炮,肯定就把雨云打跑了,所以才不下雨”。

农户们着急心切,祈求能有降雨来滋润残存的幼苗和再次播下去的种子,终于盼到了6月这次大范围降雨天气,就派人到K县气象局门口盯梢,一旦有增雨车辆出动,就立刻拦下,防止气象局“把雨云打跑”。

完全不知道农户们私下动作的K县气象局同事们,那天如往常一样,按照上级要求,驱车赶往作业地点,没想到在半路上,就被一直盯梢的农户们截停,被要求立刻返回、停止增雨。

因为干旱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和对“打云消雨”的误解,让农户们把积压的情绪,一股脑全部倾泻出来,这几个农户,还呼叫着更多农户“快些过来支援”。

还在解释的K县同事们,不知不觉就被大量农户包围了,被干旱折磨得身心俱疲的农户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开始打砸增雨车辆。同事们极力阻止,与农户们发生了言语冲突,寡不敌众,直接被群殴了。其中一个同事愤怒难耐,趁乱拿起手机拍照、拍视频,发到了全市气象工作群,发微博怒斥农户行为,还@了省气象局及主要媒体。

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市气象局局长知道后勃然大怒,让这个发照片和视频的同事立刻删除所发内容,随后还派出工作组前往调查处理此事。

“王局生啥气,被人揍一顿爆料一下怎么了?呼吁呼吁社会,减少对增雨工作的误解嘛。”

“王局这不被动了嘛——省局是通过微博先知道了这事,而不是本市汇报的;还有媒体知道后,怎么应对?口径还没统一呢,就把事情捅出去了,这是(不顾)大局与原则啊!”

黄凯“点拨”完我的疑问,继续说:删除相关消息的同时,局长让所有人必须保密,将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气象系统内部消化掉。

由于气象部门并没有追究打人的农户责任,农户一方也积极主动赔偿受损车辆和医疗费用,双方相互谅解。

市局随后在市级和县级主流媒体大力宣传6月的“转折性降雨”过程中,气象部门取得的骄人成果: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增雨效果显著,有效缓解全市严峻的干旱形势,为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并在最后科普了下增雨的原理及误区。

“这次没让媒体知道是幸事,5月防雹时,一颗炮弹掉到人家修车厂炸了的事刚压下去,再发生这事,真叫人苦不堪言,工作真不好干。”黄凯无奈地直摇头。

2

我把K县的同事挨打的前因后果与单位老同志分享,但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小事情。老同志们告诉我,2000年前后,邻县Q县曾发生了一次增雨作业事故,当时刚刚配备增雨车辆,相关作业流程、注意事项还不是特别规范,而这些,直接导致老李的不幸。

老李在他们县局是个有名的慢性子,谁与他刚接触时都着急,说话慢,做事慢。但另一方面,老李也是出了名的认真负责、任劳任怨。

在一次难得的增雨良机中,老李与同事开着增雨车辆到达作业点后,立刻向上级申请作业的空域,上级回复:作业时间3分钟。

时间紧迫,机会难得,老李与同事赶紧拆开弹箱,取出火箭弹,抠下保险,再将火箭弹装入发射架中——每个火箭架可以装填3枚火箭弹,填装好就可逐个击发。

当老李站在发射架尾部准备装填第三枚火箭弹时,回到车内的同事眼看3分钟作业时间将过,想当然以为火箭弹已装填完毕,直接按下了发射键。

轰地一声巨响后,车体一震,那个同事正准备发射第二枚火箭弹时,车后面却传来老李的哀嚎声,大家这才发现,老李还没回到车内!

同事们匆忙下车,发现老李被火箭弹发射时的尾焰崩出1米多远,整个下身黑乎乎的一片,冒着阵阵黑烟,裤子全部烧焦,牛皮裤腰带只剩下一个铁扣子。

同事们被吓得不知所措,有反应快的,赶紧去扶起了老李。在老李呻吟声中,匆匆将他送进县医院。伤情严重,县医院也处理不了,又辗转送到了市医院。经过紧急抢救,命是保住了,但下肢重度烧伤。

市局领导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感到医院探望,让老李安心康复,不要将此事声张出去,所有医疗费用都由单位报销,剩下的事情,等他康复出院后再细谈。领导也命令Q县气象局,要将事故保密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来抓,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一晃半年后,严守秘密的老李一瘸一拐走入市局领导办公室讨说法,市局答应了老李一次性赔偿10万元的要求,前提还是保密。

双方达成口头协议,钱也很快支付给了老李。可没过多久,老李感觉吃亏,再次提出要求,让市局解决他儿子的工作问题,还要求提前办理退休,否则就要将这事捅出去。市局认为老李无理取闹、不守信用,一边继续对他做工作,让他安心上班、不要再闹事,一边悄悄地派专人时刻盯着老李的行踪。

负责盯梢的人,每日向市局领导汇报老李一举一动:他正在复印作业记录、打印病例,整理上访材料,准备向省气象局上访。

市局领导顶不住压力,在老李去省城的路上把他拦了下来,答应了老李的全部要求,并追加补偿5万块钱。不到退休年龄的老李,就这样离开工作岗位,整天在外面游手好闲,他只有初中学历的儿子,进入Q县气象局成为一名正式职工。

也是因为这次事故,市气象部门对增雨作业的管理才逐渐完善起来——确认火箭弹装填完后人才能上车,全员进入车内后,必须点名报到,确认人都在了,才可发射作业。

再后来,增雨车辆又配备了定位系统、录音系统、监控系统,所有作业操作都在市局的严密监控之下进行。每个县局都给作业人员上了高额的人身意外险,类似老李的悲剧再也没有发生,只是,偶尔会有作业巨响将路人吓倒等小事,不断困扰着气象局领导及“人影”工作者们。

3

老同志们后来得空儿,又给我讲述不少“人影”作业的故事:比如某县气象局局长采购防雹高射炮贪污腐败,吃了几年牢饭回来继续上班;又比如某县防雹作业时炮弹哑弹掉到粪坑,把入厕的老大爷弄的一身脏……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邻市Y县气象局的事情。

事情也发生在十多年前,当时是一个雷雨交加的下午,一伙正在办理白事的村民按照当地习俗,聚餐喝酒,突然一声巨响,正在张罗同桌村民吃喝的老孙就栽倒在土炕上,人事不省。

大家慌作一团,掐人中、泼水,都没有唤醒老孙,折腾一番后用手指一探,老孙早就没有了气息,村民立刻报了警。

警察来到后,走访当事村民,又在老孙栽倒处上方的房顶上发现一个大洞。根据当天的天气,警方最后认定:老孙是被雷击导致身亡的,属于意外事故。

家属给老孙办完葬礼,将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可火化到一半,火化炉竟然炸了!殡仪馆工作人员和家属都吓了一跳,打开火化炉查找爆炸原因,在老孙的骨灰里竟然有类似炮弹片的金属残片!

殡仪馆直接报了警,警察一听报案描述,也感觉十分蹊跷,立刻前往殡仪馆,提取火化炉内的金属残片送往鉴定中心。

鉴定结果出炉后,让人大跌眼镜:金属残片属于防雹炮弹,也就是说,老孙不是由于雷击死亡,而是防雹炮弹从空中掉下,砸穿房顶,进入老孙体内——老孙是防雹炮弹砸死的。

警察赶赴县气象局了解情况,在老孙身亡的那天下午,气象局的确开展了防雹作业,而发射方位,就正对着老孙所在地上空的对流云。

防雹作业与增雨作业不一样,使用的是部队退役下来的高射炮,击发的炮弹,弹体与防空炮弹一样,只是弹头部分装药成分不同。防雹炮弹击发时,速度快,弹药用量大,一次作业发射十多发、几十发是常有的事,用弹量越大,消雹效果越明显。

在Y县的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的农业基地,一般都配有防雹高射炮。警察又前往防雹炮弹生产厂家进行调查,证实在火化炉里炸响的炮弹就是该厂生产的,厂家也做出解释:防雹炮弹确实有极小的哑弹率。

案件一下真相大白。破案后,老孙的家人找到防雹炮弹生产厂家和县气象局,最后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赔偿金。多家媒体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县气象局也在当年停止了一切防雹作业工作,对全市气象系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有一次去Y县调研,我跟早已退居二线的老张谈起此事,老张在事故发生时,担任Y县气象局局长,他一直自嘲,自己在当时成了“名人”,一家家的电视台接连过来采访,拦都拦不住,邻市市局想压根本压不下来,领导焦头烂额。

本来提拔有望的老张,因为这起事故,原地踏步十多年,快到退休也没等到副处的任命,退休前,职级并行,才得到了副处待遇。

为了彻底杜绝防雹弹哑弹事故发生,邻市气象部门痛定思痛,经过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射界图,并硬性规定:任何作业必须严格在射界可以允许的范围内,发射增雨火箭弹及防雹炮弹的方向、区域,必须远离人员密集区。

这项工作被评为了当年的创新工作,并在全省进行推广。

4

听完老同志们讲的各类“人影”作业事故后,每次开展作业时,我都倍加小心,生怕自己身边也发生这样的事情。

可越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2017年,本市入春后依然降水稀少,春旱形势十分严峻。5月,市气象台预报将有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部分地区的降雨量能突破20毫米,达到气象标准的透雨量级,能极大缓解旱情。

市局高度重视,一道道通知与命令接连下达:做好弹药储备,增雨车辆设备维护,作业人员24小时待岗,只等甘露降临。

县局黄局长第一时间将预报信息告知分管副县长及农口单位领导,顶着森林防火、春耕春播不利局面压力下的副县长听后大喜过望,特意来到G县气象局,说要视察人员、设备准备情况,叮嘱我们要安全作业、及时作业,降雨增雨成功的话,还要为气象局请功。

全局上下备受鼓舞、干劲十足,可连续等了两天,预报中的降雨还是迟迟不到。联系市气象台,市台告知天气系统发生变化,降雨量级和降雨范围可能较预报结论大幅缩小。

副县长及农口单位领导的电话也是一个接一个,询问雨什么时候下?黄局长按着市气象台的最新结论,连忙解释,强颜欢笑,在我们面前不时埋怨:“这市台又乱报,这回脸是丢大了!”

等到了第三天上午,降雨可算来了。

黄局长带队,我们即刻出发,路上,黄局长给副县长再次去电话:“县长,这预报还是准确的,就是晚来了两天,我们已经前往增雨的路上了,多打快打,保证全县降雨都超过10毫米——好,好,保证完成任务。”

到达作业点后,同事立刻向市人影中心申请作业空域,可市里空域却迟迟批不下来,一会说电话打不通,一会又回复有飞机飞行,眼看着雨越下越小,我们只能干着急,黄局长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市台乱报,市人影中心又搞不定空域,什么玩意啊!”

焦急的等待2个小时后,人影中心终于回电:空域已批复下来,可以开始作业。

而此时,天边早已露出了鱼肚白,雨点淅淅沥沥没有几滴。

我问向黄局长怎么办,是收拾收拾回单位,还是继续作业?他一脸无奈:少打几枚吧,意思意思吧。

我与同事按照操作流程一口气发射了6枚增雨火箭弹,发射到最后一枚时,听见声音明显感觉不对——往日“轰轰”的轰鸣声,变成了“哧溜哧溜”的声音。

黄局长与我们正要下车查看情况,一个眼尖的同事大喊:“火箭弹掉下来了!”

只见在我们正前方200米左右的地方,火箭弹冒着火焰,自由落体般下落,一声闷响后直插入地。我与同事庆幸着谁也没砸到,赶紧跑过去查看情况。

火箭弹掉落的地点,四周的草已被点燃,猛烈地燃烧起来。黄局长紧张地指挥大家用土掩、用衣服扑,带头脱掉上衣,甩打向起火区域。大家手忙脚乱一阵忙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火扑灭,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黑灰与泥土。

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庆幸,幸好刚刚降完雨,火才不会那么大。这也得感谢市里空域一直没批不下来。

“这要在刚降雨时掉下来,今天咱就全完了,这么大的责任可担不起,找谁说理去。”黄局长既高兴又失落,大家一个劲地说“是”。

在过火后漆黑的地里,我与同事挖了10多分钟,将火箭弹挖出来扔到车上,拍照想作为上报市局材料时,被黄局长拦下了。他让我删掉照片,并命令大家:“今天掉火箭弹着火的事,谁都不能说。”

回去的路上,天空已经开始放晴,值班室传来消息,全县各站点降雨量平均5毫米都不到。黄局长默不做声,看着车窗外,深深地叹了口气。

车内,那枚掉落火箭弹烧焦的气味,一直弥漫在每个人都鼻孔处。

5

亲身经历这次“人影”作业事故的一年后,又有一次关于“人影”的舆论压力,成为2018年上半年G县气象局的梦魇。

G县所处的位置为半干旱季风区,连年干旱已成为常态,每年春季的农事关键期,都会被高温干旱侵扰。当地还有一句出了名的谚语:“G县G县,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洪水泛滥。”

2018年,G县春旱再次来临。

这次春旱不同以往,是当地有气象资料以来历史第二旱。万顷良田,迟迟不能播种。我们按照以往的工作方式,只要有降雨过程,就前去增雨,但降雨过程每次都是来匆匆去匆匆,有效降雨过程一直未出现。

干旱一直持续,县局派出工作组前往旱情严重的A镇进行调研,实地查看农作物长势。

到达A镇后,我们就在镇周边开车转悠,想在农田中找一个老伯了解下情况,拍照进行抗旱气象服务宣传。

可黄秃秃的农田里,压根找不到农忙的人。我想了一个主意,直接去农户家里——今年扶贫工作也是重点,多拍些照片,证明抗旱气象服务与扶贫调研一起开展了。

黄局长听后点了点头。

进到一农户家后,黄局长进去与一位大娘攀谈,我拿着相机咔咔地拍照,当得知我们是气象局的后,大娘当场就发飙了。

“你们气象局能不能干点人事啊?老天这么旱,好不容易下次雨,你们就拉着炮车轰轰地打没了,国家养你们这些废物干什么?”

“大娘,我们这个增雨作业是有科学依据的。”黄局长连忙解释。

“科学个屁!今年旱成这样全是你们弄的!预报预报报不准,还天天消雨,老头子,快去告诉村长,说气象局的来了,让他带大伙过来评评理!”

我们一看形式不妙,立刻灰溜溜地跑了。大家只是认为这家农户由于干旱损失重,把气撒在我们头上了,谁也没有当回事。


半个月后,县宣传部联系县气象局,告知我们,现在人工增雨作业工作在G县舆情很不好,广大群众都认为是由于增雨导致的干旱,让气象部门提交一份“人工增雨作业有利于降雨增加”的报告,同时做一期 “人工增雨作业科普宣传专栏”,减少专业术语,必须让老百姓看得懂。

为了防止邻县气象局同仁挨打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我与同事连夜加班,把人工增雨科普文章写好,并让黄局长审批,修改几次后,经宣传部再次审核,通过县气象局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

平日里,我们的消息阅读量只有几十个,这次通过宣传部的多渠道转发,这篇科普文章的浏览量竟然节节攀升,达到了一万余次的浏览量。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很开心,以为这次科普宣传出奇的成功。

随着浏览量的攀升,留言数也逐渐多了起来,但所有人的口径都出奇的一致——对县气象局一顿臭骂,说人工增雨就是消雨,气象局就是本县干旱的“主谋”。

我们将留言情况向宣传部反馈,宣传部让我们再接再厉,再做一期科普宣传文章——但影响与效果与第一篇一样,被干旱折磨的老百姓,将愤怒的情绪一股脑全部发泻到了公众号的留言板里。

最后,黄局长不得不亲自出面去政府,向分管县长汇报情况,并将此事汇报给了市气象局。

为了消除不利影响,防止此事愈演愈烈,上级做出决定:G县气象局停止一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什么时间恢复作业,另行通知。

大家得知上级决定后莫名地轻松:终于不用冒着危险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以舒舒服服的睡几个懒觉啦。

而黄局长却一脸忧愁,我知道他在愁什么——停止作业后,万一后期降雨过程多了,降雨量上去了,G县气象局以后还拿什么跟政府请功?还怎么向地方财政要人影作业经费?

最为关键的是——人工增雨作业到底是增雨还是消雨,肯定怎么也解释不清了。

人间书系又一力作

《深蓝的故事》现已发售

民警深蓝的亲历故事集

19个真实案件,19种非典型“坏人”

点击购买

编辑 | 许智博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thelivings@vip.163.com,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千字500元-1000元的稿酬。

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微信公众号:人间theLivings (ID:thelivings)

人间theLivings,只为真的好故事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