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李为要财富自由

未来没什么铁饭碗了

李为要财富自由  · 简书  ·  · 2021-04-20 18:42

这是公众号【李为要财富自由】的第47篇短文,本文写于2020年12月18日, 原文链接

创造价值,财富自由,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未来没有什么铁饭碗了, 很残酷,但这是事实。

昨天写了关于社区团购的文章: 我也觉得,科技创新比几捆白菜更激动人心

网上很多人对社区团购抗议的点是,如果它的模式做大之后,很多卖菜的小贩就会失业了,他们大多是弱势群体,已经卖了一辈子菜了。

其实,就算社区团购模式最后没做成,以后无人超市普及了,更好的供应链带来更新鲜的菜品和更低的价格,还有更便捷的支付,卖菜小贩的生意也会受到冲击。

卖菜,只是千万个不再稳定的职业中的一个。

流水线上的工人被自动化的机器取代了。

司机抗议自动驾驶会让他们以后都丢掉工作。

甚至是“永不失业”的厨师,也面临着一些标准化更高的餐厅慢慢开始提高机器使用比例的风险了。

这真不是针对谁,只是因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压一切。

抗议也没用,因为时代已经按下了静音键。

一百年前汽车刚出现时,马车司机也抗议过,后来呢?

人类始终是朝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的。

那,为什么之前有铁饭碗,而未来可能很少了呢?

因为发展速度不同了 ,科技创新使职业的变化不再是按几十年上百年的周期来计算,而是变成了几年甚至几个月的短周期。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保持学习,做积累

2、拥抱变化,敢尝试

一、保持学习,做积累

学习是一切的基础, 有好的学习能力和一身本事的人,是不会怕被淘汰的。

这是一个很幸福的时代,看书、看视频、听音频, 到处都有各种能满足你学习要求的资源,大多都还是免费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随着ETC在各地的推广,很多高速收费站都被取代,一位曾经在收费站工作多年大姐哭诉,说她来的时候很年轻,现在36岁了,工作不好找,学东西也不行。

看起来挺可怜的,但的确“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才36岁,还是那么年轻的年纪,应该正是身体和精力都很旺盛的时候,却哭诉自己学东西不行,这难道不是找借口吗?

感觉我说得挺狠的,但其实可以更狠一点,未来社会淘汰的,就是那些不学习的人。

二、拥抱变化,敢尝试

变化既是困难, 也是机遇。

虽然很多职业会不如之前稳定了, 但同样也会出现很多新的机会。

就拿社区团购来说,它的模式是由一位团长组织社区的街坊领居们在app上团购商品,然后第二天由团长负责把商品分发给大家,团长因此会得到一定比例的提成。

所以最近涌现出了一批团长,有的是副业兼职,一个月提成上万的不少。

更有厉害的,全职做,靠着自己的人脉,在高峰期一天赚了八万多。

因为变化快,所以 提前搞懂游戏规则并付出行动 的人能享受到一波红利。

马云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拥抱变化、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发现机遇。

大胆尝试、做出真正的行动,才能把机遇变成自己的收益。

最后的话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 未来没有太多职业是铁饭碗了。

这听起来可能让人比较焦虑, 但这是事实,同时也是机会。

我们要做的就是, 无论什么年纪,都保持学习,做好积累。

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 ,发现身边的新机会。

并且,在发现机会后, 大胆尝试,付出行动。

这篇文章看起来比较鸡汤,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明白 未来不再是学点东西用一辈子就行了 这个道理。

民间流行的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那些遭受了一些挫折的人,可能是因为自己在某些地方没有做得更好。

这句话其实还有下半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人是感性的,人性是温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和苦衷,人与人之间也会互相理解。

当一个岗位和行业面临社会的淘汰时,可能会有很多其他人帮你一起抵抗。

最终淘汰的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最好的,还是自己 看清趋势,及时寻变 ,不要螳臂当车。

学习和变化,没有那么容易,但今后你可能不得不这样做。

毕竟,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获得多少取决于你付出了多少。

我们,都不要去当那个“可怜之人”。

共勉。


推荐阅读

我也觉得,科技创新比几捆白菜更激动人心

马斯克要成世界首富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