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maya
个人原创文学类公众号:玩玻璃球的荒原狼
今天看啥  ›  专栏  ›  maya

在德国当消费者

maya  · 豆瓣  ·  · 2018-03-19 01:02

应景之作。分享一点生活体验。因为太多年没回国,不知道是不是有些情况 已经跟国内已经差不多了。(如果是,请纯当日记看。)顺便推送点法律小常识。

想让更多人看见这篇文章的朋友,请点“喜欢”和“推荐 ”,另外,也有很多文章没有发在豆瓣,在个人公众号里。爱看的朋友 请按个人喜好 关注微信公众号 “玩玻璃球的荒原狼” 并转发。我准备在公众号里连载第一篇原创小说。关注得越多我越有动力继续更新。多谢大家了!


德国3月14日晚,国内已经是3.15凌晨了。今天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理论上是所有人的节日。

今天这篇推送就讲讲我在德国的消费体验吧。其中也包含一些我个人维权的经验,顺带推送一些法律小常识给大家。我尽量客观描述,希望大家不要以为我出了国就把自己当二鬼子了。

(我不仅有颗中国心,还有颗中国胃呐。。。)

先讲个眼前的小事。

今天出去配了一副眼镜框。之前镜片是斥巨资买的,比较舍不得。所以希望只换框。换框比换片难,因为只能选择恰好或比原框小一些的。我脸大,镜框过小的话,看起来特别像功夫熊猫。

这一次我非常幸运。在导购姐姐的帮助下,竟然选到了跟自己原先镜片卡得严丝合缝的一副框。而且是我喜欢的棕红色,很显脸白。

一开始把选中的这副框拿给导购姐姐时,她比量了一下,说:“这个比你原先的眼镜框大,不合适。”

我心里略略沮丧。想跟她说:你就不能试试啊…… 又一想,专业人士最忌讳别人质疑她的专业。于是憋回去了。没说。

她开始帮我选框。找的都是特别宽松的,还跟我解释:“你脸宽,不能戴太窄的镜框。你看你的太阳穴,都被眼镜框压得陷进去了。这样很不舒服。”

我不好意思的回应:“啊是啊,我这两年胖了不少……”人家突然抬头看我一眼,说:“不用解释这些。”我才恍然大悟:人家比我还胖。在她面前提胖是不是有点不太懂事儿……

后来看她孔武有力,粗中有细,掰镜片放镜片的动作异常娴熟,而且帮我选的几个框又舒适,又是符合我口味的棕色系,于是由衷地拍马屁说:“你真专业啊”。

就这一句话,她好像突然打了鸡血,一定要把最好的服务给我。选镜框更加认真起来。

在这愉悦的气氛里,我再次提起最开始心仪的镜框。她拿起来又看看,说:“够呛,不过既然你喜欢,我们就试试。”

不知道她拿到柜台后面怎样地捣鼓了一番,拿回来我一看,嘿,就跟原装一样。真是运气了我。之后她又不厌其烦地给我调镜腿,想办法把镜腿掰到最舒适、最合适我的角度。

因为之前跟她说了我配眼镜框是为了找工作面试。结完账临走的时候,她还祝我面试顺利。

大家可以看出来,这次购物经历很愉快。当然,“拍马屁”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我不说那句甜话,她可能会给我基本的标准的服务,也不赖,而且她帮我选的几个框比我自己选的还要便宜十几欧;但因为说了那句“你真专业”,我就得到了超标准的服务。(嘿嘿,小人得志脸)

补充一点,是朋友提醒我的。一般的,德国的商家如果不能满足你的购物需求,还会推荐你去别的商店购买。

眼前的事情说完,想再说说我跟保险公司的一次纠纷。

在德国,法律规定每个人都必须不间断地有医疗保险。30岁之前,公立保险相对便宜,保障又全面,我就用的公保。后来到岁数了,因为继续公保比较贵,就想改私保。原先的保险公司只是给我寄来了信,让我在新的公保合同上签字。没有打电话解释说明。我也没仔细看信,没理他们 —— 这里提醒大家,这是不对的!在德国或想去德国留学、工作的小伙伴们,千万记住我的教训,一定要重视别人给你写的信。否则,后果可能很严重。

我这一次,就因为没回应,到期又收到该保险公司的一封信。信中说我已经与他们签了新的公立保险合同。保险费每个月150多欧。

我赶紧给自己在另一家公司买了一份私保,每月才45欧。

一个月以后,保险公司打电话问我:“你为什么不交保险费?”我说:“什么保险费,我没签字啊。而且,也没使用你们的保险。”

电话那边说:“你没看我给你寄的信上说了吗,如果你到期不递交新的保险证明给我们,又不签字,就等于默认在我们这儿延续公立保险了。”

我撂下电话,赶紧把自己新的保险证明 Email给他们。那边回 Email说,不行。你这保险和之前到期的保险之间有间隔,不算数。你还是相当于在我们这儿签新合同了。

我确实不懂德国保险法。可咱好歹也学了这么多年法律,懂基本原则啊。于是我回信说:你们别拿法律压我,我也是学法律的。合同要签字的吧。保险合同也得符合合同自由的原则啊。只要一方没签字,合同就不能成立啊。而且保险合同是格式合同格式合同具体条款由双方当事人中一方拟定。另一方只能选择签字或者不签,而一般不能就具体条款与对方进行磋商),对于这种合同,法律要求拟定一方要向被动接受的一方就重大合同条款进行提醒、说明的。我又是外国人,德语不好(这是我经常使用的理由),你们怎么也应该当面或者至少在电话里与我确认一下吧。

保险公司那边没有善罢甘休,换了一个法务来与我理论。他搬出来社会法里“在德国居留的人必须无间隔享有保险”的条款,我回复他说,的确,我的两份保险之间隔了几天,但是这个事情的性质是,我对国家的义务没有履行。如果有什么处罚,德国政府或者外国人管理局自然会找我。(其实,这点间隔并没有人在意。)你们保险公司,有什么资格替国家来要账?

经过几次交涉,他们再也没联系我。但也没有松口。

过了一年半左右,我突然收到一封厚厚的信,其中夹着一张账单,上面说我欠之前的保险公司保险费加滞纳金多达几千欧。那个数字让我心跳加速,血脉喷张—— 我还只是个没挣钱的穷学生啊。这该怎么办?困境能让哑巴说话。一贯打怵打电话的我,赶紧拨通这封信里留下的联络人电话。接通以后,我讲述了自己的情况。并把之前跟他们交涉的全部细节口头复述一遍。电话里的女士耐心听完,跟我说,你等等,我再看看材料。

一周以后,我又收到该保险公司的一封信。信中确认我不再与他们公司有任何债务关系,并且对我表示抱歉。

这次经历和其他的一些我在德国申诉成功的经历都告诉我:在这片土地上,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是被鼓励的。争论,绝不可能让你的处境比之前更差(人不可能因为为自己辩驳而获罪),很多时候还会帮助你切实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反过来,如果你不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那么别人做错了事情,一般也默默占便宜不出声,不太可能良心发现主动补偿你。

除了上面的两个例子以外,其他的关于德国对消费者保护程度较高的事例大家或许也有所耳闻。

比如,我曾经在超市里不小心打碎一瓶酸奶和一盒鸡蛋(我也真够笨手笨脚的),本来想着买下它们。结果到了柜台结账时,收银员直接把我手里打坏的东西扔了,让我再去选一个。我还想着不能给祖国人民丢脸,主动承认是我的责任。

收银员跟我说,这不是谁的责任。这种事情是避免不了的

再比如,我在德国亚马逊上购买了一个体重秤,没用几天坏了。写信问商家,如果换货是不是要他们出邮费(德国邮费比较贵)。他们说,不用了,坏称你自己扔了吧。再给你寄一个好的。

这件事让我惊异的地方在于,他们竟然不检查,不看是谁的责任,而选择相信我单方面的陈述。

从最后这两个小例子可以看出,德国消费者保护程度较高是建立在买卖双方互信的基础上的。法律规定相对完备和大家比较愿意尊重法律是基础。另一方面,假设大部分买方都比较鸡贼,利用法律的保护,反过来欺诈商家,商家还选择相信,那么,买卖就没法做了。一定会赔光。如此,一个良好的消费者保护体系也难以建立。

所以,高标准的消费者保护,也建立在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之上。

当然,德国也有很多地方不够人性化,不如国内的服务到位。

比如,当劳动者权益和消费者权益发生冲突时,有些时候劳动者权益受到更高的保护。我们放学、下班以后没多久,商店也关门——一般是晚上八点,个别超市营业到晚上十点——这真的很坑人。经常是晚上饿了,家里没存货就得忍着。这顺带又暴露了一个问题:外卖行业非常不发达。周日和其他法定假日除了餐馆和机场、火车站内的商店以外,所有商店不开门。——如果忘买东西,就只能出去吃。最可恨的是德国铁路,为了提高工人待遇,一年到头的罢工。遇到急事时,依赖公共交通的人只能打车或搭乘替代车辆。本来半小时的车程,你可能要倒来倒去最后花上两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很耽误事儿。

有一次,我急匆匆赶到火车站,看到火车站内墙上贴着罢工工人的字条:

你们都在寒风中等车呢吧。哈哈哈,你们等着吧。我们的屁股可还在热腾腾的被窝中哦!

气不气人?!


欢迎关注成长中的个人原创文字类公众号: 玩玻璃球的荒原狼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喜欢本文,请推荐给你的朋友们!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