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素心绿叶
简书官方《散文随笔》专题副编 借着岁月的白纸,把那些孤独养成一朵花,开在字里行间。 擅长散文,随笔,美文,欢迎约稿。 不得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QQ/微信:1356414661
今天看啥  ›  专栏  ›  素心绿叶

灵隐寺,观照内心

素心绿叶  · 简书  ·  · 2018-07-06 13:07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素心绿叶

灵隐寺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地处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这几年,慢慢喜欢上古刹。

来到灵隐寺门前,一堵黄色的墙上赫然写着“咫尺西天”四个大字,正值午后,阳光洒在上面,分外耀眼。

走进寺院,就像把红尘往事隔绝在了寺门外,我只需带着一颗朴素的心,虔诚着,安静着,步履轻轻。

没有了车辆,高楼,红绿灯,人的心也就不再急躁。走进飞来峰,只见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发着绿光,小池里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我的内心也越发平静无澜。隐隐可以听到寺里播放着《大悲咒》,此时此刻听到也极为应景,声声入了心。

行走在古刹,人们像商量好了似得,压低着声音,连笑都尽量做到不出声。遇见穿长衫的僧人,好像从另一个朝代走来,与我们大大不同。他从我身边而过,我回过头去望,那背影轻快自在。入了古刹,穿上长衫,诵经礼佛,看淡红尘,静心修行。

置身红尘中,我们总是被这样或那样的欲望牵扯着,急功近利,心浮气盛,身心不得自在。如果说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人慢下脚步静下心,那一定非山间古刹莫属。不管我们带着一颗怎样的心,它都会包容,聆听,哪怕我们丢失了初心,它也可以帮助我们照见初心,寻回初心。

灵隐寺香火很旺,游客甚多,人们虔诚地上香许愿。而我不喜跟随人流,也不为烧香许愿,只是喜欢寺院里的这份清静,它可以让我观照自己的内心。

面对尘世纷扰,我也曾有过片刻想要出尘的想法,皈依山中寺院,每日诵经念佛,远离欲望贪念。一闪而过后,却还是热愛俗世里的烟火和人间真情。

我沿着一条古道走去,那些石阶凹凸不平,却形成一朵花的形状,走在上面像走在一朵莲花上,真是妙不可言。

石阶两边是种植的花草,而最吸引我的却是花草中立着牌子上的标语。一块牌子上写着:“一草一木皆有佛性,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当相互尊重。”细思量,世间万物皆有它存在的空间,一朵花,一株草,一片云,一棵树,它们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美好,而我们人类却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给到它们,想来是多么愚蠢。

继续前行,另一处牌子上写着:“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况。”虽然,我们都知道万事随缘,该放下时就放下,但是道理都懂,能坦然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往往越是不得就越想得,越想放下就越难放下,才会生出诸多烦恼来,使身心不得自在。

我一路走,一路感慨,像是得到点化般开了悟,心境一下子豁然开朗。想必,这才是我这几年慢慢喜欢上古刹的原因,平时愛钻牛角尖的事在这里会一点点想通。

途中,偶遇了一只白色的猫,它躲在花丛中看着我,我也看着它,但我并不想上前惊扰它,我从另一处路饶过去。有时候,能够相遇就已是缘分,没必要去惊扰。也和一只黑色的蝴蝶扑面相逢,它停落在石阶上,有行人经过,它亦无惧无畏,真是一只有灵性的蝴蝶。其实,人与万物本应可以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平相处,只不过人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我猜想这只猫和蝴蝶也同我一样,只是喜欢寺院的清静,行走驻足后,终是要回到红尘中。

我先前总以为红尘与佛法只是一道寺门之隔,其实只不过是人内心的一念之隔。只要心静下来,在哪里都是修行。在西湖,赏一池荷开叶田田;在路上,听一曲禅房花木深;在夜晚,看一场夏日的星空;在深夜,写一篇行云流水的文章。但凡能够让心得到安宁的都是修行。

白落梅说:“凡人的修行,于一粥一饭,一行一坐中。雅士的修行,于一琴一鹤,一草一木间。道家的修行,自然守静,修身养性。僧客的修行,回归本真,澄澈清静。”

我亦是这世间的寻常女子,热愛生活里的一粥一饭一菜,也热愛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叶,喜欢生活中的烟火红尘,也喜欢山林中的古寺禅院。

入世越久,心上的尘埃也越多。这几年慢慢喜欢上古刹,懂得寻求内心的那份平静。

踏出灵隐寺,我在自己的心湖上种植了一朵莲,把落在心底的那些尘埃当做淤泥,照见内心。

90天训练营第三期 第7篇

齐悦梦想社群 第7篇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