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思予在写作

《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

思予在写作  · 简书  ·  · 2018-09-24 21:45

如果说,以前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温饱问题,那么,今天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而心智不成熟又是心理问题中最大的问题。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这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心智的成熟就是个人精神世界的进化模式。我们的肉体可能随着生命周期而改变,但人的心灵却可以始终生长发育下去,其能力可以与日俱增,直到死亡为止。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我们却习惯于保持原状,热衷于使用陈旧的地图与陈旧的方法;我们习惯于走平坦的道路,害怕道路上荆棘遍布。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智成熟?我们应该怎样走向心智成熟的道路?如果你是一个渴望成熟的,一个因拒绝成熟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人,相信你一定会在这本书中找得到答案。

本书作者斯科特派克,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它帮助千千万万痛苦的人走出口困境。在没有做任何宣传,仅凭口耳相传,就达到了3000万册的销量。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一直停驻20年。《华盛顿邮报》的书评说:“这本书是出自上帝之手。”派克在书中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心智成熟,教会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仿佛是一把钥匙,作者用它为我们打开了心理学的大门。当我们在读这本书时,时常能够把自己或者把身边的人“对号入座”,这让阅读本身提高了很大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01自律,可以解决人生问题。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 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为了做到自律,斯科特·派克提出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大量接地气的案例,会让读者对人人都有的“拖延症”有全新的认识,为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找到方法论,为受过打击而变得偏执冷漠的人找到心理依据……并能在阅读过程中,给自己做个小小的诊断。心理学的解读,仿佛为我们拔开了眼前的迷雾,让我们看到了现象后面的本质,心里顿觉豁然开朗。

02爱,能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

面对问题已经不轻松了,而要解决问题,实现自律就更加痛苦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既然如此人为什么还能自律呢?斯科特·派克道出原因:爱是自律的原动力。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观点——坠入情网不是爱!原因是恋爱中的人们都沉浸在一种自我营造的完美幻觉当中。这无疑对爱情至上的人来说,是个打击。但同时作者也强调了坠入情网的重要意义,它可以让人们敢于承诺,并在未来走入婚姻殿堂时,为了这个承诺去努力获得真正的爱。所以,婚姻也许真是爱情的坟墓,但它却是爱的开始——是人们回归理性后相互扶持,共度余生的美好契机。斯科特·派克强调“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毛病,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03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如果说这本书什么地方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那么必然是作者关于信任的剖析。“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就属于信仰的范畴。”诚如作者所言:“通常,我们对信仰的定义过于狭隘。我们认为,拥有某种信仰,就意味着要相信神灵,加入某个信徒组织,举行某种宗教仪式。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去教堂,也不相信超自然的神灵,我们就会认为他没有信仰。”所以,今后不要再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了,只要能在生活的磨砺下不断学习,突破自我界限,树立起来的正确经验和认知,就是最适合我们的信仰。这与是否相信某种宗教无关。

04恩典,是上帝的馈赠。

这一部分非常有趣,因为斯科特·派克讲了很多神奇的事情,自己的,以及患者的。这些奇迹的体验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人类的局限性,并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生存的世界心生敬畏。《少有人走的路》的最后两部分非常重要,虽然它们是由探讨爱而延伸出来的部分,但斯科特·派克在这两部分不断提示我们,要切忌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深彻的剖析了人们在心智成熟道路上的最大阻碍——懒惰。为了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邪恶,人们必将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走向心智成熟之路,而这也许就是书名叫《少有人走的路》的原因吧。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