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当下宁静

王延平 || 人生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下)

当下宁静  · 简书  ·  · 2018-10-27 13:07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一生的发展是连续一生的渐进发展进程,先前的各阶段发展得好与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阶段。

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埃里克森关于人生心理发展的后四个阶段分别是:

5.青春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的统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该阶段的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包括社会与个人的统合、个人的主体方面与客体方面的整合、自己的历史任务的认识与个人愿望的统合,等等。如果在这一阶段不能建立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淆和消极的同一性。

同一性的形成是个终生过程,之所以会在青春期出现危机,是因为青春期身体的急剧变化使青少年急切地要认识自己,急切地想了解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

随着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青年就具备了忠诚的品质,否则会在人格中留下不确定感。

6.成年早期(18-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该阶段的发展危机是亲密感和孤独感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只有建立起良好同一性的青年,才敢于担当起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敢于付出爱、接受爱。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需要自我牺牲或损失。

如果一个人在此阶段形成的友爱亲密胜过孤僻疏离,就会形成爱的品质。

7.成年后期(25-6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该阶段的发展危机是繁衍(爱、关怀)和停滞(颓废)的冲突。这一阶段的男女已建立了家庭,他们的兴趣开始扩展到下一代,生儿育女。所谓“繁衍”具有广泛的意义,不仅指对下一代的照料,而且指通过工作创造事物和思想。

如果一个人的繁殖感高于停滞感,那么在其人格中就形成关心的品质。具有这一品质的人,能自觉自愿地关心他人的疾苦和需要,能给他人以温暖和爱。反之,则形成自私的品质。

8.老年期(65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能“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一生的发展是连续一生的渐进发展进程,先前的各阶段发展得好与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阶段。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则指出:人生的各个阶段,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只有放弃过去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顺利进入人生下一阶段,否则只能止步不前。为此,我们在进入人生新的发展阶段后,应学着放弃前面不合时宜的观念,站在心理发展的新高度,不断培养自己的信任感、主动感、勤奋感、亲密感等,最终至年老时,能获得完善感,获得智慧的品质。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