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天边游离的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天边游离的云

担当

天边游离的云  · 简书  ·  · 2020-12-24 10:29

父亲弟兄两个,叔叔是个遗腹子,所以出生后不知道父爱为何物。在那个政治色彩鲜明的年代,孤儿寡母倍受欺凌,家里没有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为其遮风挡雨,所以叔叔的性格一直很懦弱。

长兄如父,为了让叔叔能够立足,父亲决定让叔叔学一门手艺。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学建筑,俗称泥水匠。这还需要拜师。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傅徒弟有几十个,父亲就去找他。可是人家不愿意收我叔叔,父亲就一趟一趟跑。这位师傅家孩子很多,日子过得很拮据。粮食常常不够吃,有时候烧的柴火也没有。父亲就把我们家的粗粮给他们送过去一些,劈好的上好劈柴让他们拉去,只要他愿意收下这个徒弟。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位师傅终于点头答应。

男大当婚,到了结婚年龄的叔叔因为成分问题婚事被搁浅了,这也成了奶奶的一块心病。父亲一直都没有放弃为叔叔成家的希望。后来家里开了诊所,日子慢慢好起来,姐姐们也大了。父亲明确表示:叔叔没有成家之前,姐姐们谁也不许订婚。然后他千方百计打听哪有媒茬,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倾注百分之百的努力。终于,几里外的一个村庄有个新寡的妇人,听说准备再嫁。父亲马不停蹄地托熟人说和,从来不向人低头的父亲不知道好话说了几箩筐,香烟递了多少次。媒人感动于父亲的诚心,天底下只有做父母为儿女掏心掏肺,哪有当哥哥的这样跑前跑后?女方父母也觉得父亲靠谱,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叔叔从此人生圆满了,奶奶心上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叔叔结婚后,我们并没有立刻分家。直到他们的两个女儿长到六七岁。在农村,如果没有儿子就会受人白眼,叔叔本就结婚晚,为此,他想抱养一个男孩儿。那时候抱养孩子还不是特别困难,有的家庭孩子多,养不起,情愿给孩子找个好人家。父亲又开始留心哪有向外送孩子的。苍天不负有心人,有人提供信息,几十里外有户人家,家里已有三个儿子了,如今又怀孕不想要了。当时正是冬天,刚下过一场雪,地面上全是冰渣子。父亲套上我家的大骡子,放一床被子,装一篓子攒了多日舍不得吃的鸡蛋,又花几百块钱买了礼物,披上大棉衣,叫上托底的熟人,一起赶往外地。

回来时,从来没带过孩子的父亲为了让这个出生几天的婴儿取暖,解开大衣,让他紧紧贴着自己的身体。车轱辘碾在厚厚的冰块上,咯吱咯吱响。大骡子一走一滑,回到家蹄子都掰了。父亲既心疼又欣慰。

我们姐弟五个,叔叔家三个,加上奶奶,一家十三口人,这可是“大户”人家。人多事多,花销大,如何让一个家庭正常运转,父亲心里有数。他让叔叔在外挣钱,他在家边开诊所边主持家政,普通日子也过得顺风顺水。可是时间长了,婶子心里不平衡,加之外人撺掇,她觉得太吃亏。家庭开始出现摩擦。

父亲觉察后,托人给叔叔捎信。以前分家都要叫上大舅子和本院执事的人当个见证,父亲谁也没叫,也不让女人参与,背地里和叔叔一搁磨,叔叔占大头,我家占小头,粮食一分为二,家就分开了。唯一的一座大瓦房留给了叔叔,父亲领着我们几口搬离了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借助在原来生产队闲置的几间旧屋子里。母亲为此几度落泪,奋斗了几十年还是没有自己的家。请不要嘲笑她没有肚量,当初为了建一座大瓦房,父母随同请来的劳力们没日没夜的干。我清晰地记得,为了让工人多干活,晚饭后再加班,母亲负责做饭,那时还没有工钱一说,只管好饭。母亲就擀面条,炸丸子,都是一些壮劳力,母亲一次要擀三四大剂面,胳膊疼得直不起来。

三间新房子建起来了,宽敞明亮。东间让奶奶居住,西间留给了叔叔,父母一天都没住过。他们依然住在三间低矮的厢房里,其中外侧一间还养着牛。叔叔订亲时,女方指定要这三间大瓦房。父亲没有食言。


叔叔三个孩子,正赶上计划生育。那时候可以牵牲口,罚款。叔叔家的牛被驻队干部牵走了,吓得叔叔一路小跑去找父亲。父亲打听到主抓本村计划生育的乡干部是他同学,就蹲在路边守候。干部的车一到,父亲就连忙迎上去,说明关系。这位同学迟疑了一下,算是放了一码。要不然,人被抓走,牲口没收,这是一个家庭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奶奶临终前交代父亲,无论何时都不能弃叔叔不顾。父亲何时放下过?叔叔六十岁时得了偏瘫,父亲不遗余力地去救治他,他亲自用药碾子把那些贵重的中药碾成粉末,用蜂蜜制成药丸,以便服用。各门另住,父亲从来没有提过钱,眼看叔叔病情好转,可是中间因为监护不利,摔到两次。最终还是走了……那天是清明节前夕,父亲扶棺痛哭,他为没有挽救住弟弟而内疚,为失去手足而痛心!

父亲以一个长兄的责任和担当,默默的履行着自己应尽的责任,无怨无悔。他是亲人们坚实的依靠,他在,我们心里踏实。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