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东丰林波

2018年12月6日

东丰林波  · 简书  ·  · 2018-12-06 21:16

早課抄了俄羅斯詩人瓦列里勃留索夫的詩歌《爲自己題詞》。常常會看到偉人或名人的題詞,而且這種題詞通常都會被拓刻在碑石上。幾乎没有哪個人會爲自己的題詞的,但我小的時候讀臧克家那首著名的《有的人》時,就覺得拓刻在碑石的題詞终有一天會被歲月的流痕磨滅了的。所以在我看來,給别人題詞,或被别人題詞,都是非常不靠譜的。

托尔斯泰曾説:“人好比河流:所有河裡的水都一樣,到處的水都一樣。可是每一條河裡的水都是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地方宽闊;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缓;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渾濁;有的地方冰凉,有的地方温暖。人也是這樣。”在這首《爲自己題詞》的小詩裡,詩人不就是想讓自己的人生流淌成爲“一條彎曲的河流”吗?“河流”,在詩人的眼裡,代表着自由、年輕,不爲行路的艰辛而沮喪,反而是以“體驗”的態度去接納一切。

每一周都过得飛快,臨近期末,這種感覺越發强烈了。有很多事情總是難遂心願的,開始時的想法是好的,預設的結果盡是理想化的。但往往會事與願違,一件事情做到後來的结果通常會大違初衷的。或許是我过高估計了自己的能量,或許是我过高估計了學生們的熱情,或許是我低估了應試带來的負面效應。讀名著、背名篇的效果並不是很好,讀、思、寫的想法常常會跟現實發生衝突。當語文教學與語文學習跟考試或分数正面交鋒時,敗下陣來的一定是閱讀與寫作。但無論如何,我還是相信語文學習的要義是“閱讀”與“表達”,而這個表達中既包括口頭表達,也包括書面表達,而我們現在的學生所欠缺的恰恰就是這两方面的素餋和能力。《論語》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有些事情堅持做了,最終不一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但不堅持去做,一定不會有好的結果。

降温了,有點冬天的樣子了,至少在户外時要装棉衣、棉鞋了。從前天下午開始,就覺得風向有了變化,戴着帽子,圍着圍脖,也會感到朔風凛冽。今天下午騎單車上班時,圍得很嚴實,但被冷風一吹,竟會流下淚來。俗話説:“迎風流眼淚,撒尿泚脚背。”這是説人老了的一種狀態。而這個不太寒冷的冬天,在持續了一段“暖冬”的狀態之後,突如其來的一股寒潮,讓我終於體會到了“迎風流眼淚”的老態龍鍾。

好多年前,讀过一篇朱蘇進的中篇小説《在絶望中誔生》,二十多年前,喜歡讀蘇派作家羣的作品,除了朱蘇進之外,還有蘇童、格非、葉兆言,除了他們講故事的方式之外,最讓我心動的還有發生這些故事的那些江南小鎮。

《原來你還在這裡》已經大結局了,皆大歡喜,有情人終成眷属。中國人的傳統是喜歡這種大轉圓的結局的,我也不例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