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安安_81c5

跟着《论语》学家庭教育2

安安_81c5  · 简书  ·  · 2020-07-09 23:45

一个人内在动力的三大支柱

无条件的爱

一个人内在的力量来源于爱。无条件的爱带给我们信任、尊重和安全感。

孩子想去看电影,你说,你数学考到100分,我就去看电影。你觉得这是无条件的爱吗?这种不是爱只是交换,只能让孩子缺失了价值感。

真正的爱是温柔而且有边界;真正的爱不是你是我非的对立关系。


价值感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价值感和归属感。 人,作为生命的个体,只有在团队中,在集体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小孩子让他在家里帮忙、做家务,在学校里劳动,为大家做事情,他的价值感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他会有被需要的感觉,有存在感和归属感。

同样,在单位里,一个人,如果不给你安排岗位,哪怕月月开工资,就让你无所事事,他在这个集体中也会因缺少归属感而显得形单影只。

一个人能力越强,价值感越高,自尊水平就越高。

日常生活中如何提升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呢。答案是,做好情感引导,也就是,在人做对事的时候,给予二级反馈。发现孩子亮点,提出表扬,并说明为什么表扬。

相反,如果习惯性的打击,只能降低对方的自尊水平,人的自律水平降低了,就会不学习,玩手机,玩游戏,拖延、磨蹭、懒惰等等。所以,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就是要我们和原始本能对抗,从而提升自己。


终身成长的心态

第三根支柱是每个人都要有成长型的心态。我们常常会有遇到困难和挫折, 固定型心态的人视其为麻烦,成长型心态的人视其为机会。

成长型心态的人遇事从来都从乐观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屡遭贬谪的苏轼,比如今年高考热门话题中的齐桓公和鲍叔。齐桓公的不计前嫌,善用人才;鲍叔举贤的大义和胸怀。这些都提示我们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不给自己设限,要学会用发展的思维审视自己。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