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曹永兵,扶风召公人。西安市北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西安市北城学校曹召公

在细节描写中感受亲情的包容与无私

西安市北城学校曹召公  · 简书  ·  · 2019-11-21 20:34

《背 影》教学设计

西安市北城学校  曹永兵

教学设想:

《背影》是一篇传统的名篇散文,几十年来,被名家解读、被老师们研讨,可以说是上透了,也上滥了。如何在名篇解读上有一丝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呢?我选择从情感的细节出发,去感受作者和父亲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父爱的包容,人情的温暖。

散文本来就是以情为主。抓住情感的主线,情感的文眼,通过解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来让学生体验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珍惜人间亲情,让学生在学会细节描写的同时,心灵也受到洗涤和震感,这才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最大化优化。

本文在备课时,也善于引用资料,对学生也是一个知识拓展,开拓眼界,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让心灵在震撼中也学会思考和梳理。我想这就是我设计这一课最大的收获和初衷!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情感的线索,理解人物形象,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情感目标

感受父子情深,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

二、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情感的线索,理解人物形象,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 感受父子情深,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

三、教法、学法

品读体验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资料导入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

“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怆惶悲戚的神情,我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二)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以下词语所在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体会文章的情感。

祸不单行满院狼藉惨淡赋闲踌躇颓唐

情不能自已琐碎情郁于中大去之期

(三)研读探讨

1、读信: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从这封信里,你读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2、情感细节一: 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下子激起了作者对于父亲的回忆,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作者是在哪里看到的呢?

出示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是一个       的背影,我是从        看出来的。(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回答)

3、情感细节二:

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问题:这是怎样一个父亲?

(这些话含蓄着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

4、情感细节三:

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5、主题探究:

问题:然而这对父子关系好吗?(学生从文中最后一段找出相关描写)

出示材料

揭示文章主题:父爱是期待,感恩和逐渐的理解和体谅以及延续。

(四)拓展提升

你也试着写一个片段,写写你至亲至爱的人的背影。运用我们感人的细节描写。

学生随堂写作,展示片段。

(五)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散文《墙角的父亲》

和《背影》对比阅读,感受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关注细节描写的特点。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