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匠胡姑娘
写字,是因为人会变,也会老。 HUevil(微信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匠胡姑娘

沉下去,深度工作

匠胡姑娘  · 简书  ·  · 2018-09-25 07:42
045
01 深度工作哲学

唐纳德·克努特的个人网页上写着:

“从 1990 年 1 月 1 日起,我成了一个快乐的人,那一天我不再有电子邮箱。”

他开发出严谨的算法分析方法,却饱受电子通讯的困扰。从此以后,他只提供一个邮寄地址。

“我的行政助理会把收到的所有信件分类,挑出她认为重要的。真正紧急的信件,她会第一时间送到我手中,所有其他邮件则会被分批处理,每 3 个月左右处理一次。”克努特说道。

通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就是深度工作哲学。


02 工作之外的16个小时

阿诺德·本内特是一位出生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的英格兰作家。

他在 1910 年出版的自助经典《如何度过一天 24 小时》中建议:

伦敦的白领应该把工作之外的16个小时看做是“一天的中的一天”,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是工作的前奏与尾声。

“在这 16 个小时中,他是自由的;他不是工薪族,他没有赚钱的顾虑;他就如一个有私人收入的人。”

本内特倡导读者利用这段时间去阅读与思考,而不是娱乐化这段时间。

在个人娱乐时间,不要被任一随意的事物吸引,主动思考如何度过“一天中的一天”,才能养成深度工作的能力。


03  五点半后结束工作

“我一般不在五点半后发送邮件!”

本书作者卡尔·纽波特分析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后,惊奇地发现了这个规律。

“7天里,我进行了65 个不同的电子邮件对话。在这 65 组对话中,我在 5 点半后只发送了 5 封电子邮件。”

他把这种坚持叫作固定日程生产力。

因为确定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在某个固定时间后不再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寻找提高产出的策略以达成目标。

他现在快乐地实行固定日程生产力已经有 6 年了,专注于有生产效率的深度工作,是他职业生活中个人努力的重要部分。

专注于固定日程生产力让我们开始用雷霆般的效率安排自己的精力处理工作难题,才能真的做到深度工作。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