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莲生李宗海

《两棵树的守望》第三部01

莲生李宗海  · 简书  ·  · 2019-03-21 03:21

长篇小说连载:(续《两棵树的守望》第二部12)

作者:上校


    一个人的成长会经历很多事情,从识字到读书,从求学到工作生活,读书是一生中始终伴随着生活。读了一些书,也曾被书中的故事、书中的人物感动过,尤其是为小说的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爱情感叹着。记忆中写小说这种事情,从来就没有在脑海中出现过,身边的朋友也都没有自己动手写小说的,似乎写小说是专业作家的事情。

    2016年的夏天,青岛的一位小兄弟李涛博士(螳小螂)送给我一本书签名版的《章鱼兄弟》。他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工科博士,一位有些传奇色彩的青年。我和他相识了十多年,我们都有些共同的爱好,为了自己的理想或梦想,都曾在互联网投资扔过钱,尽管钱打了水漂,但留下了珍贵难忘的记忆。

    投资这事儿,就像一场恋爱,为了自己的所爱付出一段真情,即使最终的结局没有共同走入婚姻的殿堂,仍然会留下些美好的回忆,尤其那段曾经的“铭心刻骨”爱,是难以忘怀的。

    李涛博士(螳小螂)也是一位用情至深的人。他养了两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出生后,他就为了孩子的教育做了准备。他想用给孩子讲故事来陪伴孩子的成长,每天都给孩子编写童话故事,每天都在给孩子讲故事。一天天,一年年,故事从第一个儿子出生讲到了第二个儿子长大。孩子们长大了,李涛博士发现自己已经积累很多的故事草稿,就这样他把给儿子讲的故事编辑成厚厚的一本书《章鱼兄弟》,奉献给更多的小朋友,让更多的小朋友通过这本书来了解神秘浩瀚的海洋。

    2018年是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也有很多故事值得记忆。最难忘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小学同学聚会了。小学同学聚会看起来是一件很普通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个小学同学聚会对于这些同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同学是从小学一年级,一起学习,一起长大,七年的时间都是在同一个班级,就是小说中提到的“老一班”。这些同学不仅仅是同学,很多的同学又都是邻居玩伴,同学的父母又都在一起工作,所以彼此间父一辈、子一辈都是亲近又熟悉。

老一班同学聚会

    那次同学聚会是在8月12日那天,这是一个分别了四十年的聚会。同学们相见格外激动,彼此间熟悉又陌生,从青葱懵懂转眼间到了白发沧桑。感叹之余,有同学问我这些年四处漂泊都做了什么?一时间很难回答几十年间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所以就在班级的微信同学群里写下了这些文字。    为了增加这些故事的趣味性,让大家开心一乐,杜撰了丁肇海与李婉如、肖瑶两姐妹的故事,还有很多身边朋友的浪漫爱情。

爱情永远都是生活的主题。

《两棵树的守望》肖瑶

        当我把丁肇海与李婉如、肖瑶两姐妹的故事,展示给朋友李涛博士后,他提出一些建议,把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改变成第三人称,即是由一个旁观者来叙述这个曲折离奇的故事。

正是这样一个建议,打乱了之前的所有故事的安排。

    事实上,我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这也许是生性如此吧,如果我是一个轻易改变的人,那也许并不是”我”,如果这里叙述的不是”我”,那这样的叙述故事就不会真实,这也会违背最初的初衷。

    一个人,有时会自己和自己打架,自己和自己较劲,这也正是孔子的学说最根本的智慧所解决的问题。孔夫子一生学问的精华,就是“自己不和自己打架!”,古代,也包括现代,学习传统文化,其实都学偏了,越学越和别人较劲,更是和自己打架。

我这里所“较劲”的,是如何看待丁肇海身上发生的一切故事,或是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情来看待。

    讲故事,听故事,有时,我们感觉那就是像戏里的故事,自己就是一个观众,而观众与情节、感情是无关的,然而,所有的故事,都是用心的滴血,都是用眼里的泪,浸泡而成的。

文学上一句“铭心刻骨”的爱,说起来就是一句成语,可是当你真的经历过一场“铭心刻骨”后,你就知道了,什么是“铭心刻骨”,就知道了,有一种痛叫“痛不欲生。”有一种凄凉,叫“无处话凄凉”!

    其实,我很久很久都不读小说了,不想感动,更不愿“被感动”,漂泊浪荡半生,满身的故事和笑话,已经不需要欣赏别人的“情节”了。

本来也不想和同学们讲这些故事,然而,正是今年的毕业四十年聚会,见到从小到大的同学,虽说不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感情,但总是有着不少牵挂或者是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学的一问,才引发了,我想把一个与我们同时代的人,丁肇海的故事,讲述出来,也许能引起“老一班”同学的共鸣吧,毕竟我们在那个年代的也一同经历了很多的风雨,虽没有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但心中的情怀,也会让这份感情,彼此守望!

《两棵树的守望》女生同学

(待续02)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