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晓林子悦
两脚书橱,野生杂食,各种业余,食而不化。杂七杂八乱读书,非高头华章,非学术研究,大抵读后随感。分享自认为的好书,与同好交流。不是知识精英,不是专业书评,经常刷屏,关注谨慎。读书既是爱好,也是志业。基础薄弱,学识浅陋,文多疏漏,惟望积累恒久渐予弥补,请师友多提点赐教。谢谢提出建设性意见,给我机会成长的各位师友。主要方向:历史人文社科艺术,具有知识深度、逻辑严谨、思维周密,平易亲切的非虚构书籍,或有历史文化背景的高品质文学作品。。工作QQ:1204194554。微信号:zjwllinyi。约稿联系。邮件发12
今天看啥  ›  专栏  ›  晓林子悦

书单:解读中国城市化道路存在的“身份”问题

晓林子悦  · 豆瓣  ·  · 2017-12-01 19:24

近期,新闻热点铺天盖地。当我们怀着悲怆与同情的心情,关注北京大批火速撤离、被清理的“低端人口”之时,与此有关的事件也引发我们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虑,尤其是城市人口的身份问题。

以下一些城市化书籍,或许能提供一些解读方式。

1.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简·雅各布斯的这本经典著作不需要多说了。核心主题就是提倡城市多样化,以及老城区、小街段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第十四章《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雅各布斯认为,足够多样化、吸引人以及便利生活条件的贫民区可以逐渐实现非贫民区化。成功的非贫民区化的过程是指由足够多的人愿意呆在这个地方,表现出对这个地方的依赖,而且也是指现实条件能够让他们在这里呆下去。在今天,非贫民区化过程面临的最经常以及最终的打击是——消灭。聚落形成了运转中的生态系统,粗暴的打断,只会让新的聚落重复恶的循环。

2.城市概论

这部集大成的城市理论书籍,总共五个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城市的分化与差异”,包括十篇论著。马尔库塞说:“在理解城市的空间分化时,它的两大特征是至关重要的:收入和权力。”城市的等级差别,基于随意而非刻意特征的差别,允许一些人对其他人使用权力,这就是问题所在,并且是一个正在不断扩大的问题。阿里斯戴尔·罗杰斯说:“为公民身份确定一个清晰的概念正变得越来越难。从对个人之间、国家之间和权利之间关系的关注来看,它已经扩大到包括更多的社会学问题,诸如资源的获取、不平等、一个政治共同体中的成员身份,以及身份认同。”

3.大国大城

陆铭说,对一个大国来说,自由移民的重要性远不只是保障人们的权利。作者提问:外来人口是负担还是财富?这个问题,他以一个出租车司机“钱都让外地人赚了”的说法作为切口。陆铭指出大城市养老体系未来必须依赖外地人。他也回答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认为当前仍然要鼓励农民工进城,让农民工成为新市民。他在此还算了一笔政府的财政支出账和城市化进程所创造的经济增长空间。结论:挤挤更环保。

4. 城镇化:改革的突破口

作者是国务院发展办研究员。该书的一个核心:实现农民工的城镇住房梦。作者提出宅基地七折换取城镇购房的设想,并强调要割断“乡村脐带”,让乡下人都成为城里人。2015年的这本书目前面临的现实:如果农民工无法在城里安居,他的乡村脐带又完全断裂,那么,无法进城无法回乡的这些人,要往哪里去?

5.城市的精神

此书副标题名为“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作者分析了世界各大城市的市民精神,北京被称为“政治之城”。作者说,北京人有强烈的公民意识,这个城市充满了国家的象征。所以对这个城市感到自豪也意味着着对国家感到自豪,批评这个城市也意味着批评这个国家。无论如何,在北京发生的事,具有更大的意义。

6.旧概念与新环境

此书副标题名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梁鹤年从哲学的角度,总结和梳理了生活在西方近四十年的观察和反思,但他最终的落足点是对中国城市化的思考。作者剖析了中国房地产开发的逻辑。中国房地产的开发机制是政府完全垄断收购农地和出售房地。因此,政府的责任应当是打造公平逐利的条件——放宽开发商进入市场的门槛,提升土地供给的明朗化和可预期性,同时提供租金合理、租约稳定的适用性租住房。梁鹤年说,土地垄断是必然的,与其让开发商以囤积土地、操纵供给的动机来垄断,还不如政府垄断更能带来公平的希望。

7.访法札记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该书想要起到的是“他山之石”的效果。从法国实现社会稳定的一些经验事实和鲜活事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法国农业政策最重要的宗旨是:不接受任何给农民带来损失的条约。法国的公民可以比较自如地实现在城市居民和农民两者之间的身份转换。

8.城市的自觉

这本书是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号,似乎跟我们正在探讨的身份问题有点差距,但我认为在某些方面还是相通的。作者说,守望老北京,“无保留价值”不是拆城的理由;那么,"低端人口"也不是逐民的理由。城市如何通往“善治”?作者说,应当以居民为主体,以法治为准绳,以财产权为基石,以公众参与为平台,政府充分履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以下是我没有读过,但主题相关的书籍,内容梗要来自豆瓣网页介绍。请继续补充。

1.落脚城市

我们都是被城市化的一员,我们回不去故乡,也离不开城市。

从乡村到城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正在进行最后的大迁移。

作者走访了全球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也因此养成了一种观察城市的习惯。从重庆的六公里,到孟买和德黑兰的边缘;从圣保罗与墨西哥城的 山坡地,到巴黎、阿姆斯特丹与洛杉矶的各种社区。我发现,这些落脚于城市的乡村移民,正执着于他们想象中的城市中心,并在世界各地造就了极为相似的都会空间。

搭乘地铁和电车,或是深入城市中心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我得以细细观察面前这片由乡村移民构成的城市飞地。我以“落脚城市”称呼这些地区,它们往往位于人们的视线和旅游地图之外,饱受暴力和死亡、漠视与误解,同时又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到21世纪末,人类将成为一个完全生活在城市里的物种。

2.驱逐

我们正在面对全球政治经济时代的一个难题,即出现了“驱逐”的新逻辑。过去的二十年见证了这样的事实:大量人口、企业和空间不断地从核心社会经济秩序中被驱赶出来。有时候,如此彻底的驱逐是由基础性的政策实现的;但其他时候则是依靠我们最先进的经济技术成就实现的。“驱逐”这一构想将超越我们熟知的概念,即日益增长的不平等,而作为理解当下全球资本主义病理学的一种路径。此外,它亦揭示了我们尊敬和崇尚的知识与智力形式往往是一个长期交易链的起源,而其则会以简单驱逐而告终。

在本书中,作者所研究的大量事实与案例意欲强调我们现有的宏大类化的局限性。尽管存在着许多差异,然而不管在社会主义或自由民主政体之下,在非洲抑或北美,总有一些实践主导着我们采矿业、制造业、人力开发的运作。这些实践发生在政治经济的特定秩序之中,这些特定秩序又赋予其各种不同的内涵。

3.扫地出门

“即使是在美国城市最荒凉的地方,驱逐在过去也很少发生”,马修·戴斯蒙德写道,“那些地方吸引了很多人”。即使是在大萧条最糟糕的几年里,被从家中驱逐出去的人也比现在要少(作者说,现在每八个租客家庭里就有一家被赶出家门)。戴斯蒙德是一位就职于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他视驱逐的增多为一场公共和私人的灾难——对于被赶出住所的家庭来说是一场灾难,对于经济而言则是其深陷不平等之中的症状。他融入到密尔瓦基的八户人家的生活中,这些人家都遭受了驱逐和后续风波的影响。“失去住所让他们只能去救助所,废弃的房子或者睡到大街上”,戴斯蒙德写道,“这同样带来了抑郁和疾病,迫使各户人家搬入危险社区的破旧房屋中,摧毁了社区,并伤害了孩子们。被驱赶展现了人们的脆弱和绝望,但也显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

戴斯蒙德将这些人心碎的故事用清晰质朴的散文展现出来。租客们搬进了飞蛾、霉斑和昆虫相伴的公寓。被驱逐后,他们失去了一切:衣服,家具和照片。找到新住所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对有年轻孩子的家庭来说。“美国本应是一个能够改善自己,家庭和社区的地方”,他写道,“但是只有当你有一个稳定的住所的时候才能实现这些”。戴斯蒙德笔下的这些人已经失去了这个铁锚,他们挣扎和错误中的一些事例让人不忍卒读。然而,戴斯蒙德提醒我们,“贫困并没有战胜他们内心深处的人性”。

4.霓虹灯外(感谢豆友“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推荐)

来自豆友“ Priscilla ”的评论:

一部关于中国近代上海社会日常生活史考察的著作。作者在此书中将往常被历史研究所遗忘的“大众”置于历史书写的中心,对城市中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和细致的描摹,并赋予了人力车夫、小市民等这些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性特征。

5.城市里的陌生人

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超过两亿中国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寻求务工、经商的机遇。这一现象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再生产。本书所展示的,是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以及跨区域联系网络的建立。通过展现一个典型的外地人口社区——北京丰台“浙江村”的发展、繁荣、拆除、重建,作者展现了后毛时代(post-Mao era)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私人社会空间对传统管理制度的挑战。本书挑战了“市场胜利、国家撤退”的简化论,强调要从更为复杂的日常实践和持续的变迁当中去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

6.跨越边界的社区

作者利用同乡之便,深入位于北京城乡结合部的“浙江村”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浙江村”的形成、结构、运作、变迁,用大量第一手的材料,描述了“浙江村”与周边村镇,政府部门,大中型国有商业企业的互动,分析了在深刻而巨大的社会变迁中,方方面面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以及他们的对策。

PS:中国经验丛书,这一整套似乎都很好。

中国经验丛书

https://book.douban.com/series/2422

7.公共人的衰落

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的价值。

8.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

一部关于打工者主体的权力、欲望与抗争的民族志研究专著,也是一部关于打工妹的政治学,作者潘毅为读者呈现出了工厂中支配与抗争之间的复杂关系,打工妹生命中所经历的梦魇、尖叫与身体痛楚,正是她们在国家、资本与文化的巨大张力中进行抗争的最真实形态。

9.棚户区

“棚户区”在近代以来的上海历史中,一直是规模庞大、形态独特的城市贫民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居住的主要是50年代中期以前自全国各地迁徙来沪的下层移民,也有小部分是原来即居住于此的“本地人”和50年代中期以后零星搬入的居民。 本书为“现代城市社会研究丛书”之一,通过大量人、事调查研究,阐述了上海市城市贫民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10.街道的美学(感谢豆友 Lusie shy 推荐)

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PS:该书的书评区,提到了对秩序感的中日审美比较,以及行政干预对此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专家解读文章:

1.腾讯大家栏目文章:

清理低端人口,能治大城市病吗?

http://cul.qq.com/a/20160810/040073.htm

2.新刊 | 赵益民:“二手空间”:否思《基多宣言》

3.豆友“短章”的文章(如侵权,告知删除,只是想做个汇总贴)

城市人口调控的谱系

4.今日无货送达

今日无货送达

5.清拆前夜的九龙寨城:几点反直觉的贫民窟认知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