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高黑

当今中国,要不要产业政策?

高黑  · 简书  ·  · 2018-02-22 18:07

2016年林毅夫、张维迎关于中国要不要产业政策的大讨论已经过去了,但是这个话题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今的中国仍然十分巨大。类似的讨论可以追溯到10年前强国论坛上“愚蠢小猪”引发的“刷盘子还是读书”,本质上是讨论的是落后国家如何崛起的问题。

本文尝试从企业和行业创新的角度,粗浅的谈一些看法。

问题

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如何从落后到中等,再到发达?

解决方案

归根结底,需要的是产业升级。只有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才能实现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跨越。所以这个问题可以等价为一国或者地区的产业如何大面积升级。

而产业升级可以分为非创新性升级和创新性升级。

非创新性升级

1)简单模仿先进企业的模式和产品,比如大量互联网企业,酒店快餐等服务业,Copy to China。

2)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链转移,主要是相对低价值环节的制造和服务。这里既包括发达国家把低价值的环节直接放弃,采用外包的模式,甚至有些落后行业整体性放弃,也包括先进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建设属于自己的生产工厂和基地。承接外包需要发展中国家自己成立企业,同时其生产能力可以自由支配,附属工厂的生产能力还是受制于母公司,且无法自由支配 。

创新性升级

3)基于承接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构建的可自由支配能力,贴上自己的品牌进行简单创新,早期的服装运动品牌,家电手机等品牌,甚至包括联想。

4)对于发达国家和企业不愿意转移的环节,甚至全新的环节进行突破,直接面对全球竞争,创新涉及产品、技术、服务、营销、制造、物流、服务等各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突破,都有可能产生巨大创新。包括华为、大疆、阿里、腾讯等。

非创新、简单创新、复杂创新的划分并非简单的黑白关系,可以理解为从0到100分不同程度而已。

对于非创新性升级部分,过去二三十年,份额最大的部分来自发达国家的制造环节转移,但这部分主要的决策权其实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的,你只能承接人家想转移的,或者打算放弃的。简单模仿,也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整个的非创新性升级部分,基本不需要大规模的试错,政府,官员和企业并不需要冒太大的决策风险,犯错的概率相对较小。而且由于不存在创新,所需要的更多的是资金,人员和基础设施等,产业政策,包括选择性的和功能性的,都比较容易取得效果。

但是,创新性升级必然伴随着高失败率,天然和政府的少犯错基因相违背。

企业层面的创新,非常困难,关键要素包括:企业家的高额回报和相对较低的风险、便捷的融资渠道和退出机制、员工素质和数量、国家或者地区层面的科研和技术实力、领先的早期用户、优秀的企业治理和管理水平包括全球化能力、配套和相关产业、专利保护、公平的竞争环境、叛逆和破坏性创新的文化基因。创新的困难在于上述所有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存在明显弱项,就有可能没法产生高质量的,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创新。

其中破坏性创新的精神非常重要,熊彼得说过,很多创新者不是为了金钱回报,他们就是简单的享受价值创新本身。全世界模仿硅谷都不成功,因为硅谷有一种叛徒和海盗精神,崇尚后来者推翻老革命,这种精神其它地方很少有。

在创新性升级上,政府的作用首先要体现在创造和维护上述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上,而非直接参与具体行业或者企业的创新。

基于上述分析,关于产业政策,有以下一些思考:

1、产业政策在非创新类的产业升级中,比较容易实施,甚至是必要的,否则由于资金和配套等的缺乏,没有产业政策,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崛起会非常缓慢,政府完全可以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2、但进入复杂创新阶段,政府的首要作用是营造宽松、公平、高效的创新环境,而不再是亲自参与创新。

3、中国发展非常不均衡,仍然有非常落后的地区,所以产业政策仍然是需要的,但要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区别对待。简言之,落后地区多听林毅夫的,发达地区多听张维迎的。

4、在创新部分,由于我们的基础比较薄弱,民营企业的规模还十分有限,政府也不是不能作为,但是方式方法上,要更加市场化,比如:

    a) 政府可以花大力气在基础科学的研发上,这部分见效慢,失败率高,不是规模大到一定程度的企业不会主动去搞。然后可以学习美国的拜杜法案,想办法和企业的商业利益挂钩。

    b) 可以学习NASA,在一些政府和军事项目上,把部分环节外包给企业,同时投资或者技术入股,阶段性退出,既减轻了自己的负担,提高了整体效率 ,也促进了民间的技术进步。

    c) 选择一些发达国家不愿意转移的,同时私人企业没法大规模投入的行业进行重点突破。为了避免浪费和腐败,可以结合政府采购和海外投标等,至少保证做出来的东西有市场竞争力。

    d) 京东方这种让地方政府投资入股的方式,也是可以探讨的方向。

    e) 有技术实力的国企,比如高铁,核电,仍然可以延续现有的模式继续海外扩张。

对国内外一些现象的解释,检验分析的有效性。

全球化

全球化的本质是企业可以全球配置资源、全球生产制造、全球销售。对于有创新力的企业,是全球级别的赢家通吃。这个过程首先带来的是巨量的制造业外包和转移,中国承接了大部分。美国及少数国家,虽然在传统的家电等行业输了,但是在新兴的IT、半导体和互联网,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成为最大的赢家。

中国的崛起

过去三十年,尤其最近十几年,主要靠的是承接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制造环节,简单模仿和简单创新。这波全球化带来的转移规模十分巨大,只有中国有这个实力和人力储备可以全盘承接,从而也打造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巨型制造和物流网络。同时我们也借助简单创新,冲击了本土和海外中低端消费市场。

目前面临的问题

我们承接了全球制造业的大转移,从落后步入了中等 。但是再往上,人家就不愿意转移了,需要复杂创新直接和发达国家竞争,而复杂创新需要试错,政府很难深度参与。IBM上世纪60年代研发大型机的研发投资是50亿美金,福特在80年代研发蒙迪欧一款车型的投资是60亿美金,这个资金量放到今天都是千亿人民币的规模,很少有企业能有这么大的容错率,政府基本无能为力。过去的模式不再奏效,需要新的探索。政府直接做不行,但国企或许可以尝试,具体方式需要论证。

东南亚中等收入陷阱

没来得及在复杂创新上突破,却由于国家规模受限,员工成本高等原因,在后续的制造业转移的大潮中输给了中国。一进一出,就失去了上层次的机会。这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

拉美中等收入陷阱

拉美的主要策略是进口替代,由于人才素质,文化传承等原因,拉美的进口替代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再落后一些的地方压根连这个也做不到。但是简单的进口替代问题也很明显,闭门造车,缺乏国际竞争力,由于本身就不是发达国家,势必在技术储备、企业管理、产品理念、消费者先进性等方面落后,闭门没法造出全球领先的车。中国已经具备了全球化的中低端生产能力,没必要再搞彻底的闭门造车了。

日韩为什么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这两个国家的策略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举,汽车、家电一开始就发力进攻美国和欧洲市场,接受的就是最严酷的全球化竞争,同时国内采用关税,特殊标准等方法对国内企业实施保护。日韩开放的早,教育水平高也是个要素。不过这个策略也有代价,尤其日本,很多企业优先考虑本土需求,而不是像美国那样从第一天就考虑全球市场,所以近十多年创新力下降。

中国汽车产业为什么搞不好

汽车是为数不多的行业,制造环节仍然是企业的最核心竞争力,不同于服装、家电、手机。尽管我们搞了合资,也建了生产线,但是制造环节本身并没有真正转移到中国,核心技术仍然被外企控制,所以汽车业不存在制造环节外包和由此带来的简单创新的机遇,汽车业从第一天开始面对的就是复杂创新问题。而我们从政府到个人到企业在过去并没有太多复杂创新的成功经验,所以汽车业以市场换技术的路子是失败的,对最终消费者还不如低关税直接进口。但是未来仍然有机会,汽车业未来相当长时间仍然会是规模最大的制造业。

东北为什么落后

东北传统的优势项目,首先装备业比如机床,加工机械等,本来就是发达国家刻意保留的杀手锏,根本就没打算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然后钢铁,造船,军工等和汽车业类似,不存在简单转移制造环节的问题,一开始就是复杂创新问题。所以东北从改革开放伊始,就不是世界产业转移的受益者,又由于国企众多,市场化改革缓慢,结果变成了现在的企业亏损,政府落后,人才外流的局面。而人才外流是非常致命的,因为创新需要破坏精神,东北现在留下来的都是守成思想严重的人。

深圳为什么成了创新之都

深圳早期除了政策,一无所有,所谓的政策说穿了,就是允许个人靠真本事发财。这样深圳吸引来的都是有破坏性创新精神的人才,不是猛龙不过江。而在过去三十年,深圳始终在政策上不落伍,甚至是唯一领先的,于是有本事的人都往这里跑,它逐渐积累了金融,物流,航运,制造等行业,最近又积累起来了电子信息行业的配套产业链,使得深圳成了全国产业生态最丰富的城市。这里政府的作用不是支持具体某个行业,而是整体创新环境的塑造,以及领先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理念。

林毅夫给吉林开的方子靠不靠谱

林毅夫的团队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吉林应该主动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转移过来的中低端的轻工业制造环节,包括服装和电子等。基于上述分析,还是靠谱的。前面也分析过了,吉林的重工业没碰上真正的机遇,汽车业仅是给大众打工而已。由于市场化程度相对落后,人才素质外流,想搞先进的创新是不可能的。珠三角,长三角随着工资,住房等成本的增加,一部分不太需要创新的低价值制造环节是必然要转移的,国外的东南亚比如越南,国内的四川重庆河南陕西都虎视眈眈的在抢,对于吉林来说也是个补课的机会。当然,吉林如果目标远大,显然不会满足于打下手,仍然可以准备在汽车等重工业崛起,但是如果不先做简单的东西练练手,把市场化,企业化的能力学到家,怕未来真有机会,连吉利比亚迪这种都竞争不过,彻底沦为冬季旅游圣地。

在创新这块,到底要不要选择性产业政策

汽车,半导体制造等行业,由于投资过于巨大,比如汽车行业研发一款新车盈亏平衡点是200万辆,半导体工厂投资基本100亿美金起,中国目前的私人企业规模还很难支撑有人愿意主动往这里投入,政府还是可以有选择的作为一下,具体方法肯定需要严格论证,比如选两到三家国内品牌的车企,政府保证采购量的前提下,加大自主研发。不过这两个行业的终极瓶颈在于,最先进的智能机床和光刻机等加工设备,西方仍然对中国禁运,比如最先进的发动机和最先进制程的芯片,仍然不可能在中国造出来。装备业的创新更加困难,连用户都很难找,但也是创新价值最大的一部分,如何突破还需要伟大的创意。电动车的设计和制造复杂度都降低不少,盈亏平衡点在几十万辆,机会比传统汽车大,但是未来面临的是传统车厂也会推出电动车,所以缺的课还是逃不过去的。

对未来的预测

中国的机遇

不管由于什么原因,中国彻底抓住了发达国家的制造环节转移这个大机遇,而且由于我们规模巨大,人民勤奋,基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尽管东南亚也在分流,印度也想分一杯羹,但想根本性的撼动我们的地位也很难,存在路径依赖等问题,更何况挑战者自己也不具备超越我们的综合实力。具体可以持续关注相关数据,看分流情况是不是严重。

而中国人是不缺乏企业家精神,尤其破坏性创新的基因和全球化视野的,所以大的内部外部格局不变的前提下,中国进一步提高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复杂创新能力是可以预期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华为,腾讯出来。所以,中国不会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是很大的。中国未来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创新力第二大国,是可以预期的。

挑战

短期威胁是大国工人阶层发起的反全球化进程,而长期则来自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冲击,如果未来的制造业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工,那发达国家就没必要把这个环节转移到国外了。总之,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他们撤走制造环节,我们就会有麻烦。

在这个发生之前如果我们能做到三件事,就不用担心:第一,把复杂创新力提高到可以和先进企业直接竞争的水平。第二,抢先构建智能制造的能力,主动升级。第三,发展非制造类的服务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