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芮峻

读《红楼梦》诗词歌赋随侃之卅一

芮峻  · 简书  ·  · 2019-04-04 06:28

      读《红楼梦》诗词歌赋随侃¥

                    (卅一)

      副标题: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红楼梦》原著作者曹雪芹,除了有一部不幸成为残稿(红楼梦前八十回)、由后人高鹗续写四十回,而成的一百二十回巜红楼梦》,曹公的才能是非凡的,他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三教九流的语言艺术,无所不晓,文中穿插打浑,黑色幽默埋笔重重,创古今中外小说的顶峯。

图片发自简书App


    《红楼梦》原著者曹公笔触的主体文学外,小说中诗、词、歌赋、谣、谚、灯迷、酒令……等等,以诗而论,有五绝、七绝、五律、排律、骚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迷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诗体的、同题分咏的,有应制体、联句体、拟古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是其他小说中所未曾见的。《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从小说的角度看,艺术的成就是非凡的,这在我国四大名著中是具有特殊的艺术特点,欣赏他,读懂他,才不赋予一个自幼就是“曹雪芹的粉丝”。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自题一绝

                  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这是原著作者曹公,假托“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来的,这是小说作者曹公以表明自已身份的所撰写的唯一 一首诗。《红楼梦》原著作者曹公笔下借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吟诗作赋,都是借别人以叙自已。鲁迅先生曾有深刻的论述:“其真实,正如用第一人称时或误用第一人称时毫无不同……幻灭以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其中见假。”[鲁迅三闲集]。


        “荒唐言”是原著作者曹雪芹,笔下由石头“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这样荒唐的缘起,还有“太虚幻境境”、“风月宝鉴”之类看似荒唐的故事情节,贯穿的主线是“情根凤孽,偿还冤债”,以“假语村(贾雨村)”言的喻意,“一把辛酸泪”包含的血泪辛酸,“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问世三百年,被“红学”大枷(专家)的多角度的说道,“红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哲学(儒学道学)、建筑学、美学、医学甚至从“红楼美食”多角度诠释,三百多年来,“红楼梦”成为了“红学”大枷“混饭吃藉口”的载体,鲁迅先生精辟地道:“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种种,经学者看见《易》,道学者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者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集外集拾遗]。

          嘲甄士隐(第一回)

                  癞和尚

            惯养娇生笑你痴

            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霄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

      这是甄士隐抱三岁女儿英莲,上街看热闹,遇一僧一道,那僧一见就要甄士隐把女儿舍予他,甄士隐不理睬,那僧就笑着念道:“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并念了这四句话。

      这是原著作者曹公的艺术虚构,《红楼梦》第一回[据脂评],写正月十五元霄节,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谐音“应怜”)由家人霍启(谐音“祸起”)抱去看花灯,被人拐走;接着甄家又遭火災,士隐投亲受欺,后贫病交攻,感到人生幻灭,断绝了人间的一切牵挂,随疯道人而去出家了。小说的第一回是全书的故事情节的缩影,这首诗牵扯出的故事,绵绵流传了三百多年。

本文资料重点源于红学大师蔡义江先生《红楼梦诗词评注》。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