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左灯右右右行

孩子身上,都是父母的烙印

左灯右右右行  · 简书  ·  · 2018-07-07 16:13
图片均来源于:花瓣 图文无关


闺蜜分了手。

打电话跟我嚎啕大哭,究其原因,是因为男生抠得可怕。我们一众人等都曾对男生的吝啬个性嗤之以鼻。

没想到,闺蜜的这通电话成为引发家庭战争的导火索。


你们这些女人

当时是午饭时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沉默地进食,像一群食槽前的猪猡。

电话铃音猛然响起,我本能性地心惊肉跳。(我有电话恐惧症)整个通话过程,闺蜜在那一头痛苦哭诉,我爸妈吃着饭一言不发,我既不敢挂掉电话,也不敢离开餐桌,又害怕在饭点打电话会挨骂,不安和恐惧将我将我紧紧攫住。

终于,闺蜜挂断电话,我从紧张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偷偷藏起手机。没想到,我妈轻哼一声:“多恶心啊!”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又补了一句:“你们这些女人,就会贪图男人的钱!太恶心了!”

我妈根据我电话里的只言片语,特别是“太抠了”“不花钱”这几个关键字眼,认定了我和闺蜜就是三观颠倒的拜金女。


我一下子像被在街头脱衣暴打的小三,羞耻心升腾到崩溃边缘,我浑身发热,驳斥道:“哪里是这样一回事?是应该共同承担的经济责任,只因为女生工资高,就让女方负担,这对吗?”

可我妈没打算放过我,依旧不依不饶地对我们进行鄙视:“你们这种想着靠男人的女人,能有什么出息?”

我情绪一下子被点燃,声音也开始颤抖:“我拜托你!没搞清楚状况能不能不要随便乱说话?!”

我爸勒令制止:“你和你妈说话,怎么能用这种态度?”——口气一如既往的平稳却强势,一点不容得我分说。



不允许你这样和长辈讲话!

像今天这种状况,其实鲜少发生,因为一般情况下,我是不敢这样冲撞我妈的。哪怕是说话提高一点音量,也会招致我爸的责骂。所以,寥寥的几次顶撞经历,我都记忆犹新。

不允许你这样跟长辈说话!”往往是以我爸的这句话作结尾,我就只能像机器人收到指令似的噤了声。

——我家里的规矩就是这样。父母在家里代表的不仅是长辈,而是绝对权威。所以争吵是很少发生的。一旦有了矛盾龃龉,默认就是孩子的错。

无论父母操持什么观点,做出什么决定,孩子都要毕恭毕敬地认同。哪怕是父母错误的想法和落后的思想,孩子也必须接受。

最后,我扔下碗筷,嘟囔了一句:“你们从来不讲道理,反正都是我的错!”然后,强烈的求生欲催促着我躲进房间,还浑身战栗地锁住了房门。


我躺在床上,开始思考和疑惑,言听计从的孝道是否是正确的。但我又觉得我的想法一经提出,就会遭到广大人民的斥责。因为父母的问题,在中国是特别敏感的。“百善孝为先”,这样的传统美德桎梏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

你们看那些相亲节目上,有人述说找对象的条件,首先一定是:孝顺的,顾家的。然后,这个人就选择了全场长得最好看的。

但从先决条件看出,孝顺这件事,已经成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政治正确。如果一个人因为“不孝顺”而被人诟病,那他一切的其他美德都将黯淡下来,不复存在。


孩子身上,是父母的烙印

因为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所以所有好的坏的,我们都得全盘接收,就像父母宥恕孩子所有的过错一样,但这就是孝的本义和真谛吗?

当然,孝顺的确很重要,也是为人子女必须遵从的首要原则和底线。

但这是否意味着:父母的命令,小辈必须听从;父母的错误,小辈必须包容;父母带来的伤害,小辈必须接纳呢?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婚姻和家庭一直都没有什么期待,是恐婚大军里最坚定的成员之一,我甚至觉得身边坦然结婚的朋友,都不可思议,都是无畏无惧的英雄。

但有时,闺蜜还是会问我:“以后你会怎样教育孩子?”

我回:

如果我以后会有孩子,那我首先应该会教育自己。

我可能没法做到很好,但我要始终提醒自己,要做家里的人,而不是神。我要教会孩子平等沟通和对话,不让他受制和屈从于{绝对权威},不让他受到中国式教育糟粕的荼毒。

我可以指责孩子的错误,我的错误,我也尽量接受孩子的指责。

我想,孩子的自信、独立、想法,应该是在这种氛围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我常觉得,自己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很大程度来源于上一辈的映射和自己对上一辈教育的评价。

—“我爸妈这样教我,我觉得很正确,我也要这样教育我的孩子。”

—“我爸妈这样对待我,给我带来莫大的伤害,我以后绝不能这样对待我的孩子。”

所以我身边一些朋友,因为父母问题导致家庭分崩离析的,往往不会再蹈父母的覆辙。比如父亲酗酒,孩子就滴酒不沾;母亲婚外恋,孩子就对不坚贞没有容忍度;甚至有个朋友的家庭,是因为毒品而支离破碎的,因此他就对戒毒禁毒话题就显得格外敏感。

孩子身上携带的,往往是父母的烙印。

我们一边感恩父母,一边舔舐父母留下的烙印。相信我们都会因为爱,和父母,和自己,和家庭和解,然后促使自己变成更好的大人。


【后记】最近写了一些文章,有点Diss我妈的意思。但我和我妈是互相爱着对方的,这点毋庸置疑。我只是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通过正视家庭问题,与家庭和解,与父母和解,最终和自己和解。

好了,出房门去道歉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