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念佛求生

【经文】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

念佛求生  · 简书  ·  · 2018-09-26 17:00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经文】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①、宿王佛②、香上佛③、香光佛④、大焰肩佛⑤、杂色宝华严身佛⑥、娑罗树王佛⑦、宝华德佛⑧、见一切义佛⑨、如须弥山佛⑩,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①梵音佛:“梵”就是“梵天”。梵天的人没有情欲的念头,都是清清净净的,所以“身、口意”,三种“业”都清净的修行人,就说他是“修梵行”。佛说的各种方法,都是教众生除去一切的烦恼,使得心中好清净,所以佛的声音,也说他是“梵音”,就是取“清净”的意思

②宿王佛:“宿”字就是“星宿宿”的“王”。因为无数的星光,都比不上一个月光的 月”称“星亮,所以说他是“王”。譬如佛在一切众生中最尊、最贵的意思。

③香上佛:是说“佛”是香中最上等的“香”佛证得了“五分法身”的“香”就是一切的大菩萨,也都比不上佛的“功德香”,所以说是“香上”。

  五分法身香:是说用了五种功德的香,熏出这个“法身”来,所以叫做“五分法身香”。五种什么功德香”呢?

    第一是“戒香”:自己心中没有贪心、瞋心、痴心等种种恶心,就叫做“戒香”。

    第二是“定香”:对于外面的种种境界,不管它是好、是坏、是苦、是乐,心中是一些也不动,就叫做定香”。

    第三是“慧香”: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不起些乱想的心,就叫做“慧香”。

    第四是“解脱香”:心中清清净净,不去想念那切的境界,道遥自在,没有阻碍,就叫做“解脱香”。第五种是“解脱知见香”:既然自己的心不去攀缘外面的境界②,也不放它落在“空”的一边,那末就应该多读各种佛经、多看各种讲佛法的书,可以加增出自己的智慧来,就叫做“解脱知见香”。

④香光佛:是说佛的“功德香”能够发出光来的,象上面所说阿弥陀佛的光,能够照到十方世界,没有一些阻碍,就是因为修了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能够这样的。一个人能够诚心的念佛,心中自然也会有功德的“香光”的。《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说过的,这个念佛方法叫做“香光庄严”,就是这层道理。

⑤大焰肩佛:同南方世界的“焰肩佛”名号相同的。

⑥杂色宝华严身佛:“杂色”不是一种的色。宝华”不是寻常的华。“严身”是装饰自己的身体。譬如佛修了种种的功德,帮助成功显出这个“法身”来的⑦娑罗树王佛:“娑罗”是梵语,照我们中国的解释,就是“坚固”。因为那种树,不论冬天、夏天,不改变的,所以说它“坚固”。“树王”说是树中的“王”。譬如证得了不生不灭的法身,在一切圣贤中最尊、最贵的意思。

⑧宝华德佛:是说佛的种种功德,象是宝贵的华”,应该欢喜赞叹的。

⑨见一切义佛:是说所有一切法的真实道理,没有见不到的意思。

⑩如须弥山佛:“须弥”是最高最大的山。佛的功德最高最大,所以说象“须弥山”、

[解释]六方佛称赞《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所以引东南、西、北、下、上六方许多许多的佛,称赞这部《阿弥陀经》的话来做“见证”,就是要证明白这部《阿弥陀经》实在是很好很好,所说的修行方法实在是最容易,所以各方无穷无尽的佛,都称赞、都劝众生相信,那末我们这些“凡夫”还可以不相信吗?

    这是佛要我们切切实实的相信,所以引这六方许多佛,现出“广长舌”的相来,劝他们本国中的众生,都相信这部《经》里的话,来做一个大大的“见证”,我还可以不相信吗。

    唐朝玄奘法师翻译的叫做:《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实在就是这部《阿弥陀经》。不过翻译的字句中,稍稍有一些不同。那部《经》上称赞这部经的佛,除了东西、北、下、上六方,还有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的四方,总共有十方。现在这部《经》上少去了四。因为已经有了东、南、西、北、下、上六方,可见得 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方的许多佛,也一定是称赞的,所以不必一齐翻译出来了各方的佛称赞这《经》,实在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因为阿弥陀佛做“法藏比丘”的时候,发的四十八个大愿心中,有一个愿心说道:我若是成了佛,一定要十方世界所有的佛都称赞我的名号,倘然不能够这样的,我就不愿成佛。现在各方的佛都称赞,就是满了这个愿心了。可见得一个人只要能够发大愿心,将来一定总会成功的。

【直译】舍利弗,在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像这样等级有恒河沙数之多的许许多多的佛,各佛在各佛自己的世界中,现出广长舌相,周遍覆盖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的话,你们这些众生,应当相信这部《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