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一苇潇潇

一苇

一苇潇潇  · 简书  ·  · 2019-06-29 22:35

01,

我是一苇。

你看到一苇这个名,你可能想到《诗经》的一苇杭之,或者佛陀故事的一苇渡江。是的,一苇这个词,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这两个来处,可当我看上一苇这词时,我还不知道这些典故。

记得,当时我是在一个QQ聊天群,群里有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就叫一苇。我不知是出于对这个人的好感,还是单纯地喜欢上这个词。我是直接退了群,直接用起这个名字,认定这就是我要的名字。

一苇,就是一根小小的芦苇。这个芦苇不多,就一根,就像我们说一条小溪,一尾水草,一条小径,所有叫一的东西,都有一种特别的、独一无二的美。

这个时界多丰富呀,可它是一,是遗世独立,不与众同。

芦苇,就它生长的形象,都有一种迎风而扬的飘逸、洒脱、迷人。

02,

我们都是被自己不具备的条件所吸引。

实际上,我的性格是随遇而安,随波逐流的类型,我对生活不作为。

我生命过半了,大家说的努力、拼搏,这些名词在我意识中,并没有升起来。我有一种随意,命运将我送到哪里,我就在哪里生根,不异议,不反抗。

所以,我一事无成,就父母老了,孩子还小,就步入了艰难的中年人处境。

这是真的,你生命前期选择安逸,后期就得应对艰难。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得到的,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看到鱼老师,和各位写作的伙伴,他们各自的自我介绍,他们的努力奋斗,我是羞愧了。

特别是鱼老师,19岁就靠自己卖文,来读大学,还各地旅游,这些意识是怎么生起来的呢?我记得我19岁时,真的是个孩子,面对世事举手无措,没有想法。

鱼老师,怎么能做到,提前明白生命的要义,知道人的要拼,早早就做好准备,我想靠的是心眼的开窍。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是知道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行为。

03,

鱼老师,刚开始写作,每天保持2000字写了半年。半年后,每天保持5000字,多的甚至上万字。

不要问别人为什么厉害,我们看到别人的付出,就能知道别人该这么厉害。

我写作写了两个月,有时,我也问自己为什么还写不好呢,我看到鱼老师的故事,就不再问了。

该问我自己,付出了多少?

我知道写作是我的梦,是我的热爱,是我唯一想完成的事。后面的路,我就跟着鱼老师走,他跑,我走,跟着鱼老师他踩出的一条路,我顺路而去。

这一次,我希望能长起心眼,将写作这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

写作前期,我定的细微习惯,来养成写作习惯,现在修改为付出一定强度的努力。

这一个阶段,我每天保持日更1500字,做够一个月,再修改写作的量。不断增加,同时,还量力而行。

现在,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用手机抠下这些字眼。

我知道,我不是努力的榜样。我想诚实地告诉你,想来一个走错了路的人,说出自己的故事,对于一些走在路上的人,还是有用的。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