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原原2020

社群研究之一:组建优秀社群的原则

原原2020  · 简书  ·  · 2020-02-24 19:25

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在真实世界中孤独的“原子社会”,

然而,当我们回到网络社会的时候,原来的静谧似乎瞬间就变得喧闹了起来,

这强烈的对比和撕裂的场景感,就像是张艺谋的歌舞剧一样。

这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真实状态。

就如徐志斌老师在《小群效应》 前两天听了徐志斌老师的分享后,又重新地读了一遍 )这本书中揭示的那样:在互联网社会中人们会大量加入社群。国内社交网络经历了2009—2016年的爆发式增长,到今天已成为商家眼中流量和用户的最佳来源。

《小群效应》

但是能被用户认可、长期活跃、易被影响的仍然是强关系所在的小圈子、小群。从2015年、2016年初创到成长为如今的明星级产品应用,大部分都是由无数小群推动的。

通常人们活跃在“小群”中进行分享,最终促使这个基础行为带来雪崩般的变化。

那么用来衡量一个社群是否优秀,有3个标准:

1、互相认识 。这个指标代表了紧密度,也就是成员在社群之中结识多少好友?

2、互相信任有加。这代表了信任度,信任成本最低是促成社群高转化的基础。

3、高度活跃。代表了时间货币,衡量一个社群是否具备价值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看社群消耗用户的时长有多少。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才能穿透并触及无数小群,影响和覆盖应有的目标人群?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小群效应》这本书中提出了社群的组建、壮大和收入的获得都遵循着一个简单的原则:“三近一反”。所谓的“三近”就是:

相近地域:用户对1000米内的信息最敏感。对于陌生人而言,距离是一种重要的关系。

相近兴趣:用户只关注和自己相关的问题。

相近年龄:比如,占比87%以上的年轻人,帮助快手一飞冲天

而“一反”,则是指相互帮助却又存在冲突和协作的两方,比如最熟悉的两性关系,还有商业环境中的甲乙双方、供需双方等。

“三近”的原则大家都很容易理解,那“反”有什么作用呢?举个栗子来看看:

比如,通常 垂直的行业社群 总能率先盈利。这是因为甲乙双方、供需双方,或者互相有需求的上下游聚合在一起时,会引发成员巨大的付费欲望。这就是“一反”的贡献。

另外,在‘朋友印象’这款交友软件中,当产品经理加入“一反”因素,比如向“乖乖女”用户推荐纹身女孩发布的内容,向 喜欢音乐的 男性 推荐喜欢同类音乐的 女性 用户发布的内容,向比较 宅的女孩 推荐喜欢 户外运动的男孩 ,都会令活跃度大幅上升。

所以,“三近”是构成社群的基础,而“一反”则帮助社群获得收入,协助打开商业化的大门。可以说,没有“三近一反”,就无法形成优秀的社群,也无法从中获得变现收入。

《小群效应》读后分享

原原 于2020.2.24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