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王家王侯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焦虑的?

王家王侯  · 简书  ·  · 2019-06-20 22:30

现在讲这个话题好像已经追不上热点了,但是正因为回过头看看,我才能看清自己曾经的足迹。

在我看来,焦虑已经称得上是一种现代的精神疾病了,而且就和精神病总是更青睐高智商人群一样,焦虑也对有上进心的人更青眼相加。那些没心没肺的就不一样了,套一句经典台词“不容易得癌症”。

我曾经有过一段很长时间的迷茫,至少五年的时间。也是我呆在城市的那段时间。我治疗焦虑的处方就是忙碌和徒步。但是为了打精神安慰剂的忙碌也让我陷入了越忙越乱的轮回。

不过也并非只有坏处,这个期间我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徒步这件事了。从此我爱上了运动,接下来收获了一系列的好事。这个这里不展开。

后来看到那么多诸多“别让瞎忙毁了自己”、“忙不等于结果”之类曝文,我想作者肯定也是和我一样曾被焦虑拖入泥潭的人们吧。

其实我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很奇怪,我那个时候竟然没有通过看书来寻求解决方案。

当然零散的阅读不算(我自己觉得),比如公众号、头条文章之类,这只能是吸收新观点而已,称不上阅读。碎片化知识最大的坏处是没办法给你系统的框架,而这我认为是这个信息化时代必备的一张能力,前提是你要找到你的坐标点。

现在我喜欢从书籍去寻找答案。就像罗胖说的那样,人生所有困惑,知识给你答案

我发现人与人之间定义时间单位是不一样的。有句话说穷人觉得时间富余,富人觉得时间不足。而能够把时间利用到极致的人只有有两种,一种是以分和秒来给人时间,就像都曾经我们听到了的电梯汇报、你只有5分钟时间之类;另一种是以年为单位做计划,这样的内容经常出现在国家企业身上,五年计划、十五年规划。

我还发现越是伟人,时间单位就越久,动不动就是五十年、一百年计划。如果放在个人身上,这是不是就是用一辈子做一件事的正解?!

我曾经听过一句让我醍醐灌顶的金句,也一直用它警醒自己:急,是一种弱者思维。

也记得某人总结过,成功要有三不: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我现在深以为然。

那个丑橙的发明人,一年年提拔,育种,很多人看来他成功的很容易,但是他却说是因为他不怕花时间才能成功。谁能看得清走出来的人脚底下有多少新鲜的水泡呢?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焦虑呢?当我把计划放到15年,30年,甚至一生。我决定让自己像个蜗牛一样慢慢成长。

为什么是蜗牛呢?我看过一个故事,能爬山金字塔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我没有雄鹰的天赋,但却又有攀天的野望,所以也就只能做个勤勤恳恳的蜗牛了,我要用日复一日的努力,遥望目标的渴望,慢慢攀登。

人生其实所有的问题,抛开总总假面,其实无非也是知己知彼的问题。但根本还在于自知,了解自己,你才能不迷茫;了解自己,你才能两个世界。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