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穆晨王
能从当下推演前后三十年的心理咨询师| 五点起床写文的早鸟| 订阅号:穆晨王(muchenw)
今天看啥  ›  专栏  ›  穆晨王

过节出去玩,如何有效hold住乱跑的孩子

穆晨王  · 简书  ·  · 2018-09-22 23:03

又到节日密集期了,家里哄不住孩子的爸妈都默默把孩子带出门外了。

带孩子出去玩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

我听过一个妈妈说,她的孩子从来都不会好好走路,一起步就是跑。

看到这纷杂的世界,孩子分分钟就跑到看不见的地方了,所以很担心。

很担心的结果,就是干脆不带孩子出门吧。

带孩子出门玩,还是有一些诀窍,让你轻松就吼住乱跑的孩子,不用满大街追着跑。

第一,提前做好自己的心理准备。

当父母的准备就是心态要好,别太焦虑。

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看不到父母的时候会担心,会着急,会想办法找父母。

心态好的父母,出去玩的时候,才能在不慌急的情况下,更好的判断情势。

本来带孩子出去玩就是一件很费心力的事情,如果心态不好,很着急焦虑的话,分分钟就会被孩子熬垮。

第二,提前和宝贝说好。

如果要去一个人很多的地方,一定记得提前和孩子沟通。

不要觉得孩子太小了,听不懂。

其实孩子很聪明,他们更喜欢有规划的生活。

提前告诉孩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有个心理准备会更好的应对会发生的事情。

孩子2、3岁的时候,我带孩子出去到人很多的地方之前,我都会告诉她今天人很多,或者今天在离家很远的地方。

孩子会全程跟好。

到现在,孩子4岁,已经自己可以判断什么地方人多,什么地方人少了。

到人多的地方,她会自己抓住我的衣角,想办法保护自己。

第三,不要喊住乱跑的孩子。

我和很多其他家长一起出去玩的时候,经常就听到那些爸妈一直不停的吼自己的孩子。

其实孩子并没有跑太远,但是当父母的心里对孩子没有信任,所以就会喊叫。

喊叫以后,又没有什么真的后果,父母就说一句,你小心点,那好了,以后孩子再也不会听你的喊叫了。

人最快的适应能力就是习以为常,大人尚且如此,孩子更是。

如果每次着急的叫住孩子,结果没什么大事的话,那么孩子就知道你的喊叫没用了。

第四,尽量让事情有后果。

我不会去喊住乱跑的孩子,但是如果我看到她可能会遇到危险,比较轻微的,我就让事情发生就好了。

孩子本来也是跌跌撞撞中长大的,所以她乱跑摔跤了,我就会默默的看着她爬起来,然后跟她总结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情况。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危险,我就会提前跑去抱住孩子,而不是用吼的,当然,后面也会告诉她究竟有多危险。

曾经有一次孩子跟着一个比她大的孩子跑远了,我追出去找了几圈都没找到,最后在一间便利店门口看到还没反应过来的她。

我当时抱住她没有责怪她,也没有很惊慌的样子,只是不停的告诉她,跑出门玩必须要跟妈妈打招呼,这是很严重的情形,她可能会真的见不到妈妈了。

当然我也做了反省,因为那天下午孩子陪我做事的时间太长了,不耐烦跑出去玩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里要提醒,不要悄悄躲起来逗孩子。

你不是影帝影后,演不出那种焦急,但孩子看得到你不焦急。

孩子会认为你消失不见,只不过是一场游戏,就不会上心。

复习总结好每次真实的失败,比制造新的不必要的麻烦有用。

第五,划定安全区域。

如果是几个孩子一起在饭店聚餐,我会尽量选择比较安全的环境。

另外就是让孩子们理解安全区域。

安全区域我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划定好,并让孩子们重复和相互监督。

这个安全区域最核心的是要考虑父母的视线范围,可以不挪身子盯到的地方,一旦出去就去把孩子抓回来。

这样来几次,孩子自然不敢轻易出界。

第六,放比收重要。

如果孩子从你这里了解到的只是你不准他玩,那么他会想办法珍惜每一次出去玩的机会。

所以要对孩子多说“你去跑”、“你去闹”、“你去玩”。

让他默认你并不是想限制孩子的自由,只是确实为了他的安全,有些事他不能做。

第七,安全的秘密约定。

我尝试过用我的方式去教孩子应对复杂的情况,然而,每次情景对话,孩子都是被我们大人拐走的结果。

因此,我得出结论,不要跟孩子讲任何大道理。

就一句话,如果有陌生的大人来和你说话,请你帮助,你转身就跑,找老师,找妈妈。

另外一个安全约定就是,如果电梯突然关起来,但是妈妈还没进来,那么就按一楼,站一楼电梯门口,妈妈会来找你。

还有就是在哪里丢的就站在哪里站好,不要乱跑。

第八,不离开大人视线。

所有的危险都发生在离开大人视线的时间。

我和孩子说一定要经常确认爸妈在哪里。

但是还是有骚操作的大人,在书店、商场之类的地方,跟孩子说,宝宝,妈妈去上个厕所,你在这里等着不要动哦,或者,爸爸去找本书,你在这里不要动哦。

别开玩笑了,这样的几次我都在旁边,顺便帮看了一下孩子。

但是如果没有好心的路人,孩子真的出了任何问题,请问父母能承受吗?

所以,不离开大人的视线,其实是给父母的铁则。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