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沉淀de
关注育儿心理学,关注自我成长,阅读分享,和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沉淀de

用便签学习法助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沉淀de  · 简书  ·  · 2019-12-28 09:00

对于知识体系式的学习,我刚开始是走过弯路的。

生二宝之前,上班的地方有一半是韩国人,这激起了我学习韩语的劲头。于是,我买了书,收集了很多视频,从音标开始学起。每天都很努力,坚持了三个月,依然张不开嘴说,没什么成效。

我的另一个同事,工作之余就和韩国老师聊天,反而学了很多的句子,可以进行日常的交流。

而我一开始就想着要系统的学习,忽视了实用性。并且也没认清学习一门语言差不多要投入三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稍有成效(以我的学习进度)。这让后来的我,有些惧怕知识体系式的学习。

现在,我又有了这样的想法,只不过不再沿用之前的模式。从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得到了启发,看中自己需要的点,关注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本书重点讲解了用便签学习法拆书、拆解知识、学以致用。

所谓便签学习法,是准备三张不同颜色的便签,分别标记为I、A1、A2。在阅读中遇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用自己的原话复述出来,写在I便签上;然后联系自己具体的经验或经历写在A1便签上;最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归纳出改变自己行为的计划A2贴在冰箱上。指导自己以后的行为,具体如下图所示。

应用实例

这是书中对便签学习法的解释和要求,实用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之前看过之后摘抄出来的效率高出很多倍。这个过程是帮我们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日常习惯,真正的学以致用最好、最有效的实践方法。

如果看书的机会不太多,反而在手机上看到的碎片化信息比较多,照样可以用此种方法对知识加以总结、整理和内化。

我们在看到有用的文章时,习惯直接转发出去。而用上述方法加以总结思考之后,加上自己的见解再发出去,同样也是锻炼自己内化知识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介绍的知识,往往比较系统,但有些碎片化信息,文章受字数限制,可能只是把最重点的内容解释清楚,有些知识的适用边界或许会被忽略。

比如我的这篇文章,你看后会觉得:“奥!便签学习法原来这样,或许你会觉得好,但是理解它真正的意义和坚持动力,不会那么强。看过原书后,可能更能明白,更愿意去坚持。下图是针对碎片化信息知识,可用这3个维度进行思考、内化知识。

对于第一次整理实践着的三个便签,执行一段时间后,也可以用上表里的方法进行复盘,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维度空间。

我目前自己最想实践的维度空间,是科学育儿知识、育儿心理这方面;另外还想对自己曾经抑郁的问题寻找方法和理论支撑。

我知道现在的自己,离那个抑郁的过去会越来越远,我在慢慢被治愈,也会走出来。但是长时期的不正常的空缺,导致的一些行为习惯,想要改变,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也就是说消除抑郁曾给自己性格方面带来的缺失,比走出抑郁更加艰巨。这是我想要建立知识体系的初衷。

之所以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是因为体系本身有多好,而是知识体系能够让人有稳定的根基和框架,能帮助人树立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像浮萍一样,一波新信息打来,就跟着漂去了。

就像是这个图,我要从我需要的点开始发散来填充自己的知识体系,指导自己的生活、行为。而不再是打地基似的,从最下面开始建设。



更多内容

初识《这样读书就够了》——改变传统阅读认知

高级学习促进者

对读书方法的新思考

如何构建自我知识体系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