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绿岫子

宁可赠书,决不借书

绿岫子  · 简书  ·  · 2019-12-03 16:35

喜欢读书,也就喜欢买书。尽管以前囊中羞涩,挡不住天长日久也积攒了不少,虽然大小贵贱不一,但都是我的宝贝。满满两个书柜,没有确切的数目,估计有二三百册吧。曾经想整理出目录,工作开始没多久就放弃了,工程太大了。想想又不是图书馆,找这罪受何必呢。

书一多,就会引来旁观者觊觎。通常都是以赞叹开始,继之以奉承,佐之以羡慕,等你飘飘有神仙之感的时候,“这本书不错,借我看看”一阵滚雷终于在耳边震响,然后你猛然清醒,但为时已晚,心中虽有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脸上还要做得热情大方:“啊!行啊,拿去看吧”。

我真不是小气,一本书价值几何,也不至于经济破产身上掉肉,可是爱书者会有同感,每一本买来的书都是真爱,不是真爱的在图书馆看看就行了,不会买到家里。比如有人说:“哇!你家孩子真好玩,借我玩两天”你是什么心情呢?好吧,这个比喻不太准确,可是被夺所爱的心情是大同小异。

为什么是被夺?人家不过借去看看。老天爷在上,这就是问题的根本,借书基本看不见还,这种世之常情不难理解吧?毕竟好多人借钱都不肯还的,何况借书。我可以脸皮厚点催着要,可是,北京城很大,我可能一年都见不到那人一面,见面人家说忘了,我还能拧下他脑袋吗!

借出的书如泥牛入海肉包子打狗荆轲见秦始皇,你永远都不会再见到它了,除了暗地给自己两耳光还能做什么呢?幸亏我还是嘴紧的,不轻易说借,而且我喜欢的书大多别人也不喜欢,所以损失还不算失控。但是损失少不等于说损失小,有两三本书至今让我懊悔,一本沈从文的文集,一本杜甫选集,还有一本《时间简史》,这三种书很常见,随便一搜网上冒出一堆,但是版本不同啊,至于说版本不同书会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暂时不细说,只要知道对我来说比较珍贵就行了。

我去孔夫子旧书网找,到是找到了,可是又破又旧,居然标明九五成新,书脊都快破了九五成新?旧书网就是旧书网,执行和废品回收站一样的国家标准。只好放弃,心里对当初借书又多了三分懊悔。从此下定决心,不再借书了,天王老子也不借,谁喜欢我宁可买一本送他也不借了。

这办法真的挺好,保住了书,又不得罪人,而且实操作过一回。那次同事说我的《吃货辞典》不错,要借去看看,我说好啊,正好那书我看完了,干脆送你了。同事很高兴,我转头网上订了一本给他了。开玩笑,我那本有作者签名,怎么会随便给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