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婉xi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悦读特邀作者。 出版图书《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 我有酒,有茶,还有鸡汤。 你有没有故事,要不要说给我听? 个人公众号婉兮清扬(ID:zmwx322) 微博@婉xi
今天看啥  ›  专栏  ›  婉xi

过年回婆家:你的地位,由这三样东西决定

婉xi  · 简书  ·  · 2018-02-11 21:13
图片来自网络

文/婉兮

“我不想回婆家过年!”
“为什么呢?”
“我想跟父母团聚,另一方面,也怕被催着生孩子,怕被当保姆使唤,吃饭都不让上桌!”
……

做儿媳,有时确实会被婆家人有意无意地物化为生育机器、家务工具。在某些女性地位卑微的偏远地区,这种状况尤为突出。

今天,我们抛开公婆叔姑以及各式亲戚的素质与修养不谈。其实一个女人在婆家的地位,也取决于婚姻的品质、以及夫妻双方的感情质量。


1、老公的态度

去年国庆,我跟着高先生回家过中秋,顺道参加他堂弟的婚礼。

那天晚上,他在婚宴上喝多了几杯,回房后便躺倒在沙发上,醉得不省人事。

我在卧室看书,忽然听见他大声嚷嚷:“妈,妈!我媳妇呢?”

“在这儿呢!”我跳下床跑出去,却见他双目紧闭,显然还没从醉梦中醒过来。

正要回身,他又叫起来,“什么?你让她去地里摘豆苗?你怎么能让她干这个呢?”

我一愣,不知道他在做一个什么梦,却猛地想起去年春节。婆婆让我去菜地去拔几颗葱,他一听就急眼了:“地里有露水,着凉了怎么办?我去拔!”

偶尔也听见他跟婆婆讲悄悄话:“我媳妇又漂亮又有才,娶到她是我赚了!”

他把珍视和疼惜都郑重其事地摆出来,爱意也大张旗鼓丝不加掩饰。次数一多,时间一久,份量也就被他的家人掂出来了。

公婆本也是明理人,所以每次跟他回去,大家都笑脸相迎。亲密无间谈不上,但我希望的尊重、平等与和睦一个都不少。

对一个女人来说,丈夫的爱才是立足于婆家的最坚实基础。

毕竟你和他的家人素昧平生,所有相处都以他为桥梁。婆家人对你的态度,其实也折射着他的立场与温度。

如果连丈夫都理所应当把妻子视为免费保姆,就别指望公公婆婆能有多客气了。

因为欺负你,并不需要付出与儿子背离的代价,一切都是被默许的。


2、自身的能力

前些年,阿芳最怕过年过节。原因无他,唯穷而已。

婆婆总要求提前三五天回去,帮着打扫卫生采买年货。夫妻俩稍有辩驳,老人家便不高兴起来:“你俩又没正式工作,早来几天能怎么的?”

那会儿阿芳还是整天泡在奶粉与屎尿屁中的全职妈妈,丈夫骑着三轮车到处揽生意。小夫妻在大城市里步步惊心地讨生活,根本拿不出钱去孝敬公婆。

丈夫的哥嫂都在镇上的中心小学任教,俨然一副吃国家饭的尊贵嘴脸。那份按时发放的工资让他们挺直了腰杆,也顺理成章地抬高了两口子的家庭地位。

因此,婆婆对大儿媳总是客客气气,对小儿媳却任意地呼来喝去。

谁说亲情不势力?

孝心没有输赢之说,却会在对比中高下立现。而人性本逐利,臣服于权势富贵原也是骨子里带来的劣根与龃龉。

阿芳只得憋着气洗洗涮涮,默默看着嫂子把大红包和礼物塞到眉开眼笑的婆婆怀中。那一两句奚落与嘲讽,也都当成节日的苦酒一饮而尽。

直到前两年,女儿上了幼儿园。阿芳腾出手来捣鼓卤味,一来二去地做出了些名气。

小摊子上了一次美食节目,食客闻声而动。阿芳便租下一个小店面,起早贪黑地干,这才有些闲钱寄回老家去。

婆婆的态度立马180度大转弯,竟早早地给阿芳一家人晒被子洗铺盖,甚至会温柔地打来电话询问:“好孩子,你想吃什么?妈妈提前给你备好!”

她哑然失笑,看看眼下正熬着的卤汤,心里只飘过中学政治课上被提及了无数次的名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地位是什么?

无非是把能力证明给别人看,让谁都不敢轻视、不敢怠慢、更不敢欺负。


3、你的心态与脾性

孔雀女若嫁了凤凰男,则多多少少要生出些“下嫁”的心态。

春节跟着回老家,穷乡僻壤最容易把内心的优越感彻底激发并释放出来。

我曾听过一个乡下老婆婆吐槽她的城里媳妇:

“人家嫌我不卫生呢,皱着眉头看我炒菜,问我为什么灶台黑乎乎的?

吃饭时,当着所有人的面掏出纸巾来擦碗擦筷,简直把我这块老脸都丢完了!

夜里睡觉怕有虱子,自个儿把床单枕头都带来了!

大年三十让她给祖宗牌位磕个头,她梗着脖子跟我吵,说这是封建迷信!嗬,我看她才是该供起来的祖宗呢!”

老太太讲得唾沫横飞,满脸的不屑与不忿。我斗胆猜想,那位媳妇在婆家的地位应该高不到哪儿去。

能力再强、老公再宠,也无法改变她在公婆眼里的傲慢与无礼。谁让她给自己的定位不是儿媳,而是女皇?

如果你有意看低公婆,那就要做好被对方刁难的心理准备。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作用并反馈的。

事实上,选择一个男人就等于选择了接纳他的原生家庭。那些看不懂看不惯的行为风俗,请以包容的心态一笑置之,更不要主动站到婆家的对立面。

必须注意的是,包容不代表怯懦,一笑置之不等于无底线退让。

几年前,闺蜜第一次跟着老公回家,不想就遭遇了下马威。

原来老公家三代单传,几个姑姑早就恭候多时。一见未来侄媳妇,就一把将她拽入厨房,七手八脚地要把老公最喜欢的菜都教给她。

闺蜜当即拉下脸,冷冷说一句:“我在家也是小公主,抱歉我不伺候人!”

姑姑们面面相觑,从此再也不敢把她当软骨头捏。一家人和和气气,彼此都带着点距离,倒也相安无事。

所以,早早摆出自己的立场和姿态,才能避免走进委屈小媳妇的角色。

该拒绝时,切莫欲拒还迎;该翻脸时,切莫忍气吞声。

一味的退让并不能换来尊重,欺软怕硬永远都是人们心中不可言说的秘密。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在哪儿都一样。

嫁了人,只身进入一个稳固存在几十年的家庭,逢年过节面对一室陌生面孔,说来总有些难言的凄凉与无助。

所以,希望每一个不得不回婆家的姑娘,都有至高地位,都能被温柔以待。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