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凯立M

凯立M原创|天馥锦瑟华年|第六章读三国志

凯立M  · 简书  ·  · 2018-09-11 20:50

      两张画片的图案是一样的,都画的是童话故事里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高天杨和小伙伴儿每天下午放学后,在院门口的空地上,摆上一张小桌子和两个板凳,趴在桌子上,照着图片上的人物,认真地画画。

  院子门口儿的空地是存放自行车的地方,不大也就能放个4、5辆车,空地儿与胡同的街道由三级台阶相互连接。高天杨和小伙伴儿总是喜欢把画画的桌子和凳子放在台阶的边上,画累了,就探头儿看看胡同口过往的车辆行人。

  一两个月下来,两个人画的卡通人物越来越像,在邻家姐姐的教导下,人物在画纸上的比例也越来越协调。接着又让他们画苹果,给他们讲如何画出苹果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应该呈现的样子。一年后,两个人画画的技术长进了不少。有时候两个人在一块,还彼此恶搞下对方的图画。

  小学三年级暑假的一天,接近傍晚,天气稍微还是有点儿闷热,高天杨和邻居伙伴儿,搬着小桌子、小凳子,拿着笔和纸,坐在了台阶的边上,开始画画。高天杨画了一个半蹲姿势的擎天柱,在擎天柱的嘴边画了一个带尾巴的圆圈儿,写着:我要变形!画好之后,递给小伙伴看。

  这个小伙伴儿,接过画来看了看,然后趴在纸上又涂又改,折腾了几分钟后说:

  “你再看看。”

  高天杨凑过身子,往画纸上一看,擎天柱的屁股下多了一个茅坑儿,手里还拿着一卷卫生纸,脑袋边上还画了几颗汗珠子,嘴里喊着:‘为什么?拉不出来!’

  顿时绷不住了,哈哈地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晃动屁股下的凳子,结果劲儿用大了,身体失去了平衡,慌乱中一把抓住了小伙伴儿的手腕儿,结果俩人带凳子一起滚到了台阶下边,从地上爬起来,两个人相互看着对方,用手指了指桌上的画,忍不住又都笑了起来。

  “我喊半天了,让你别抓我,你丫还抓!”小伙伴乐着说。

  “我想,我抓着你,你一使劲儿,我就摔不下去了。谁想到你丫的跟着一块儿下来了!”说完,乐着掸掸身上的尘土,俩人又回到台阶上。

  “你的画呢?该我改你的了!”高天杨问道。

  “歇菜吧你,到时候一嘚瑟,咱俩再摔下去!”

  “嗯,哈哈,也是,现在觉得还挺疼的。那今儿就到这儿吧,大人也快下班了,家颠儿吧。”两个人收拾好东西回到了院里。

  暑假结束,升到小学四年级了,邻家姐姐工作的渐渐忙碌了,没有多余的时间继续教他们画画了,与高天杨一起学习画画的邻家伙伴儿,对画画也失去了兴趣,最后放弃了。剩下高天杨自己,仍然坚持每天画一两副作品,高天杨觉得自己在画画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因为他画出来的作品每次都被人说是拓印出来的,高天杨也不做辩解,随他们怎么说。有一次上美术课时,临摹了一张课本上的古人李白像,结果老师也批评说不能拓印,要自己画,于是当着老师的面又画了一张一模一样的,老师也没话说了。

  从米老鼠唐老鸭、黑猫警长、七龙珠、白雪公主、机器猫、变形金刚、桌椅、板凳、蔬菜、水果、炉子、蜂窝煤,看见什么就画什么。四年级时参加少年宫的一个暑期美术班,每天跟着授课老师临摹维纳斯、阿波罗、沉思者、大卫像……,小学六年里,高天杨画了很多张画儿,当时这是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高天杨也喜欢读书,虽然小时候儿字儿还认得不多,但是看到不认识的字儿就用字典查。自己没钱买书,就和同学、邻居的小伙伴借着看,发现喜欢的内容或者句子就赶紧抄下来,然后和自己画的画儿一起放在画夹子里。

  有一次,在同学的家里看见了一本白话文版的三国志,拿起来翻了两页,觉得很好看,就问同学说:“这本书能借我看几天吗?”

  “这是我爸爸的书,你得问我爸。”这个同学回答说。

  “你帮我问问呗!”

  “还是你自个儿问吧,我爸的书一般都不借人。”

  “好吧,我自个儿试试。”高天杨说完,仗着胆子找到这个同学的爸爸。

  “叔叔,有件事儿想求您。”

  “什么事儿?”他爸爸说话挺和蔼的。

  “我想借您的那本三国志看看,成吗?”

  “哟,你小子看得懂吗?字儿还没认全呢!”

  “我可以查字典啊!您就借我看几天呗。”

  “成,看你这爱学习的样子,就借你一星期,好吗?”

  “行,行,谢谢叔叔!”高天杨兴冲冲地把书拿回了家。这之后每天用3、4个小时的时间看书,因为答应了人家只看一周,所以到周末的时候,一早爬起来就开始看,连早饭和午饭都省了,晚上扒拉几口饭,赶紧接着读,就这样,到还书时,也只是看到了一半。没办法,即使不情愿,还是按照约定,把书还给了人家。

  虽然没有看完全部,但是这本书里对三国人物的和三国事件的描写,给高天杨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长大后,高天杨去过很多家书店,想买那本小时候只看了一半的三国志,可是都没有找到一模一样的,翻看了其他版本的三国志,总觉得没有自己先前看的版本好,干脆就不看了。书店的人推荐看三国演义,高天杨就租了一套,读了一些日子,觉得其中的人物刻画太夸张了,尤其是诸葛亮,都快成仙人了,果断的放弃不再看了。

  关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在牛街拆迁之前,高天杨还特意地跑到原先那个借给他三国志白话本的同学家里,问他的爸爸。

  “叔叔,我想问问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

  “哦,你为什么要问这个?”

  “记得我小时候跟您借的三国志白话本的事儿吗?”

  “嗯,有点儿印象。”

  “当年,我没有看完,只看到了差不多一半儿,后来就把书还给您了。最近我去书店时,买了一套三国演义,只看了几十页就读不下去了。”

  “你说说,为什么读不下去了?”

  “记得在看三国志的时候,里边的人物和事件感觉是真实的,并且曹操、孙权和刘备都是代表各自的利益立场而相互攻击,不像三国演义那样,一是把曹操视作奸臣汉贼,引导看书的人去辱骂唾弃曹孟德。二是把刘备等人刻画的好像武侠小说那样在干着替天行道的事儿,而且各个神通广大。”

  “孩子,你讲的挺有见解。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书中记录的内容比较客观真实,可以看作是第一历史或者说是比较贴近历史。所以没有谁善谁恶、谁对谁错,天下贤能者居之。而三国演义,演义吗,就会有相当多的虚构假象,作者根据自己好恶和民间传说添枝加叶,是一本休闲小说而已。”

  “可是,生活中,人们都把三国演义里写的东西当历史,还有人专门研究。一本虚构的小说有什么好研究的?”

  “人们嘴上说喜欢真理,喜欢真相,实际上人们大多是把符合自己心里和口味的人和事当作真理和真相,甚至听不得反对的意见,历史上指鹿为马的典故听说过吗?”

  “嗯,说的是秦朝的赵高奸佞跋扈,清除异己的事儿。”

  “对。明清的时候,重文轻武,民间大众文化很流行,这种章回类型的小说很容易能被改编成戏曲和评书这些民众能轻易接受的形式。从其中了解到了什么叫忠孝节义,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了解一些有名的古代帝王将相,久而久之,就当成历史了。”

  “那,研究三国演义有什么意义呢?”

  “人活着在世上,无论为了什么,都会产生争斗,有句俗话叫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三国演义里充满的斗争的方法策略,都打着堂而皇之的旗号。并且从书里还能提炼出忠孝节义等普世的价值观,教化民众。”

  “哦,明白了,谢谢叔叔,听您说话真长见识。”高天杨打心底里佩服这位同学的爸爸,可惜的是自己以后不得不离开牛街,再难有机会向他请教了。

  一九九八年搬迁后,曾经装满图画和手抄的大个儿绿色画夹子已经破旧,里边只剩下一张女孩子的素描画像,还有一条已经褪色的红领巾,上边有隐隐约约的字迹,写着:一九八九年宣武区工人俱乐部慰问会。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