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Kidult

如果时光倒流,我会如何走好产品这条路?

Kidult  · 简书  ·  · 2018-03-02 18:40

产品经理 10 倍速训练营开放报名后,我收到很多同行的询问。其中有不少关于做产品的困惑,上至业务模型和团队管理,下至文档和沟通细节。再次让人感叹,做产品就是一个字,难。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市场对优秀产品经理的渴求。春节后各公司都开启了招聘模式,在微信里久不联系的朋友开始相互打招呼:「最近有没有靠谱产品推荐?2-3 年经验,能扛大需求,最好还能带团队。待遇都好谈,关键要能干……」

前段时间,一位非常优秀的产品前同事刚跟我透露出离职意向,马上就有很不错的团队来询问怎么能挖到。在集团公司做 VP 的朋友也找我探讨,要怎样加速产品经理的培养,因为这已经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变量了。

PM 群里甚至流传这样的评价:

一将难求,大概就是最好的注解了吧。

最近在为训练营集中备课,对过去很多曾经困扰我的问题,都有了新的思路和感受。不过,最强烈的感受是一种恍然大悟后的懊恼:

为什么,当年没有人告诉我这些!

为什么!

我可以安慰自己,每个阶段对问题的思考层次都会不同,这与个人心智成长紧密相关。按照德雷弗斯模型(Dreyfus model of skill acquisition),从新手到专家的五个阶段,一个都不能跳过(只能找到窍门加速通过)。

image

道理好懂,情感上却难以接受:这些道理现在看来明明很清楚啊,当时怎么就想!不!明!白!脱胎换骨可以用时间换,也可以用跟高手偷师来换。仅仅靠自己探索自然生长,会浪费多少成长时机!

想一想,10 年前还没有微信,下一个巨头的成长一定不需要 10 年。想一想,V 神 19 岁写出以太坊,再给 5 年,区块链会有怎样的发展?想一想,00 后的 CEO 已经入场,3 年后会把我们抛在身后多远?

真正让我后怕的,不仅是过去走过的弯路,而是越来越意识到:

产品能力和个人的综合能力是同构的。

(什么是同构?)

产品能力强,个人成长也会更顺利。

职业发展也好,业余爱好也好,写文章也好,做网红也好,都是围绕「产品」在不断迭代。如果能想明白做好产品的逻辑,没理由做不好大部分的事情;能做好一个产品,没理由人生还一路迷茫到尽头。搞砸产品,也许有投资人买单,还可以东山再起;搞砸自己,机会成本只能自己咬着牙掏。

在我所经历的岗位中,产品经理承受最多压力,也最具成长性。产品经理难培养,因为内隐知识太多,不如技术/设计容易模块化和复用,如果没有极大的试错空间或者有人手把手教,真的很难提升

过去每个阶段的困扰,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用户和需求之惑

刚入行在网易邮箱做产品的时候,还没有 BAT 这个指称,圈内总共也没几个用户过亿的产品。一毕业能加入亿级用户的团队,除了幸运,扑面而来的是各种困惑和手忙脚乱:

  • 需求?怎么分析需求?需求来自哪里?哪些优先级更高以及为什么?MRD 和 PRD 都是什么?要怎么写?嗯?还要画图……?!
  • 开发流程?不同岗位怎么分工?流程这么复杂?上线有这么多准备?怎么每天要跟那么多人沟通?我真的明白其中用到的每一个词吗?
  • 用户?天天说用户,用户到底是sei?我是用户我就能代表用户了吗?用户量那么大,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用户反馈那么多怎么看得过来?
  • QQ 邮箱的增长势头很好,是如何做到的?作为 Foxmail 的忠实用户,很想了解张小龙做产品的思路……

现在想来,如果不及早锻炼对用户和需求的洞察力,得坑害多少队友……

image

(怀旧一下。一入行就有这么强的对手,被虐也高兴啊……)

应用和协作之惑

对用户的困惑让我转做了一年用户研究员,后来到了腾讯,做社交搜索的产品经理。7、8 年前真的还没有什么大数据的概念,作为最大的社交网络,腾讯已经在用机器学习做数据挖掘。天天要跟做数据挖掘的博士们沟通,我的困惑更多了:

  • BC/RBU/GBU/SVM/Corpus/DM/Scrum…… 天啊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后台架构,数据接口,数据流,生涩难懂的搜索和推荐算法……都得搞懂吗?
  • 数据结构和底层架构如何影响业务逻辑,C 端信息架构又要如何设计?
  • 如何同时跟 N 个业务部门合作?新业务如何对接?通用搜索服务如何支持腾讯这么多产品线?
  • 社交搜索是个什么场景?是不是伪命题?有哪些可能的应用?技术要如何与用户需求对应?

产品经理需不需要懂技术?现在想来,如果当年没有这段经历,现在的 AI 大潮我真的能赶上吗?

image

行业和模式之惑

后来到了移动端爆发的时代,经过两年跨终端平台交互设计和团队管理的锻炼,加入了当时行业中成长最快的微信支付团队,挑战再次升级:

  • 移动端为什么场景为王?产品设计如何为场景服务?
  • O2O 到底如何落地?2C 业务和 2B 业务有何不同?
  • 跟面向单一人群的产品不同,面向多个行业的平台怎么搭?
  • 如何用服务设计的理念,帮助不同行业提升运营效率和效果?
  • 如何以有限的资源,百倍提升效率和放大影响力?
image

看过真正成功的团队走过的路径,才理解什么是指数型组织(ExO)。

至于后来创业需要面对的商业模式设计、 PMF 和 MVP 试验、产品载体和渠道选择、团队建设和管理、营收业绩、公司运作、投资和股权等等等等,又是更复杂的话题了。

总有一些经验和教训,来得太晚

一路跌跌撞撞走来,对很多困惑来不及仔细思考和总结,有时候事后一拍大腿:

当时怎么就没有想明白呢?

是啊,当时怎么就没有想明白呢?

因为职业发展还有一条隐藏的辅助线,叫做个人心智的成长。当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还不足时,不要说应用了,根本都不知道其实还存在各种高阶模型,可以降维打击种种难题,比如:

  • 用经济学的供需视角和货币流通来看待产品和市场
  • 用大五人格理论作为用户画像的假设
  • 用行为改变理论去改善体验触点的设计
  • 理解认知偏差和有限理性,改善决策质量
  • 用 Triz 算法生成几倍数量的方案和创意
  • 用系统动力学分析系统角色、数据流和生态演化
  • ……

经过这些年多次自我迭代后才明白:

最有效的学习来自源头知识,以及发现反常识,它们才能在相对靠谱的方向,帮你突破原有的认知边界

可是当年没有那么多渠道和学习资源,甚至连微信都没有(🙂),更不要说有课程会教你识别反常识的陷阱

  • 产品经理的工作核心并不在沟通/创造需求/项目管理/体验把控……
  • 头脑风暴非常低效
  • 竞品分析本末倒置
  • 很多产品文档的思路和结构是错的
  •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很多时候也是错的
  • …………

毕竟,一些课程就是以此为核心的 🙂

而且,无论什么课程,老师的实战经验很重要,有没有独到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更为关键。除了 8 年从产品一线到产品管理、从初创产品到亿级产品的实战经验,我还是孜孜不倦的学习者:

  • 从产品到用研,从用研到设计,从设计到管理,从管理到创业,都在 3 个月内成为团队骨干
  • 运营公众号 HackYourself 和 ArtxCode,长期输出心理学和编程文章
  • 半年内完成 MIT FabAcademy 横跨 3D 建模、电子电路、数控车床、嵌入式编程、智能硬件等数字生产流程的高压课程,顺利毕业
  • 3 个月完成 Udacity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纳米基石课程和 5 个 TensorFlow 实战项目,拿到学位

找出通用的高阶学习方法,不仅用于提升产品技能,更可用于建立个人学习系统,这是我真正感兴趣而且擅长的课题。

欢迎你跟我一起打怪升级,在曾经让众多产品经理困顿迷茫的路途中,hack 出一条成长快车道。

课程费用和其他详情,请加微信咨询:


产品经理入门心法系列:

场景化设计系列: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