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韩数

回望2019,2020我想用技术做一件有趣的事儿 | 掘金年度征文

韩数  · 掘金  ·  · 2019-12-16 06:04
阅读 63

回望2019,2020我想用技术做一件有趣的事儿 | 掘金年度征文

今天早上上课的时候突然看到掘金的年度征文活动,这是我第一次以一个技术输出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参加这次活动,回望我的2019年,我心里就只有一句话:这时间过得太他妈快了,快到我去回忆往事的时候,去年春节的场景历历在目,仿佛就跟发生昨天刚发生一样,也可能每天的生活就像复制粘贴一般,除了少数的几件事,我不知道我这一年都干了啥,我每天上课,看书,睡觉,玩游戏,刷B站,依然没有女朋友,依然喜欢睡懒觉。

没有惊喜,但也谈不上失望。

2019年是我在掘金上写技术博客的一年,这一切的改变从最近一年多慢慢有人向我请教技术问题开始,从那个时候,我开始逐渐意识到,原来我已经不是当初动不动去群里提问的那个对技术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年轻人了,我也可以通过我自己的知识去帮助别人解决一个问题,这种感觉很奇妙,不止是对时间流逝自己成长的那些没用的感慨,而是另外一种感觉,自己终于有能力去做点什么了。

八月份到十二月份四个月的时间,我在掘金上写了35篇文章,接近十万字的技术笔记,除了一些其他零散的文章,系统地写了三套面向后端的初级入门教程:

  • 废话设计模式系列
  • 面向后端的Nginx初级入门教程
  • 面向后端的Docker初级入门教程

以及还没有写完的JVM区块链 和正在写的Hadoop

其实刚开始写博客我心里还是非常担心的,会不会写的不够好?误导了那些阅读我文章的新人。

因为怎么说呢,随着自己接触编程时间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某些博客太操蛋了,很多人遇到了一个问题,然后去百度上搜索解决方案,经常被那些不负责任的技术博文耽误了大量的时间,有时候换一篇文章点进去吧,发现还是之前看的那一篇,仅仅就是换了个标题,当时心情就看乔碧罗和蔡xx连麦一样,乔碧罗说你要给我跳舞我才能露脸,蔡某某说那我给你跳个鸡你太美吧。心情不能再糟糕了。

写技术博客要做到的最低要求就是要为你的读者负责,保证你的大多数读者跟着你的思路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后来有一天,我上课闲的没事儿,就想看看自己的文章会不会被别人抄走,本来没打算报什么希望的,知道自己写的啥水平,后来竟然发现我的文章被某N和某条的作者转载了过去,即使他们什么都转载了,唯独没有转载我的名字,但当时我的心情并不那么糟糕,反而有点小高兴,原来我写的东西还是有那么一丝丝的水平的,就像一个人初出茅庐拍电影结果做盗版的看上了,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被抄袭被盗版这件事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行业的一种认可。

同时在写博客的过程中,自己的技术更加的稳固了,因为在写的过程中,需要查阅非常多的资料去支撑自己的论述,技术应该是严谨的,一个概念的错误,可能就会把阅读的人引入另外一个错误的方向。所以,写博客并不是一项单方面浪费时间的工作,而是一个作者和读者互赢的过程。

然后随着我写的博客慢慢地变多,我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定理,就先叫韩数定律吧(滑稽)。

任何一项理论都一定来源于生活,因为是生活给予了他们灵感,但是生活并不是十分复杂的,所以任何深奥复杂的理论一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所以以后再遇到什么复杂的难以理解的技术概念,别急着挠头发,先不妨去联系一下自己的生活,没准分布式存储和初中看小说都能扯一块去了呢(详情:写给后端的Hadoop初级入门教程:概念篇),这个时候再去理解这个概念就会容易很多。

2019年,我和往年一样,读了60本以上的除了技术以外优秀的书籍,完成了自己的全年书单,这些书籍让我从其他的角度来反思技术本身,技术对于我们工程师意味着什么?它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直到我看到自己文件夹里面哪些我曾经写过早已落满灰尘的代码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这一切的答案:

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技术不应该独立存在。

如果没有转化成切实相关的产品,为这个世界创造一点好的或者坏的价值的话,那么,那些终日躺在文件夹里无人问津的代码,即使写的再牛逼,也是垃圾代码。相反,如果一段代码最终成为了一个产品的一部分,那么不管这个代码写的有多垃圾,那我们也应该认为这段代码是有价值的。对于一款产品而言,只要能达到要求,用什么技术去实现是无所谓的,但是对技术而言,去做一件无所谓的产品是不行的,无所谓的产品最终一定是会失败的**。所以身为一个程序员的我们总是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技术相对于产品来说总是可替代的**,我曾经想过当我四十岁的时候会不会依然在写代码,但我现在觉得这有些不太现实了,毕竟资本的世界是残酷的,即使我们非常热爱编程这项工作,但是应该没有什么公司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员工的梦想买单。而那些四十岁之后仍然在做技术,写程序的人,他们通常写的是面向未来的代码,因为他们的工作是解决某一部分还未解决的问题,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仅仅是机械的编写程序实现他们的想法。

所以技术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意味着什么?我想,技术意味着一种方式,技术会我们的人生会多一种选择,同时也会为我们体验这个世界增加一种新的维度,不懂的技术的人,看到淘宝双十一,一般就只是一句,我操,牛逼,这服务器都没炸,但也就点到为止了,但是明白技术的我们显然会看到更多背后的细节,我们会看到产品背后的东西,发现一辆汽车外壳里面那些机械的美感。

而且有时候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会儿,去关心一下技术之外的事情,也许是看个电影,也许是读几本书。

真的,天天写java后端代码我感觉的人生简直没劲儿透了,太他妈没劲儿了。

技术对于我们而言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

今天这篇文章我并没有说很多技术上的成长,技术上的总结其实是没什么好看的,我一个后端的总结了半天,这个时候一个学前端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毫无收获。而且我们平常学习一个框架,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神奇的方法论,什么那本书放枕头下,知识密度从高的地方渗透到我们知识稀疏的大脑里,睡了一觉第二天全都会了,这种方法我试了,没有用的,骗人的,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上来:

找一套网课或别的资料,干就完了

同时我也没有什么工作上的总结,我,一个单身狗,在校大学生,社会阅历少的吓人,唯一能拿得出来的总结就是今年没怎么挂科了。

所以其实我更想总结的是我一年多来思维上的转变,从一个阅读者变成一个输出者,从一个认为技术即是代码的思维转变成技术应该服务于产品的思维,这一年中,我更多的是思考,从各个跟技术毫无关联的领域去思考技术本身,我相信这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你读一本小说最后也一定会对你的技术产生影响的,可能并不明显,但一定在某个地方悄悄起了作用。

现在我们把时间拉回到我暑假和朋友打赌的那一天,再看看现在的我自己,有时候成长真的就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儿,当你从今天回望昨天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今天的你相较于昨天的你产生了什么变化,但是当我们把时间的尺度拉的非常长的时候,再回望这一切,成长就那么悄无声息的发生了。

所以,对于2020年的展望,我更想用自己的技术去做一件自己觉得有趣的事儿,不去想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过程爽就完事儿了,这样毕竟我的代码对于这个世界而言,或多或少地发挥了一点点它的价值,而不是落在角落里吃灰,同时,我也会更加勤奋地去继续做输出,包括数据库,Netty都会安排上,2019年下半年,非常感谢那些关注我支持我的朋友们,谢谢你们让我赢得了这个赌注,由于篇幅的原因,CCTV就不先感谢了。

非常感谢此刻正在手机或电脑前看这篇文章的你,你们的阅读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欢迎你把自己的下一年的愿望评论到本篇文章下方,当到2020年这个时候的时候,我们再共同回到这里,一起看一看2019年的那个自己和2020年的自己有了哪些变化。

不用担心愿望灵不灵,放心,我,韩数,有人儿,我已经给天堂人间办事处的愿望负责人联系好了,你把愿望写到这篇文章下面,回头免登录自动录入天堂愿望管理系统,放入队列,依次实现,绝对靠谱。

最后:

大家好,我是韩数,思路清奇,写法风骚,关注我,有你好果子吃,(滑稽)

本篇文章没有技术总结,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掘金年度征文 | 2019 与我的技术之路 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