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洛塔锁姑娘

一个网购10年的资深败家女王,想要对女孩们说......

洛塔锁姑娘  · 简书  ·  · 2019-02-28 09:08



1


2019年的上半年,工作照旧,生活照旧,我们的步伐很一致,几乎是千年不变,万年不改。除了衣橱里多出来的一堆可有可无的衣裳、包包,化妆镜旁边品牌各异琳琅满目的化妆品、面膜,还有款式新颖,可以彰显气质的高跟鞋。


或许,家里偶尔还会有几样你去年添置的生活必需品,但我敢说,这些生活必需品肯定没有你的衣服、包包,还有化妆品多。


从2017-2018年间,我的购物情况是这样的:



每天收不完的货,每天拆不完的包裹,连快递小哥都可以准确无误的认出我,叫出我的名字,然后笑盈盈的把不同的包裹送到我的手里。


我的名字在快递界,成了常客。在老家的时候,明明去家里的那截路比较难走,一般情况下,快递员都让人走出去几百米接包裹,可我不一样,快递小哥每次都笑呵呵的给我送货到家。


买菠萝蜜的时候,晚上20点,快递小哥一脸堆笑的给我抱进屋。买20几斤儿童玩具车的时候,快递小哥依旧破例帮我扛到家。



我的购买力在快递小哥那样贴心的服务之下越来越强,家里用的,身上穿的,甚至嘴里吃的零食,统统网购。除了早餐店和面包店,其他实体店里永远看不到我的身影。


到后来,连面包都是在网上买了,有名的脏脏包,还有海苔小贝,以及全国各地的美食,只要网上有的,就决不去实体店。



“超级会员”于我,是一种荣耀,“败家女王”于我,是一种从内到外的爽歪歪。家里小到洗碗布,牙签,大到锅碗瓢盆,沙发电器,需求不断,购物不止。


网购对我来说,是必须,也是刚需。


看到网购回来的东西,相比实体店便宜太多的时候,那种占了便宜沾沾自喜的心情应该是大多数女孩子共有的心理。


没有人会想要去买一个质量相同,实用对等,但是价格却高出网购商品好几倍的东西。



于是2017年底,我的支付宝账单突破了10W+,当时我自己都吓一跳,不知不觉中,竟消费了这么多钱,这倘若在实体生活中,不一定会消费这么多米米吧?


那一年,蚂蚁智能预测了我的2018,是三个字:“小确幸”。



2


2018年,我搬到了长沙,在新的地方,我曾一度暗自窃喜:这一下,交通更方便,收快递更便捷了。


刚到新的地方,对周围环境不熟悉,于是继续从网上搜寻自己想要的一切,吃的,穿的,用的,还有玩的。


某宝上真是应有尽有哇,没有你买不到,只有你想不到。我买过纸巾,买过发胶,也买过面包和辣条,我还买过许多知名论坛的账号,是的,连账号都可以买。


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有购买的念头,不管什么,第一时间想到网购。


其实到2018年,我的网购经历已经长达10年之久了。


我周围的朋友会跟我吐槽某宝,她们说根本不喜欢用某宝,假货多,而且售后难。有朋友说,她在某宝买过一条裙子,收到货之后发现裙子有瑕疵,她不想要,想退,可卖家语气很硬,一口咬定自己的货没问题,称如果退回,不负担她的邮费。


朋友是个嫌麻烦的人,最后裙子没退,也没再穿,就放在家里压箱底了。


我听了提醒她,你可以投诉卖家啊,有客服会介入的。


可她摇摇头,说算了,麻烦,只是以后不上他们那里购物就是了。朋友也是一个网购达人,只是她很少用某宝,她用别的APP购物。


我一直用某宝,是因为用的时间长,习惯了。后来我发现,某宝上面的卖家会看人下菜,对待老账号客户提出的售后问题,她们二话不说立马解决,而且殷勤的不要不要的。


但是,如果是新账号客户,售后问题可能就没有那么顺利解决了。这也就是我的朋友当初遇到售后问题,客服态度却强硬的原因了。


但不管怎样,那些都是从前的我的购物经历了。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吐槽什么,或者宣扬什么。我只是想要告诉那些还沉迷于网购之中的女孩子:理性消费比什么都强。


3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我每个月的网购值都在个位数,有时候甚至为零。


我为什么会突然从网购界退出?我为什么能够突然变得理性了呢?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有自身的,也有外在的,更多的,还是外在的一些因素吧。


而我这里想要说的,是我选择脱离网购之后,我的生活情况,以及我的心理状态。


网上有一句怂恿女孩购物的话,特别火,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买买买,卡刷爆了,心情顿时就嗨了。


其实这是一种病态的消费观,却被广大女性友人所喜爱并宣扬。在买买买的同时,还要用一句潜台词来安慰自己: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


什么叫对自己好呢?怎么样才算是对自己好呢?


买一大堆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对自己好,没错,但是这些自己喜欢的东西里面,有刚需品吗?它们是在你的购买能力范围之内的吗?


还是说,月薪3000的你,花2000元钱买了一套衣服,再花1000元钱吃了一顿大餐,这样就是对自己好了?


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轻松惬意,对自己好没错,想要自己过的更好一点,精致一点,也没有错。


我有一个特别好的闺蜜,我们一起聊天的时候,她曾经告诉过我,她说,等我将来有自己的房子了,第一件事就是要往冰箱里放满酸奶和巧克力,每天打开冰箱,喝一杯酸奶,吃一块巧克力,这样的生活就特别美好哇!


当时,闺蜜的话让我不以为然,现在想来,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标准不一样,对待幸福的要求也不一样。怎么样才叫对自己好?我想,应该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完成它。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很容易快乐,而有的人总是不停的忙碌,却一刻也感受不到快乐?


那是因为,他们对待幸福的标准不一样。


幸福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公平对等的,而简单的人总是最先得到幸福的那一类人。


这10年,我根本就不敢想,我如果脱离了网购,会是什么样子?因为,我压根就不想脱离这个群体,我想要一直剁手下去,我想要一直当我本以为豪的败家女王。


当我闲下来,忍住不再剁手,不再一需要买东西就上网的时候,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我惊喜的发现,原来我拥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来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同时,也拥有了更多跟家人相处的小快乐和小确幸。


4


2018年底,我的购买力是这样的:



从10w+到2w,这其中的落差还是很大的。我用10年的时间来累积我的幸福力,后来我却发现,我的幸福并不能从接收快递,拆开每一个包裹里面获得,我的幸福也不能从一遍又一遍的花时间淘实惠中来获得。


10年时间,我从一名国企职员,到自主创业者,再到一名宝妈,买买买并不能带给我长时间的心情愉悦,相反,买买买带给我的是麻木,是与社会的脱节,是每个月不下2000的花呗账单。


这10年,我的学习力没有提升,我的工作技能没有提升,我的存款也没有增加。


10年时间,可以让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在她所专注的领域取得很不错的成绩了。10年时间,可以让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人寻找到更好的方法改善她的生活了。10年时间,还可以让一个理性与智慧并存的人获得她所想要的更多东西,实现她心中的梦想了。


可这10年,我除了有一个10年的网购经历,一直在超级会员和黄金会员之间浮沉,信用分蹭蹭往上冒之外,我依旧一无所获。


这些年,我似乎花了太多时间在网络购物上面了。淘回来的实惠,只是短暂的快乐,快乐过后,依旧是无止境的空洞和麻木。


某APP上有这样一个提问:你能坚持多久不看手机,为什么?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现代社会,干什么都需要手机,只要你出门,只要你购物,只要你跟外界联系,就需要手机啊,怎么可能不看手机?!除非你不出门,不吃不喝,不跟任何人联系,可这跟原始人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回答后来引来了众人的围观和点赞。


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现状。


5


我不能屏蔽网购,我也不能从此完全拒绝网购,只是我会尽量减少网购的时间和精力,想要买什么,直接去实体店买回来,这不见得就比网购的钱花的多。


网购的纸巾,成箱成箱的搬,因为那样便宜。可就因为家里有囤货,我们便不会懂得去节省,因为用完了还有。我们去实体店,虽然贵点,我们会更懂得节省,知道用完了还要去买,然后会花更多的钱。


不单单是纸巾,生活中其他东西也是一样的道理。贵有贵的理由和好处,而便宜也有便宜的劣处。


从营销学的角度,薄利多销、从众心理是廉价物品的销售方式。最初是会聚集一定的人气,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事物的认知丰富后,这种红利会越来越淡薄。


其实贵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真的会体现出你现阶段的一种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的东西贵,可它除了贵,真的就没有其他的毛病了。


现在,我会把网购的时间分出来,花在读书上,花在对以后的人生布局规划上,花在对 家人更多的陪伴上。


我的淘气值在一点点减少,这竟让现在的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我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购买力还会降,降到为零。因为,购物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不再是刚需和必须。



提高生活品质,提升自己的学习力,以及通过事业上的成就和家人的满足来获得自身的幸福感,这才是现阶段的我的目标和追求。


这就是我,一个网购10年的资深败家女王,想给所有还沉迷于购物消费中的女孩一句忠告:永远不要相信“心情不好,买买买就好”这样的屁话,只有合理规划,理性消费,你才能真正体验到心情愉悦,也才能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买买买不是不可以,而是在买买买的同时,一定要想清楚,你心里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最后,愿每一个美好的你都能过的更好,飞的更远。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