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箬水B
爱诗词,喜古文,痴迷悬疑推理小说~ 喜画画,爱书法,只懂皮毛不甚精通~ 爱旅游,喜美食,最喜却是宅于家中~ 一卷书,一杯茶,便可消磨一天时光~
今天看啥  ›  专栏  ›  箬水B

食堂里的生存法则

箬水B  · 简书  ·  · 2018-08-08 20:31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这句话在古代适用,今天仍有深刻的意义和现实根据,今天我们不说国家社稷,就单来谈谈“食”这件事,其中的“食”字在现代大被解释为“吃”。

    由于从小离家求学的原因,我混迹于各种食堂,对于吃饭这件事感触颇深,把“食”放在第一位是有道理的,人对于吃饭这件事的热情是空前的,尤其是在公共食堂这样的地方。

    初中的时候我还没有体验到那种竞争的激烈,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住宿的学生比较少,而且,学校是没有食堂的,是由外面的饭店供餐的。那时我们的饭菜是定量的,一人一勺,没有偏颇,当然,个别吃不饱的也可以最后去加菜。

    高中的食堂,在我的印象中简直就是难吃的代名词,无以复加的难吃,甚至一度走到食堂的门口就已经饱了,真的不知道高中三年是怎么熬过来的。虽然难吃,食堂的饭菜还是需要抢的,当然,我去参与的次数实在不多。

    大学的食堂,简直就是天堂,我们学校大大小小的食堂加起来有七八个之多,每个食堂之间是存在竞争关系的,竞争势必会带来压力,所以新菜品层出不穷,连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加北方胃都不得不折服于这南方的食堂。

    好吃的自然是需要排队的,但好在食堂多,人员也不是很集中,要说竞争很是激烈的的就是每季推出的特色窗口,冬天的小火锅,夏天的麻辣香锅都是我的最爱。每每窗口的阿姨戴着麦喊才能听到声音,当然,由于价格比普通饭菜要贵,总不会每天吃,只能周末打牙祭了。

    然而工作之后,我才感到深深的压力,因着公共食堂有补助,相对外面的很是便宜,而且是半自助的形式,意思就是能吃多少吃多少。

    这个时候,人们那深埋在骨子里的“不赚便宜就等于吃亏”的理念就发挥的淋漓尽致了。不管吃不吃得完,爱不爱吃,都是拿了再说,能拿多少拿多少。反正我已经付钱了,不能吃亏呀,吃不完倒掉就好了;还好食堂是严禁外带的,要不然,我觉得一人刷卡,就足以全家吃饱了。

    食堂一共两层,每层有一个刷卡的机器,每天有近500人吃饭,可想而知每天的吃饭队伍有多壮观。由于有些部门的人员下班时间比较自由,不需要打卡,所以自然而然的会早早的去排队。这就导致了,认认真真上完班,打完卡的人到了,就没有菜吃了。然后导致,每天下班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大家开始蠢蠢欲动的,想要偷偷溜走,赶快去吃饭,要不我们就没有饭吃了。然后,导致工作不认真,看吧,多么的可怕。

    每每排在后面的人就开始抱怨,怎么又没有菜了呀?然而,想的便是,明天我要早来,看到想吃的一定要多拿,这样就导致,后面的人继续没有的吃,恶性循环就开始了,周而复始。

    所以说,公共食堂这样的地方,竞争激不激烈,不单单取决于饭菜好不好吃,很多时候是取决于能不能占到便宜,能占多大的便宜。

    在吃饭这件事情上,人们和动物一样有着极大的热情,在公共食堂里的竞争,就像是动物界的“物竞天择”一样,都是无时不刻为了吃食而不断争斗。

    这样说起来,我突然想起一男同学,我们初中同班、高中临班,每每中午,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排队自然也是第一个,从初中道高中,一如既往。我想是对于吃这件事足够疯狂,才会有这样的举动,我曾经深深的不以为然,不过现在,我深刻的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算了,每每安慰自己,我这么胖,还是少吃点儿,全当减肥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