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临海的鱼_dc43

【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18 WOOP思维:张力如何变成行动力?

临海的鱼_dc43  · 简书  ·  · 2021-01-15 13:53

心理对照法:先想好处,再想障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对照所产生的行动力,要远远比只是做积极幻想,或者只是想消极的障碍要大得多。

需要说明的是,心理对照的顺序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先想做成以后的好处,再想可能遇到的障碍。

心理对照最大的好处,是既通过乐观的幻想,保留了目标带来的张力,同时,又把幻想拉进了现实,让目标切实地跟现实发生联系。

执行意图:治疗拖延症的有效工具

执行意图被戏称为“大脑黑客”。执行意图是怎么做的呢?就是让你在设想未来要做什么的时候,用一个条件语句——“如果……就……”。

你可以试着把“如果”设置为那些非常简单明了又醒目的时间地点信息。比如,“如果我吃完晚饭,我就会翻开书看几页”,“如果我感觉到睡意了,我就会把kindle放到床边而不是手机”。一般来说,你预埋的行为线索越具体,到这个时间地点以后,行为线索越能触发行动。一旦你真的做了这样一个计划,你执行的概率要远远比普通的计划要大得多。

WOOP思维:克服障碍的计划

W ——Wish,就是愿望的意思。

O——Outcome,最好的结果是什么,这两项是增加目标的张力。

O——Obstacle,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

P——Plan,计划。

我们经常说,人要仰望星空,才会觉得生活有奔头,也要脚踏实地,才不至于让自己迷失在幻想中。WOOP思维就是一个让我们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工具。

那你就可以提醒自己“如果我到了家,吃完晚饭,我就会坐到书桌旁,拿一张纸,把这个课程重新打开,按照课程的做法,来想想我没有达成的愿望和可能的障碍。”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