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look童童妈
坐标长沙,主业带娃,兼职码字,关注亲子阅读和...
今天看啥  ›  专栏  ›  look童童妈

读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儿童自我状态

look童童妈  · 简书  ·  · 2021-06-02 16:03

上一篇我们说到了“虚假的自我”。

处于“虚假自我”的蛤蟆先生感觉非常不快乐,很悲伤,还感觉备受责难。

当苍鹭医生问蛤蟆当时处在什么状态下时,蛤蟆回答说,“当时的感觉就和小时候一样,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孩子”。

苍鹭医生把这个状态称之为 “儿童自我状态”

01 什么是“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一个孩子刚出生时,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作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

脑科学和发展心理学提出了“经验塑造大脑”的概念。

我们每个人出生时的“出厂设置”大体相差无几,真正让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是我们从小到大的经历以及在经历中的感受。

我们的每一次经历每一个感受都被存进了大脑中,串起了成万上亿的神经元网络。同样的经历伴随的感受多次重复时,这段神经网络就会被不断激发,久而久之,特定场景下的特定行为会触发同样的感受。

02.自然型儿童与基本情感

我们的某些 基本情感 是与生俱来的,这些基本情感包括 “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所有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自然型儿童”,这是整个“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出生的第一天起,这些天生的情感就开始运作了。随着这个孩子的身体逐渐强壮,他的情感世界也丰富起来,能量也更加充沛。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起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孩子的意识产生影响。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父母或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孩子需求敏感并且能及时满足孩子需求,经常鼓励孩子的父母,更有可能养育出有安全感的、快乐的、自信的孩子。

相反,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甚至经常打骂孩子,那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要承受更多的压力,情感体验也偏向消极。

比如,在蛤蟆的童年经历中,母亲的忽视和父亲的责骂,让他感受到的就是悲伤和恐惧,这种情感体验一直延续到他成年之后。

03适应型儿童与婴幼儿时期的寓言

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

自然型儿童是儿童自我状态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适应型儿童。

为了引出适应型儿童这个概念,苍鹭医生给蛤蟆说了一则关于婴儿时期的语言。

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都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

蛤蟆不太喜欢这个故事,他说如果这个人是他,他会选择以最快的速度逃离。

但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力量太小了,他无法逃离。

是的,我们无法选择出生时的父母,所以只能选择无条件地信任和依赖他们。

一个孩子会拥有什么样的父母,就像买彩票,得靠运气。

生命的第一要务在于生存。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父母,为了生存下去,婴儿必须快速地学会适应,适应新的环境,适应自己的父母。

这就是我们在婴幼儿时期就发展出的适应型儿童状态。

不论人们年纪多大,都可能处在儿童状态。人们进入儿童状态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