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格里哦
觉悟社·君山隐修会高层。爱生活者。 知乎: https://www.zhihu.com/people/jikcs LOFTER: http://jikcscs.lofter.com/ 十五言: http://www.15yan.com/i/feng-ge-li-e/ P站: https://pixiv.me/jikcs 白熊阅读: https://www.bearead.com/book.html?bid=b10089866
今天看啥  ›  专栏  ›  风格里哦

偶像AKB48专题11:秋元康——从国民词人到偶像教父(下)

风格里哦  · 简书  ·  · 2018-01-30 15:52

“与其说一件事情的流向是由我所决定的,倒不如说是事物本身自我进化与增殖的结果。而观察这种生命的自我成长,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秋元康


最初,AKB48在选定秋叶原剧场时,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楼层中间的两根承重柱。整层楼的空间是有限的,在留给演出剧场的区域里,无论怎么设计,这两根柱子都避不可免会严重影响到观众席的视线。如果按一般人的思维,就会把它们视为“无法移除的阻碍”,因此不得不选择放弃。因为这看起来确实属于“无法解决”的困难——按正常逻辑推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拆除柱子,但是对于建筑物而言,承重结构又是不可能拆除的。至此问题陷入了死结,找不到出路,就只能放弃。

那么,是否真的无解呢?很多问题的答案之所以固定,是因为受到了问题本身的限制。出现在考试试卷上的问题,为了保证考生能够理解出题人想要的回答,题干中自然会有条件限制住答题的思路。可是现实中是没有这种限制的,能否破解难题,无非是看决策者能否突破一般思维的限制。

“比如像文章是没有所谓正确答案的。我认为这很有意思,我的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是不存在“正确答案”的,对吧?这就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两根柱子既然无法移除,那么大可不必再纠结于此,而是回过头来追本溯源——之所以要移除柱子,是因为它们遮挡了视线。为什么遮挡视线不行?因为这会影响台下观众的体验。那么,不一定要解决柱子,解决好视线和观众体验的问题,自然就不需要再去管柱子本身。于是,秋元康做了两件事,一是在柱子上贴上镜子,这样观众就能从镜面反射中看到位于视野盲区的成员,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遮挡带来的影响;二就是把这两根柱子本身作为卖点,让它成为AKB48秋叶原剧场的标志。因为这两根柱子的存在,观众席的位置好坏就会产生区别,对台上成员的站位也会有相应影响,这就给双方都带去了主动寻找更好位置的动力。对观众而言,当他们第一次见到近在咫尺却还要从镜子里观察台上成员的场面时,新奇感取代了本来可能出现的不满;对于成员们而言,在被柱子挡住的时候,仍然需要全力以赴地演出,而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争取让自己站在不会被挡住的中心位置。把缺点变为特点,这样的安排在如今看来,堪称绝妙。于是,秋元康让高桥南每过一年就在柱子上贴上一张纸条,象征着AKB48又长大了一岁。他告诉女孩们,等哪一天纸条贴到顶了,就把柱子拆掉,或者换到更新更大的剧场。

一晃十多年过去,贴纸条的女孩已经离开,但留下来的两根贴满粉色横条的柱子,却继续作为AKB48的象征伫立在秋叶原剧场。


从AKB48是如何解决诞生之初面临的第一个困难的,就足以窥见秋元康的经营和处世之道。乐观精神、自信、不走寻常路、可以曲线救国但绝对不会妥协放弃——这正是日后AKB48在面临种种挑战时的制胜法宝。与许多成功人士一样,秋元康在自嘲和幽默感方面也是佼佼者。比如,AKB48在剧场外举行的第一场正式演唱会,标题就叫“柱子终于不见啦!”;《大声钻石》这首单曲在发售时曾经出现了一阵小风波,发售前一周就有人在网上上传了偷跑的歌曲片段。于是,之后在NHK演播厅举行的演唱会,名字就叫做——“这次的音源不会也流出了吧?”;而AKB48第一届总选举活动的标题,叫做“向神起誓,我们真的是认真的”;最耐人寻味的是,在一些AKB48相关节目里出现的“恋爱禁止条例”标语后面,会跟着一行括号内的小字——“不被发现就可以哦”……

因为音箱故障不能演出,那成员就下台来跟观众握手聊天,于是就有了握手会;看到政坛丑闻频出,娱乐化严重让民众心生不满,于是干脆自己搞起了“总选举”和“大组阁”;投票比拼人气太过真实让人觉得残酷,那我们就干脆改成狂欢活动,通过猜拳来决定单曲C位……身处娱乐行业,自然就要拥有真正的娱乐精神。更重要的是,学会把无趣的意外变得有趣,懂得把困难和变故转化为自身的优势和卖点。

这就是为什么秋元康从来不会指点身为偶像的成员们怎么去讨好别人,而是反复告诫她们不要怕被讨厌,不要畏惧和回避负面情绪本身。在经典热门日剧《LEGAL HIGH》中,秋元康和AKB48就曾经被拿出来狠狠地开涮了一把。

当然,这里指的其实是早年小猫俱乐部的经典歌曲——《不要脱水手服(セーラー服を脱がさないで)》。剧中堺雅人饰演的律师古美门对着以秋元康为原型的作词家毫不留情,火力全开。这些批判有些是有据可依的,也有些是故意嘲讽的,但这就是身处娱乐圈必须面对的现实。身为公众人物,就要有被调侃甚至攻击的觉悟,不仅是在制作娱乐产品,自己本身也会被拿来娱乐化解读。

秋元康很清楚,AKB48是一个协作组织,有无数有能之士在其中投入精力,才造就了这个庞大帝国。但是提起这个AKB,大众只会知道一手缔造了它的秋元康先生;同理,一切关于AKB48的负面消息,无论是歌曲内容还是商法模式,无论是否出于秋元康本人决策,人们在批判时也只会提到他的名字——这就是所谓的受到了身为代表的赞誉,就要承担起“被人讨厌”的责任。

即使是在AKB48的粉丝内部,对于“肥秋”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以粉丝的立场和视角,虽然也有觉得不愧是拥有“少女心”的“肥秋”,居然写得出这么多适合女孩子的可爱歌曲的时候,但大多数情况下秋元康扮演的都是剥削压迫自己心爱偶像的资本家形象。但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从粉丝的年龄层和社会阅历来看,大部分人都很难理解其在商业运作方面的考量,而是只能从理想化角度来解读各种所谓的“官推”、“民推”、“运营亲女儿”、“打压”、“炒作”……粉丝的视角是有局限性的,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理解的叙事逻辑,这本身就是构成偶像行业里完整演出故事的一环。因此,在秋元康需要担当黑脸和“背锅”形象的时候,他就必须站出来。

在这个竞争残酷的行业里,许多公众人物就是陷入了对这种人在互相理解和评价中天然会存在的误会和隔阂无法接受,从而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臧否两论。而秋元康最大的长处正在于此,他不怕误会,不怕失败,并不是觉得自己做得完美无瑕,而是有对万一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也有把握解决的自信。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出了这样的观点——成功是百分之九十八的运气,加上百分之一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才能。这也是他从来不会轻易为成员的努力和出色所打动的原因。秋元康很清楚她们取得的“这点成绩”背后有着多么复杂的背景因素,如果轻易沉湎于此并对自己的实力做出了错误的评估,那她们的成就也就止步于此。

运势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人可以决定自己的态度。

因此,秋元康的口头禅——“这不是很有趣么?”实际上是一种很高级的人生智慧。这是一个反问句,它并没有绝对化地下定义,而是在坦然又自信地探寻一种可能性,一种能让人以积极和自信的心态来处理变化的可能性。


《华尔街日报》:“AKB48的商业模式能够有效运作起来的原因是什么?换言之,如何才能在发售第一天就卖出100万张CD?”

秋元康:“我经常在会议上对同事说这样一句话,‘你的内容里必须要有刺’。所谓的‘刺’是什么呢?就是如同钉子钉进什么东西里面一样,你要抓住人们的心。例如,AKB的剧场公演在一开始只有7名观众。对此我是毫不在意的。不如说,我所真正在意的是,这7名观众对于我的演出是不是觉得有趣,这场演出是否刺中了这7个人的内心。如果他们真的觉得有趣的话,7个人的群体今后肯定会发展壮大。我想,AKB所拥有的这种刺中粉丝的内心的东西,就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秋元康最不屑一顾的,就是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所谓的“高语境文化”。他的歌词从来不是以内涵华丽的辞藻和欲说还休的暧昧取胜,而是靠可以给人带来强烈画面感的直白描述和比喻。正如他的行事理念,直截了当地戳穿所有尴尬和颜面,直指问题的本质。在SKE48的一次甄选现场,一位女孩因为紧张忘记了自我介绍,她就这样尴尬地握着话筒不知所措,台下的评委和工作人员也都在沉默。被镜头捕捉到的秋元康的眼神,并没有盯着台上的女孩,而是不停地扫视着两旁的工作人员。事后,所有工作人员都被召集起来,大家都知道秋元康动怒了,却显然没有明白他生气的地方。

“那时明明可以有人走过去,提醒她做自我介绍的。为什么大家都像被冻住了一样?”

女生的紧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秋元康在意的根本不是这个,他不满的是工作人员的表现。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场面,本来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故,但就是没有人敢于出头去打破尴尬,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于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这段煎熬——这正是在日本社会经常上演的剧情,“空气(氛围)”本身产生了重量,压迫着人们不敢打破常规,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和处理超出常规之外的意外情况。而秋元康一直强调的,就是打破这种死板和僵化,这才是团队能够形成其他人不具备的独有竞争力的秘诀。。


“常识往往是最不可靠的,理所当然的想法往往是错误的。”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


几年前,一个叫岩崎夏海的作家写了一本名字很长的小说——《如果高中棒球队的女经理读了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学>(“如果杜拉”)》。这本书一经出版,就成为了出版社创社97年来首本销量破百万的作品,超五百万的销量让其一举登上当年日本图书销售榜年度冠军宝座,并且超越《哈利波特7》,成为了ORICON书籍部门历代销量之最。

本书作者岩崎夏海的老师,就是秋元康。《如果杜拉》正是他在AKB48工作了数年之后,结合自己从老师身上学到的理念与思考,结合在团队内部的所见所闻,以AKB成员为原型写出来的故事。

“如果说很多地方都在燃烧着烈火的话,那么我每次都会出现在燃烧得最旺盛的地方。虽然别人都说‘真是奇遇啊,每次着火都看见你站在第一排看热闹’——但其实这并非运气使然,而是有些火根本就是我点起来的而已。而当火被点起来的时候,我并不会去加以控制。而是观察它会向哪边蔓延。风会控制它的方向。”

“不会设定目标。以我从事制作人工作将近40年的经验来看,随意制定目标这种事做起来是很难的。因为会有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去告诉别人‘你喜欢的就是这种吧’这种事是行不通的。重要的是,点了火以后不要去试图控制火势,而是去观察它如何蔓延。”

从A队到B队、K队,从AKB48到SKE48、NMB48,从AKB48到乃木坂46,欅坂46……当年为只有20人的A队选出了竞争对手K队,让不同风格的少女展开良性竞争;在AKB48征服了秋叶原之后,让姐妹团在各地开花,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和认同;就在人们逐渐习惯了48系团体的批量化产出时,又带来了整个48系的官方对手乃木坂46、欅坂46。“连秋元康自己都无法复制AKB48的成功?”——谁说他要复制?乃木坂46完全抛弃了AKB48的剧场模式,却以精致的小清新风格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制霸真人偶像领域之后,看到lovelive取得的巨大成功,秋元康又开始与Aniplex合作,推出了虚拟二次元偶像组合22/7……随着分团从新潟的NGT48开到了去年印度孟买的MUM48,自己的身份也从偶像制作人变成了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组委会理事。从来不会停下来等待,永远保持好奇,永远在追赶更大目标的路上。无论是制作歌曲还是企划,无论是培养偶像还是规划自己的人生,秋元康从来不会在遇到困难阻碍时停下来,也不会在别人都以为自己已经满足的时候停下来。


在当年小猫俱乐部失败之后,秋元康曾经远渡海外,在美国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当时我住在位于莱辛顿和第三大道之间的第31号公寓里,从我所处的房间可以看到东河。我茫然地眺望着河面,心里想着——‘我究竟在干什么啊?’。注视着河面的水轻轻地晃荡着,我不禁想到,‘啊,这条河也会流向海岸,最终一路通往日本吧’。”

回国之后,他为人们带来了那首《川流不息》。

正如他的歌词一样,秋元康的人生理念其实可以被很容易地抽象成具有画面感的诠释。

奔涌不息的河流。

浓缩在这种意象中的人生智慧,这就是关于他两首代表作歌曲《川流不息》和《River》,以及“秋元流”的最大秘密。

一般人走在路上,突然前面出现了障碍,只会有两种结果,要么狠狠地撞上去,要么发现此路不通只能黯然退缩。如果非得要过去,就只能打破障碍。这个道理其实人人都懂,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打破障碍的能力。

“可是,所谓的障壁就是因为难以被打破,所以才被称为障壁。因此,每当遇到障壁时,我就快速地往右或者往左移动。这世界上不会存在没有尽头的障壁,只要能采取行动持续移动——我要说的重点就是,总之,‘不要停下脚步’。”


流水就不同,无论是一条再细小的溪流还是奔涌的大河,在碰到障碍的第一秒,水流就会毫不犹豫地分开环绕,寻找继续突破的入口。只要是有后续补充的活水,这种突破就会一秒不停,无孔不入。如果流速够大,就能够冲开障碍;如果力量不够,即使暂时形成了池塘,只要源头还在不断注入,总会有水面高出障碍的一天,总会要找到突破口,继续在天生永恒的重力作用下向前奔涌,川流不息。


“老师(秋元康氏)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撞上墙,无法冲破,直觉一定是往旁边走。任何墙壁都不会无限延展,障碍一定会在某个地方断掉,从那个缺口再往前走就好了。

所以,路上遇到多少阻碍都没关系,只要向前的欲望能被坚持,永远都会有豁然开朗的一天。 ”

——岩崎夏海





如今不断追求着更大目标的秋元康,自然也不得不对AKB48更多地放手,在关于自己的毕业问题上,秋元康曾经提起过两个可能的制作人继任者人选,岩崎夏海和团队里的某个成员。这个成员与另外一位女孩一起,接过了AKB“三巨头”打下的江山,以继承者和传递者的身份,在黄金一代的前辈们相继离去之后,作为AKB48新时代当之无愧的Ace和团队灵魂,继续维持着这个史上绝无仅有的偶像团体的骄傲。

下一期:《宅玉双姝之指原莉乃——逆袭之路》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