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读书人_4fca

发霉的年味

读书人_4fca  · 简书  ·  · 2021-04-12 08:19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父母已作古二十多年,我也年逾花甲,可小时候所经历的事犹如发生在昨天——

正月过后,母亲会把剩余的年味拿出来,所说的年味就是年前的油炸食物,可早已没有那种新鲜的味道了,因为已经发霉变质。

每年的腊月最后几天,村庄上空荡漾着飘香的味道,这是农家在炸藕盒、丸子、馃子等,家家户户准备着,要欢欢喜喜过春节。

我家也不例外,每到年前的腊月二十八九,母亲会早早收拾炸面食的材料,有白菜、藕、山药,有时还准备点豆腐肉馅等。

从我记事起,炸年味母亲在灶台旁,父亲烧火,那时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一切都是在灶台大铁锅里完成,有时为了省油,先把一些该炸的面食在锅里蒸熟,然后再从沸油里过一遍,这样就节省许多食用油,但所炸食物色泽欠佳,口感也大大折扣。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庄户人家还没有冰箱,一些不易存放的食物容易发霉变质,因此,人们过年只好多炸一些食品,这些油炸品能多存放些日子。

过去不像现在,各种物品应有尽有,特别是一些反季节蔬菜在数九寒天也会让人一饱口福,如今不再为过年缺少新鲜蔬菜而犯愁。

当年除去油炸食品外,能上桌面的是炒山药、炒藕片(丝)、炒土豆丝,后来有在冷库存放的蒜苔等,可以在春节前的集市上买到。

春节期间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乡间路上人来人往,大多是年轻人还有小孩,一年到头,难得见到来来往往的人流,到正月初八九,一些亲戚都走了个遍,真正过了正月十五,这年也就接近尾声。

元宵节之后,剩下的年味也没有多少,这时候,母亲会把仅存的一点油炸食品拿出来,放在锅中热一热,最后还要再放些日子,母亲讲,如果再来个亲戚就没有什么可往桌上端得了。

过了正月,天气渐暖,这时母亲又拿出油炸食品,再看,上面已有黑色的斑点,如果吃在嘴里,会有一些特殊的味道,其实,这些油炸食品已经有点发霉,那个年代,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母亲与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舍不得把这些食品扔掉,只是把变色的部分弄下,再在锅里大火蒸一下,最后一家人吃掉这发霉的年味。

现在,人们讲究营养,又注重健康,一些发霉变质的食物坚决扔掉,因为病从口入,可那个年代,人们不讲究这样,一些过期的食物,觉得扔掉太可惜,可真正有病了,不知道是怎么得上的,真是贫穷让人们变得愚昧无知。

一晃这么多年,发霉的年味依然会想起,想起从前,更会想起长眠九泉之下的父母。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