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格桑美朵1
曾用网名有朵有兰也有青。 身处中原,心慕雪...
今天看啥  ›  专栏  ›  格桑美朵1

日更第19天:无言之美

格桑美朵1  · 简书  ·  · 2019-02-17 15:35
无言之美

今天阅读了朱光潜先生的《无言之美》一文,初读觉得晦涩;再读,理清“言”和“意”的关系;三读,方悟无言之“美”。

文章先用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本文的话题“无言”,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接着分析了“言”和“意”的关系: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为了阐明二者的关系,以”从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以言表意,也无须全然以言表意,即说明无言之美。

然后又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作者的观点,最后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掩卷而思,忽想起《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以被认可和传唱,经久不衰,更多的可能是因为诗词语言的凝炼、传神,寥寥几字就能传达出内心所想,还能就读者文化素养的差异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思考。这不正体现了”无言之美“么?

除此之外,还有《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尾”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菲利普一家在哲尔赛岛上遇到落魄的于勒,改乘后”以免再遇见“,遇见了没有呢?包括后来他们又是否会再次相遇呢?作者把这些问题都留给了读者,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去构思以后发生的事情。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已经明确了,在那个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值得引起每个人的深思。

《皇帝的新装》文末,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小孩子结局会怎么?皇帝会不会制裁那两个骗子,从而清醒过来呢?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这空间也体现了”无言之美“。

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我想到了我的文字,曾给朋友诉苦说一提笔就刹不住车,如今想来,是不是因为自己废话太多了呢?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体会。

当思之,当慎之,当改之。是为诫!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