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空山一鸣

道德经【67】:吉祥三宝,慈者无敌

空山一鸣  · 简书  ·  · 2019-12-16 06:52
图片发自简书App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一、原文(通行本)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二、译文

天下人都说“道”很大,和任何具体的事物都不像。正因为它很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某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它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我认为,有三件法宝是应当永久保持的:第一件是慈爱;第二件是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产生勇气;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领。如果舍弃慈爱而追求勇敢;舍弃俭啬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争先,就只有死路一条!

慈爱,用于战争就能胜利,用来防守就能巩固,天要救助他,就用慈爱来保护他。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拓展思考

本章主要论述的重点是“三宝”即:慈爱;俭啬;谦卑不争。老子认为若能永久保持这三件宝贝,将诸事顺遂,吉祥如意,甚至天都会来庇护他。

老子将“慈”作为三宝之首。关于“慈”,《道德经》中多处提及,如第十八章:“六亲不和,有孝慈”。这里的孝慈与三宝之首的“慈”并非一回事。

孝慈是儒家礼仪化的产物,而老子所讲的“慈爱”是无为的特征之一,通俗地讲是“无私我”。

当一个人做事不考虑个人利益得失的时候,往往会浑身充满力量,勇气大增,最终会取得超乎想象的结果。

曾经有一位母亲去商场买菜,将熟睡的孩子独自留在四楼的家里。

当她从商场返回时,在离楼道入口几十米处,竟然看到自己的孩子爬到了窗台上。突然间,她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于是丢掉手中的东西,飞快地奔向自己的窗台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如她所料,孩子从窗台上掉落下来。就在孩子快要落地的一瞬间,她伸出双臂接住了孩子。

后来,有人测算了孩子坠落到地面的时间和她当时离窗下的距离,人们震惊了:即使是一位最优秀的百米运动员,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到窗台下。是伟大的“慈爱”给了这位母亲惊人的力量,并创造了奇迹。

慈,故能勇 。慈爱能产生勇气,能产生一种无法估量的力量。

舍慈且勇,死矣!不是源于慈爱的勇敢,只是一种逞强斗狠,只能是死路一条。

推而广之,可以看出老子的战争观,老子一向具有反战思想,反对那种逞强斗狠、主动挑衅的战争。但是对于出于慈爱保卫自己国家所进行的战争,老子是支持的。

军队上下一心,置个人生死利益于不顾,自然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力量,因此,老子讲:“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爱因斯坦曾说:“爱是最大的力量,因为没有限制”。一个拥有慈爱的人,将无往不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