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沉默的演说家丶

时代的发展正在慢慢吞噬人类的心性

沉默的演说家丶  · 简书  ·  · 2018-02-05 00:30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说:“我害怕有一天科技会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的社会将充斥着一群白痴。”的确,科技的发展正在慢慢影响人的心性,甚至还会把人毁掉。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差别在于人会思考,一旦本质被丢失,我想只能用“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来形容了吧。

    有人说现在文学不像文学,历史不像历史,曾经美好的东西都逐渐变得商业化、利益化,其实很多都是环境、科技潮流这些外界因素所致。有的人可能会被影响,但是有的人可能也不会,就拿前段时间高晓松到哈佛大学入职成为研究员这件事来说,他母亲教育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出于对生命的感恩,对生活的热爱,他始终将探索远方、求知未来作为毕生的追求。所以成为什么样的人跟外界环境没有任何关系,价值观的建立也不是依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是取决于你自己。正如古人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性。我在闲聊的时候总是跟朋友说,80后这一代其实吃了一个亏,他们有思想,但是话语权却掌握在90后手里。80后很好地传承了老一辈的文化习俗,也体会过生活的苦涩,而相比之下90后却正在慢慢缺失这种苦涩。“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渐渐不再被问起,或者说这些问题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所以需不需要知道也就无所谓了。倘若对任何事都觉得毫无意义可言,那人活着和躯壳又有什么分别呢?这不就印证了臧克家那句经典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在两千多年前,孔圣人就教育他的学生“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要想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则为第一要。还有历史上“士可杀不可辱”的燕赵之士,他们宁可悲壮的死,也不愿苟且的活着。《晋书·陶潜传》里记载诗人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中国古代四大清官之一的海瑞一生刚正清廉,就连自己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随着朝代的更迭,古人也丝毫没有在修身养性上半点马虎,反而一直秉持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传统观念一步步发扬光大,相比之下,今天“好死不如赖活着”的那些人的态度和古代的文人志士不免显得天差万别。

    宽泛一点概括,人活着无非只有两个追求,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从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来看,上世纪的人想的更多的是解决温饱问题,现在的小康群体由于得到周围人的尊重以及社会的认可而感到快乐,而身处社会顶层的人在想着如何超越自我,甚至改变世界。在这个物质不断被满足的年代,精神需求的缺失折射出了当今社会的常态。从最开始的无聊衍生成空虚寂寞冷再变成现在盛行的“佛系文化”,许多事物正在被人们冠上“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的代名词。当他们看淡一切的时候,“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生标杆似乎就成为了一种当下被大众追捧,被社会认同的时尚热潮。但是有时候也有人把及时行乐当作是放纵自己的一个借口,当意志无法支配自己的自律时,就甩出及时行乐的挡箭牌,我想这放纵的背后留下的可能会是更多的空虚吧。

    在《十三邀》里许知远老师说:“这个时代应该更多的是包裹自己,我觉得这是面对一个从众年代的某种反应,因为包裹自我是安全的,这个社会其实更少特立独行了。”确实,像韩寒、蒋方舟写作都透露着叛逆个性的青年作家也看不到了,而现在由于身份的限制,实话实说隐藏的危险,一件件看似细微的小事上传到网络然后被放大,舆论的压力不期而至,所以大家更习惯在这个大时代环境下保护自己,而众口一辞的“做真实的自己”也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人不再去认清自己,对真实的质疑的适应性变得越来越弱,价值观也很容易被动摇,甚至都经不起批评,那么很可能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建立价值观到重塑价值观到建立再到重塑,如此反复下去,久而久之从身体到身心就都变得开始麻木不仁了,这或许就是佛系活法的极端——自我放弃。许知远老师还说自己如果看到白先勇会很激动,试问自己看到先人的出现会像看到明星一样心潮澎湃吗?如若不会,那可能我们已经遗忘了,但是遗忘的不是那些人,而是对信仰的敬畏。

    尽管时代的发展迅雷不及掩耳,但是我们的思考可以放慢步伐。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说:“对于现代科技来说,资金设备等等固然重要,但天才的思想依然是最主要的动力。一种发现或发明可以赚到很多钱,但有了钱也未必能造出所要的发明。思索是一道大门,通向现世上没有的东西,通到现在人类想不到的地方。”如果说我们想得比前人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们依靠前人的思想走到了现在,然则思想无穷尽也,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上下而求索:重新修炼自己的心性,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重新体会生活的参差百态,重新观察世界的纷繁复杂。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