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开心果1218
两个女孩的妈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喜欢阅读,...
今天看啥  ›  专栏  ›  开心果1218

复盘儿童社交情商的训练营收获

开心果1218  · 简书  ·  · 2021-03-27 09:09

6天的时间说起来那么长,过起来却那么短。我来说一说我收获到的一些。

我听到的:第1天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关系的重要性,无关系不社会,每一个人都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而每一种关系都是我们成长的必需品,每一段关系也是价值百万,那如何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呢?作为父母又如何来教育和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呢?孩子在小的年龄段对于关系的需求不那么明显,只有到青春期才能够反映这个关系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有先见之明提前培养孩子关系力做好准备,重视儿童社交,培养孩子情商这终将会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笔财富。

在一个家庭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矛盾的关系,应该就是婆媳关系,这是一个高频的话题,也是每一个家庭当中最重要的关系,处理好每一段婆媳关系都是为亲子关系的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实婆媳关系的矛盾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感和存在感之争,这其中就是妈妈与儿子的关系没有过渡处理好,导致夫妻关系也没有得到合理的衔接。第二就是权力之争女性,这也是因为女性的天性细致,敏感,感性的特点决定的,所以在生活的杂乱琐事中,才会有很多的利益权益之争。

婆媳关系最重要的根源是什么呢?就是来自于一个女人的安全感。一个女人只有先学会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让自己内心富足,充满价值感和安全感,他才能够给予到他人。反之她就一定会向外索取,而婆媳关系就是这样的一种结果。一个女人也是一个家的根基,只有这个根基稳定扎实了,这个家才能和谐安稳,才能够爱意满满的和谐一个家,温暖一群人。

一个女人的安全感需要从她原生家庭里来追溯,一个人的安全感都是源自于她从小安全感的多少累积而成。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是三方面来获得,第一就是妈妈的情绪稳定,对安全感的影响非常的大,第二就是孩子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和谐充满爱的家庭关系。第三就是和谐充满爱的夫妻关系。孩子安全感的多少,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去反思和寻找。

如何来处理婆媳关系呢?在这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个概念,就是位置感,边界感和尊重感。婆婆和媳妇在彼此的心中都是重要他人的关系,而不是自己能找到自己清晰的位置,确定自己的边界感,保持尊重友好的相处方式,我相信可以处理好彼此的关系。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彼此抱有高期待,没有摆正好自己的位置,导致于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感和失落感,让问题和矛盾产生。同时我们也忘记了,我们都是彼此队友的关系,我们是一家人是一个团队,需要学会合作,才能够达到共赢的效果。当婆媳之间的问题产生了,这个中间人(老公或儿子)发挥了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它可以协调和处理好彼此之间的桥梁关系。

要想化解婆媳矛盾,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处理,第一就是找准位置,拒绝高期待,才会避免高落差感;第二是掌握边界感,彼此尊重而又信赖,不能走太近,也不能间隔太远;第三就是学会情绪管理,觉察及时的沟通才是良方。

以上3点为标准去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的觉察,找清晰自己的感受,找到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第4天的分享当孩子在学校被打时,你是如何的去回应呢?这首先我们需要先需要了解,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针对性的去应对和处理,比如孩子在人际关系中的情绪挑战时刻,小年龄段的问题,主要是抢玩具、二胎争夺爱、想要买的东西不给买和输不起,那对于以上这4个问题我们如何来解决呢?第一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本能反应,孩子属于爬行脑和情绪脑发展的阶段,接纳孩子的本能反应,读懂孩子的心理特点,找到问题和负面情绪的源头。对孩子的情绪去共情和同理,让孩子感受到爱和被支持。

那对于大的年龄段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比如有起外号被欺负,被批评被嘲笑,那这个过程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呢?烦恼,以暴制暴,忽视自我,放弃或对抗对方生气难过,自我价值感低,自我攻击自责等等负面情绪,我们如何去做呢?我们需要看见和共情,同理孩子。我们需要与孩子站在统一战线与同龄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去理解和看见他的情绪,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先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让孩子知道,他自己是有支持系统的,如果的自己不能解决,可以得到老师、家人和朋友支持。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被支持,他才能够有力量去独立解决和面对问题。

当孩子与朋友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做呢?我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第一就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第二是对孩子的感受共情同理,让孩子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去考虑别人的感受,第三,寻找孩子,找出下一步行动是什么,第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孩子多思考,第五学会赞美和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价值感。做父母不是做一个替跑者或包办者,我们需要去做一个陪跑式的教练。给到孩子情感的支持,培养孩子共情同理的能力,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思考,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他的经验经历有所增加。引导孩子思考问题,要从长远出发,从别人的多角度去观察,而不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孩子遇到问题,我们如何去引导孩子解决呢?父母先反思一下,你是哪一种类型的,帮忙型、建议型还是指责抱怨型的呢?孩子一提出问题你就给到解决的办法。不用孩子思考,不用孩子动手,这样的结果你想过吗?这剥夺了孩子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孩子思想懒惰的一种行为习惯。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第2种建议型的,孩子一遇到问题,你就给出一大堆的建议,你自认为是好心好意,可是孩子却全然不能够理解。我们要不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建议是否能够被接纳自己的建议是否适用于孩子,孩子能不能做到呢?反思我们应该做的是需要对孩子进行全能的看见,尊重和接纳你能够做到的,孩子不一定能够作做到,让孩子量力而行去用自己思考,用后果去自我判断,培养孩子独立型人格。

第3种就是抱怨指责型,遇到问题就抱怨孩子不够好,这让孩子感觉自己也不够好,所以习惯的去逃避或自我放弃,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很多事情他与其多做多错,不如少做少错,然后很多事情也是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让父母知道或者自视清高的认为自己做不到让别人去做吧。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结果吗?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孩子对每一件事情的思考过程,每一种经历,每一个阅历是孩子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我想到的是:父母需要学会自我反思和站在更高更大的角度去思考,我这样做对吗?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去爱孩子,却没有想到对孩子却是一种伤害。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需要用孩子这面镜子去反思自己,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多去觉察自己的情绪,观察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成为支持性陪伴的父母。最好的成长不是孩子在父母的成长之下,而是孩子能够成长的比父母更好。

下一步行动:学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心灵,和自己的身体谈恋爱,累了就休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看见身体的每一个感受与需要。让自己的爱箱充盈,才能够有力量去爱身边的人。二、每一个孩子不仅是孩子,他还是我们的老师。学会看见并与这位老师友好相处,平等尊重,合作共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