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何初见

幸福来自内心,而不是外界地给予

何初见  · 简书  ·  · 2018-09-13 17:08

《罗马人的故事》看到第十本了。罗马人的开放包容精神不仅源自这个民族本身的性格,还来自于每位把握历史之舵的皇帝之手。从帝国之出的天才创造者恺撒,到开国之君奥古斯都,直到贤君的时代的各位皇帝,我发现,自己对其最心有戚戚焉的皇帝,竟然是为君后十年一直将自己封闭在卡普里岛上的提比略,虽然之前写过关于他的文章了。但是提起笔来,依然想写他。

01

提比略的最后十年基本在卡普里岛上度过的,他虽然继续为国事殚精竭虑,但是他拒绝会罗马。也许他认为,在他的治理下,国家机构已经能够正常运转,不需要他整日守在旁边,他需要放飞自己。也正因为此,他引起了很多罗马人的不满,甚至在他死后都高兴地奔走相告,竟然有人提议将他的尸体扔进台伯河里。

你看,普通大众有自己的淳朴可爱之处,但是也容易目光短浅,他们不知道的自己的幸福安稳来自谁的努力,即使有模糊的印象,也并不能打动他们的心。但是对突如其来的亲近之情,无论底子里包含着怎样的目的和邪恶,他们也为其感动。

短视,可能是人类的共性。想象到在提比略死后人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悲哀。好在提比略已经看不到了,而且更有可能的是,他根本不在乎的。

02

提比略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皇帝,奥古斯都也是在自己中意的继承者先一步死去后将其作为一个过渡国君而已。提比略前半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前线,他是一位出色的将军,战功赫赫,奥古斯都本来很倚重他的,两个人的关系也非常亲密,但也仅此而已。奥古斯都只是在需要他的时候想到他的好处。一句话,在奥古斯都活着的时候,提比略并没有得到他应得到的奖赏,尤其是精神上的。

因此,提比略不是最后十年才隐居的,在奥古斯都时代他就自己“流放”到某地数年,后来也是应奥古斯都的要求才再次出山。奥古斯都的继承人计划破碎于无常,他能够托付的人“不得不”是提比略。于是,提比略登上了帝位。

03

提比略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人,不去争什么,但是到手什么也会踏实去做。在他的统治下,帝国进入了稳定发展期,为后世罗马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提比略是一个不喜欢张扬的人,他是那种稳扎稳打的人。而且他好像做事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讨好谁,因为他认定的事情,他会去做,不管周围的批评或赞赏。我依然要说,他是一个活出自我的人。

可是,也是这种活出自我的人,容易成为众人孤立的对象。不过话说回来,也可能是这种人想自我孤立。他不合群,有想法,不屑于为得到他人的认可而过度表演。其实,对于大多数与自己关系不紧密的人,他们的爱和恨都不会长久,因为随时有其他新鲜刺激的事物会吸引住他们的好奇心。

04

其实提比略也是幸福的,他毕竟有过多次放飞自我的时候,即使引发众怒,于他也不会有丝毫的影响。他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很多人圆融于世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喜爱和赞美,但是自己为之牺牲了多少自我,又有谁知道。后世的尊敬或唾弃与逝去的人又有何干!

现世活出自我的人,无论是皇帝还是流民,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知道,幸福来自于自己,而不是外界地给予。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