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戴少
写一些只需少刷一个短视频,就可以让你慢慢脱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戴少

2020年即将出现的怪异赚钱商机

戴少  · 简书  ·  · 2019-12-20 22:54

2020年即将到来,无论是国际背景还是产业发展,或是区域经济及商业模式,都面临着大拐点、大切换。

image
image

睡眠经济 炙手可热

中国人的睡眠状况有多糟?

《2018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到2018年, 中国人均睡眠时长由8.8个小时降至6.5个小时,平均38.2%的中国人有睡眠问题,比全球平均高出11.2%!

其中,80后、90后正在成为睡眠障碍的主力军。

有调查显示,62.9%的90后年轻人处于睡眠的“烦躁区”和“苦涩区”,还有12.2%睡在“不眠区”,只有5.1%的人处于“甜美睡眠”状态。

睡眠经济也因此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经济现象。博思数据发布的报告显示, 2017年我国改善睡眠产业市场规模约2797亿元。 从褪黑素、睡眠枕、助眠香薰等传统商品,到被冠以“黑科技”之名的安眠手环、失眠贴、睡眠喷雾、睡眠音响等等,大量“助睡神器”诞生,

一些失眠社区、失眠心理咨询等与睡眠相关的App也相继上线,甚至催生了“陪睡”经济,淘宝上专门售卖晚安短信、睡眠技师助眠等新兴服务。

虽然《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即使特殊情况,每周工作时间也不应超过44小时。

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7月,全国企业员工平均每周工作46.5小时。还有调查显示,超过58%的网友表示,会牺牲睡眠时间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也就是说,人们嘴上说着拒绝过劳,身体却诚实地工作着——以晚睡为代价。

一些创意工作尤其如此,路遥说“我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而高木直子笔下的自己,凌晨3点完成漫画,跑去便利店复印、传真、交稿。

广告从业者晚上有灵感,“码农”们通宵写代码,文字工作者晚上写稿,插画师通宵画图,在这些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中,晚睡已经成为常态。

另外,享乐主义正在抽离一部分人的睡眠。

一方面是夜间经济的繁荣,24小时书店、24小时便利店等,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现代人“为睡所困”是时代问题。但从健康角度,睡或不睡,兹事体大。

未来不仅近是从个人健康角度,从社会生产角度也将大量催生睡眠经济,前景十分可期。

懒人经济 懒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懒人经济”现在越来越流行:

你可能很早就不逛街了,习惯在淘宝、京东上货比三家、凑单拼团,或者直接买“网红同款”,不和自己的“选择困难”较劲;

能否做好三餐,已经不是独立生活的标准,各类外卖平台,把每个地方的佳肴小吃装进了你的手机;

无论工作、出差还是旅游,不需要再为酒店和公寓头疼,因为携程、链家、自如等已经解决问题,你所要做的只是轻松刷卡付押金,然后“拎包入住”;

当今社会为何懒惰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原因上来看大概有四:

1、科技进步。

2、正在经历从物质匮乏到物质过剩的两极转换。

3、“懒惰”体验式消费的一种表现。

4、全球化进程遵循比较优势及分工合作行为。

这样看来,由懒惰催生而来的“懒人经济”不是一代人的倒退,而更像是一种由思维模式到商业模式再到生活方式的“跃进”。

2018年“双11”,22个交易平台销售额3143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扫地机器人,比2017年增长了400%。 由此可见,一些人工智能新物件,将会进一步崛起诞生。

横向看, 不少钟点工或已经被迫向月嫂、陪护等技能需求较高的职业转行;

农民工等通过劳动换取报酬的群体,变为了当今各类创业企业的“外卖”“跑腿”大军,中国3.6亿元的外卖市场大约支撑了400万外卖小哥的就业市场。

企业如果跟不上“懒人经济”的时代脉络,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

萌宠经济的“钱”景

风水轮流转。那些本应肩负看家护院、消灭蛇虫鼠蚁重任的动物, 摇身一变成了“主子”,人类反而做起“铲屎官”,还沉迷在“吸猫”“吸狗”中无法自拔。

不仅如此,互联网企业也热衷于将自己的logo萌宠化,飞禽走兽游鱼无所不包。如京东的狗、天猫的猫、腾讯的企鹅、百度的熊掌。

传统企业也借“卖萌”回潮,如雕牌的雕兄自称“国民男闺蜜”,成为新晋“网红”;日本熊本县打造的熊本熊IP风靡全球,为其吸引了无数游客,带来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萌宠缘何备受追捧?从社会背景看, 一方面,社会大量涌现老龄人口、空巢青年、丁克夫妇、留守老人等人群;

另一方面,城市化后冰冷的钢筋水泥,使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疏离。 而互联网又让都市“低头族”之间缺乏现实交流,孤独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从经济因素来看,宠物热的根本逻辑还是消费升级。 40多年前,人们还在为温饱奔走,如今,在多个主流电商平台,宠物用品销量都大幅增长。

闲置经济 已经到了爆发前夜

《2018年中国二手手机在线交易观察报告》显示, 两年内更换手机的用户比率达44.34%,更有高达83%的用户家中囤积着2台及以上废旧手机。小到牙刷、书籍,大到电脑、电动车,大量闲置让“买二手,卖二手”成为生活新风尚。

MobData研究院发布的《2018二手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 2018年我国二手闲置市场规模为7420亿元,估计2020年有望超过12539亿元,成为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如今在闲鱼,每天有超过100万用户发布超过200万件个人闲置物品,2018年成交量超过1000亿元。

不仅如此,明星们也开始靠卖闲置打造新的“接地气”人设来“吸粉”。

几年后,中国闲置经济必然爆发,同样有3个原因:

1、这是“去过剩”的时代诉求。

2、生态环境要求走“循环之路”。

3、消费观念向精神、向质量升级。

闲置经济将在以下方面爆发:

  • 1、二手书市场,以及延伸的阅读社区;
  • 2、基于大数据估价和检测的二手手机、二手汽车;
  • 3、闲置经济将拓宽至空间、时间等资源。比如农村的养老大院,配合生态旅游;
  • 4、律师、设计师等专业人才的闲置;
  • 5、需要政府协助的医疗、人力等闲置资源
  • 6、奢侈品租赁。

简而言之,闲置经济的爆发将是人们对过去消费主义时代的反思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