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starmier

为什么会有大小端模式之分呢?

starmier  · 简书  ·  · 2019-05-26 14:56

  这是因为在计算机系统中,我们是以字节为单位的,每个地址单元都对应着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为8bit。但是在C语言中除了8bit的char之外,还有16bit的short型,32bit的long型(要看具体的编译器),另外,对于位数大于8位的处理器,例如16位或者32位的处理器,由于寄存器宽度大于一个字节,那么必然存在着一个如何将多个字节安排的问题。因此就导致了大端存储模式小端存储模式
  例如一个16bit的short型x,在内存中的地址为0x0010,x的值为0x1122,那么0x11为高字节,0x22为低字节。对于大端模式,就将0x11放在低地址中,即0x0010中,0x22放在高地址中,即0x0011中。小端模式,刚好相反。我们常用的X86结构是小端模式,而KEIL C51则为大端模式。很多的ARM,DSP都为小端模式。有些ARM处理器还可以由硬件来选择是大端模式还是小端模式。

那什么是大端和小端呢?

• Little-Endian: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示例数字0x12 34 56 78在内存中的表示形式:
  内存 低地址 -----------------> 高地址
  0x78 | 0x56 | 0x34 | 0x12 *
  
低位子节 -----------------> 高位子节*

• Big-Endian: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示例数字0x12 34 56 78在内存中的表示形式:
  内存 低地址 -----------------> 高地址
     0x12 | 0x34 | 0x56 | 0x78
  高位子节 -----------------> 低位子节

可见,大端模式和字符串的存储模式类似。但是也有各自的特点:
• 小端模式 :强制转换数据不需要调整字节内容,1、2、4字节的存储方式一样。
• 大端模式 :符号位的判定固定为第一个字节,容易判断正负。

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机器的子节序

BOOL IsBigEndian()
{
    int a = 0x1234;//如果要存在至数组中,大端应为 arr[0] =a&0xff00 > 16= 0x12,arr[1]=a&0xff=0x34;
    char b =  *(char *)&a;  // 通过将int强制类型转换成char单字节,通过判断起始存储位置。即等于 取b等于a的低地址部分;
    if( b == 0x12)// 如果是大端模式,则a的低地址内存存放的应该是高位子节0x12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或者 利用联合体union成员的存放顺序都是从低地址开始的特性来做判断。

BOOL IsBigEndian()
{
    union NUM
    {
        int a;
        char b;
    }num;
    num.a = 0x1234;
    if( num.b == 0x12 )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大小端转换示例

//16位字节:
#define BigtoLittle16(A)   (( ((uint16)(A) & 0xff00) >> 8)    | \
                                       (( (uint16)(A) & 0x00ff) << 8))

//32位子节:
#define BigtoLittle32(A)   ((( (uint32)(A) & 0xff000000) >> 24) | \
                                       (( (uint32)(A) & 0x00ff0000) >> 8)   | \
                                       (( (uint32)(A) & 0x0000ff00) << 8)   | \

#define ntohs(n)     //16位数据类型网络字节顺序到主机字节顺序的转换
#define htons(n)     //16位数据类型主机字节顺序到网络字节顺序的转换
#define ntohl(n)      //32位数据类型网络字节顺序到主机字节顺序的转换
#define htonl(n)      //32位数据类型主机字节顺序到网络字节顺序的转换

借用一个 实际中的例子

   虽然很多时候,字节序的工作已由编译器完成了,但是在一些小的细节上,仍然需要去仔细揣摩考虑,尤其是在以太网通讯、MODBUS通讯、软件移植性方面。这里,举一个MODBUS通讯的例子。在MODBUS中,数据需要组织成数据报文,该报文中的数据都是大端模式,即低地址存高位,高地址存低位。假设有一16位缓冲区m_RegMW[256],因为是在x86平台上,所以内存中的数据为小端模式:m_RegMW[0].low、m_RegMW[0].high、m_RegMW[1].low、m_RegMW[1].high……

为了方便讨论,假设m_RegMW[0] = 0x3456; 在内存中为0x56、0x34。
现要将该数据发出,如果不进行数据转换直接发送,此时发送的数据为0x56,0x34。而Modbus是大端的,会将该数据解释为0x5634而非原数据0x3456,此时就会发生灾难性的错误。所以,在此之前,需要将小端数据转换成大端的,即进行高字节和低字节的交换,此时可以调用步骤五中的函数BigtoLittle16(m_RegMW[0]),之后再进行发送才可以得到正确的数据。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